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课程观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18-01-01 22:39

  本文关键词:课程观研究综述 出处:《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课程观 教师


【摘要】:课程观是人们对课程的基本看法。课程定义的多样性,对课程观的影响非常大。随着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课程观研究也不断涌现和深入。本文将对这些研究进行总结与分析,从课程观基本问题研究与教师课程观问题研究两个方面对课程观研究进行文献综述,从而更好地为课程理论的建设服务。
[Abstract]:Curriculum view is the basic view of curriculum. The diversity of curriculum definition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curriculum view. The research on curriculum view is also emerging and deepening. This paper will summarize and analyze these studies, and review the research of curriculum view from two aspects: the basic problems of curriculum view and the research of teachers' view of curriculum. In order to better serve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theory.
【作者单位】: 运城学院
【基金】:运城学院院级科研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060248)
【分类号】:G423
【正文快照】: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课程观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有关课程观的研究成果也大量涌现。笔者以“课程观”为主题,仅在中国期刊网上就查阅了二百多篇文章。下面从课程观基本问题研究与教师课程观问题研究两个方面对课程观研究进行文献综述。一、课程观基本问题研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甫全;课程本质新探[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年01期

2 谌启标;论课程观的转型[J];当代教育论坛;2003年07期

3 郭元祥;教师的课程意识及其生成[J];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4 郭元祥;课程观的转向[J];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06期

5 夏正江;论课程观的转型及其对新课改的影响[J];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03期

6 黄崴;论当代课程结构的整合化[J];课程.教材.教法;1997年06期

7 徐继存;课程本质研究及其方法论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14期

8 刘世清;新时期教师课程实施观之探析[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4年01期

9 宋秋前;论教师现代课程观的缺失与矫治[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年09期

10 王润梅,杨文义,孟双明,张秀茹;中学教师课程观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喜海;对当前幼儿教师课程观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张翠平;论实践的课程观[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曾建发;初中化学教师课程观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洪月;;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2 卢帮明;《汽轮机设备与系统》教改的探讨[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3 赵含韫;社会互动视野中的新型师生关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周娜;新课程改革中化学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5 李国庆;;从实用主义德育理论到品格教育——美国道德教育理论的演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李海艳;;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7 张秋婵;;《安徽地域文化》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8 谷贤林;国外儿童教育理论演进探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9 唐静萍;关于体育教学方法研究和改革的几点思考[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10 汪才明;论道德需要与道德教育[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龙佳解;蒋晓东;欧庭高;;论杜威的科学划界观[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2 单中惠;;赵祥麟与外国教育史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3 覃兵;;二十年来我国教学原则地位研究之综述——与教学论诸范畴关系的讨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4 覃兵;;二十年来我国教学原则体系构建状况的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5 覃兵;;论我国二十年来教学原则的批判反思与创新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6 褚洪启;;杜威的教育目的浅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方晓东;;试论杜威的儿童发展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李森;;西方关于人的学说与教学动力[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李长吉;常亚慧;;试论西方教学价值观念的主要特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张美云;;解读《民主主义与教育》中的教学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萍;幼儿园课程实施现状与特征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4 顾卫星;明清学校英语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5 李长吉;教学价值观念透视与反省[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6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7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张希希;论有效的课堂交往[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唐德海;大学课程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10 李善良;现代认知压观下的数学概念学习与教学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丽影;幼儿教师课程权力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董玲;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迪;试论情境型试卷——高考语文试卷的实用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彭国强;2000-2008年美国、英国体育教学研究状况及趋势[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王满玉;沈阳市沈河区初中生命教育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丹璐;中学德育活动课程实施的现状及对策[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杨星;我国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冯秋珍;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学智慧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宫成刚;黑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张福英;黑龙江省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及德育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云鹏,唐丽芳;课程实施策略的选择——课程改革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2 丛立新;知识、经验、活动与课程的本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3 孟庆军;谈批判性认知与建构主义教育思想[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9期

