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与作用

发布时间:2018-01-08 19:29

  本文关键词: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与作用 出处:《教育探索》2008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高校体育教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 影响 作用 体育活动 意志品质 紧张情绪 体育运动 社会适应能力 重要组成部分


【摘要】: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是适应社会竞争的重要保证。高校体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途径。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作为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体育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体育对大学生的智力水平有积极的影响;有助于缓解大学生的紧张情绪,消除心理疾病;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积极的进取精神。
[Abstract]:Good physical quality and healthy psychology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to adapt to social competitio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llege education. It is an important way to cultivate the healthy psychology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people, it is an organic part of educatio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promoting the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intelligence level of college students; Help to ease the tension of college students, eliminate psychological illness; It is helpful to cultivate the sound person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It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adapt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It is helpful to cultivate the strong will and positive enterprising spirit of college students.
【作者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体育部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高校体育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二者具有密切的联系。作为高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体育不仅具有健身的教学任务,而且也要承担起健心的重要责任。因此,如何利用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独特功能,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就成为摆在当今高校体育教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白震,陈阿旗,刘光欣;关于高校体育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2 朱小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原因及其对策[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3 马建青;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10年研究得失探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晓东;中专卫校护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邱远;对广东省中学生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及其对策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5年04期

3 丁庆建,范方;运动处方对矫正大学生心理障碍效果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4 王志敏,杨旭东,蔡宝忠;解读“健康”与“健康第一”思想[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7期

5 邱远;闫虹;;体育课程教学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12期

6 杨俊茹;傅雪林;殷恒婵;陈雁飞;;北京大学生心境状况与特点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7 陈彦;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8 杜婷;286例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10期

9 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 ,郑日昌,邓丽芳,张忠华,郭召良;《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2期

10 谢红梅,李志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及其对策[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邱远;刘佰青;;提高大学生健康素质的体育教学改革与实践[A];体质研究与健康促进论文集[C];2006年

2 王欣;;对我国大学生心理辅导中的心理测量工作的探析[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3 童辉杰;;对20年来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质疑与验证[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孔德生;高校在校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改;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2 丁庆建;大学生心理障碍运动处方的理论与方法体系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3 王静;安徽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01年

4 李蓉;重庆市中师毕业生心理异常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曾武;医学生心理健康对学习成绩影响的统计技术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2年

6 王滔;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及其发展特点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陈向东;初中生青春期性教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8 郭元;建国以来我国中学体育大纲发展变化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白海燕;当代女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与可持续发展[D];郑州大学;2003年

10 秦高亭;高校贫困生受助后的负性情感分析及对策[D];郑州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何振强;体育教学中进行心理品德教育的手段[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3年01期

2 王亚琼;大学生个体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及对策[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3 揭家新;大学生童稚心理的分析与对策[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4 邵斌,张雨新;大学生自我认可与抑郁的相关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9年03期

5 杨瑞莉;理智——情绪疗法集体治疗大学生自卑感[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2年02期

6 杨昭宁;大学生运动员与一般大学生的16PF比较[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年04期

7 黄光扬;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及人格特征测试[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4年03期

8 杨昭宁,,李国榕;高师学生人际关系紧张情境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初探[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传信;;改进高校体育教学的偿试[J];四川体育科学;1982年03期

2 卢才夫;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中有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83年01期

3 黄绍勤;;对改革高校体育教学大纲的建议[J];四川体育科学;1983年03期

4 ;辽宁省的高教研究机构[J];教育发展研究;1983年01期

5 卢才夫;;对高校体育教学的初步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83年02期

6 张庆权;关于高校体育课教材选择问题的探讨[J];煤炭高等教育;1984年01期

7 杨允哲;;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认识的体会[J];湖北体育科技;1984年04期

8 谢香道 ,陈海啸;体育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年02期

9 陈景兰,顾圣益;试论高校体育改革的若干问题[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85年02期

10 管文光;高校体育教学应增设“专项课”[J];安徽体育科技;198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凤琳;王振勇;;重庆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及成因的调查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2 张金彦;姚海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认识[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3 何昭红;;社会信息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4 杜拥平;;略论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面临的新问题[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5 杨晓桦;;家庭经济状况和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6 陈青萍;;从大学生神经症谈心理健康咨询[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7 林增学;;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结构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8 林建华;;弗兰克的理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的意义[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9 买合甫来提;孟庆茂;;维吾尔族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结构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10 范颖;刘颖;骆方;;大学生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及创新性的比较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林永和;大学生心理素质怎样[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江苇;大学生:你健康吗[N];中国质量报;2000年

3 ;大学生也需要心理疏导[N];大众卫生报;2000年

4 黄海华;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变奏曲[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5 郭泉真;学会探索自己的心灵[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6 ;心理健康教育“瓶颈”在哪?[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汤江峰;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堪忧[N];大众卫生报;2001年

8 朱文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逐渐规范化专业化[N];光明日报;2001年

9 记者 袁潮;大学生心理健康不容忽视[N];工人日报;2001年

10 杨雪 赵春雨;大力强化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N];吉林日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庆建;大学生心理障碍运动处方的理论与方法体系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2 李改;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3 王欣;形体课对广播学院女生形体改变的积极作用与效果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0年

4 朱泳;大连市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篮球运动参与程度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5 赖锦松;广州市高校体育现状专题调查与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姚信;大学生自我概念心理咨询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7 钱毅恒;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教学模式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8 杨丽;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干预的效果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9 余洁;大学生自尊与自我效能感及归因的相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章明明;大学生心理冲突与应激水平、主观幸福感及应付方式关系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3984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3984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6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