4 范丽萍;我国教师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5 张传燧;论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及其课程性质[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年02期

6 邓素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性审思[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年03期

7 李琼华;狄尔泰教育观初探[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8 徐长江;论“学习型组织”理念对教师培养与提高的启示[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9 苏鸿;活动理论研究及其对当代教学改革的启示[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10 崔允o7;课程与教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颖;;试论现代教育理念下的课程观[J];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02期

2 崔颖;;现代教育理念下课程观的建构[J];成人教育;2009年09期

3 王卫华;;教师在教学中应具有课程意识[J];教育评论;2009年06期

4 王文岚;新课程观下的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换[J];甘肃高师学报;2004年04期

5 赵杰;;解释学的文本理解观与教师观念变革[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王奕;郭晨虹;;要素主义教育理论及其课程观的评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12期

7 严仲连;;论基于事件的课程观[J];教育科学;2007年01期

8 胡冬群;;建构主义儿童发展观对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启示[J];徐特立研究(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9 庞华祥;浅谈新课改下观念的转变[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0 韩例芬;;课程观研究综述[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佃娥;李树怡;杜发强;;从后现代课程观视角预测中国学校体育课程的发展趋势[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2 张桂玲;;教师在远程开放教学过程中的作用[A];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与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C];2002年

3 杨秀荣;;谈教师对学生的爱[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4 张喜凤;赵红兵;郭海英;;培养“实用型”人才,教师是关键[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5 赵鸣九;;大学青年教师16种个性因素的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6 王玲琴;;让每个孩子都拥有光明的未来[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二——教苑撷英[C];2002年

7 卞玉潮;;维护学生的尊严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8 王春燕;;打造中国人自己的幼儿园课程——以陈鹤琴为代表的幼儿园课程变革为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9 姚华芳;;让校园成为教师生命成长的乐园[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三——“陶花”绽放江南岸[C];2002年

10 刘卫东;;营造一堂课的良好氛围并得以延续[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赖瑞云;新教材中的体验课程观[N];中国教育报;2002年

2 郭晓明;让知识与人的心灵展开“对话”[N];中国教育报;2004年

3 陈晓波;课程愿景:我们的美好期待[N];中国教育报;2004年

4 李成忠 陈科;课程实施必备的能力[N];天津教育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王湖录 通讯员 黄娆春;点燃教育的智慧[N];钦州日报;2009年

6 沈剑平邋袁文辉 谢东海;儿童个体差异正被有意无意忽略[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刘煜宁 安波;创新实践推进新课程改革[N];济宁日报;2006年

8 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管理办公室、海淀区校外教育研究室 吕文清;融通校内外教育完善学生素质结构[N];光明日报;2009年

9 通讯员 刘建 孙丽;致力教师专业提升 扎实推进课程实施[N];连云港日报;2010年

10 吕俊虎;安师大教授歙州学校讲学[N];黄山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洪席;过程课程观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苏强;教师的课程观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孙宽宁;教师课程理解中的自我关怀[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鲍道宏;教师课程理解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元;职前与在职幼儿教师课程观评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郭朝红;影响教师政策的中介组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艳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严仲连;幼儿园个性化课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婕;一项国际性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上海的实施效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周润智;被规约的教师职业[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娜;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付国丽;农村高中教师课程观现状调查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3 张林林;泰勒与多尔课程观的比较及其启示[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4 赵林霞;人本主义课程观及其现代教育价值探究[D];山西大学;2012年

5 赵玉娟;课程实施之行动研究初探[D];扬州大学;2005年

6 曾建发;初中化学教师课程观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7 覃莹;创生意识:教师课程意识的应然追求[D];西南大学;2008年

8 张翠平;论实践的课程观[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宋时春;静悄悄的革命:教师对课程的重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马建山;创生:教师课程实施的一种价值追求[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3665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3665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e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