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漠视生命现象及其道德教育探析
本文关键词:青少年漠视生命现象及其道德教育探析 出处:《现代教育科学》2008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近年来,青少年自杀及伤害他人事件时有发生,部分青少年不珍视生命的价值,缺乏正确的生命观念,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提出对青少年加强生命教育的对策。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youth suicide and injuries to others have occurred from time to time, some young people do not cherish the value of life, lack of correct life concept, this paper analyzes this. The countermeasures of strengthening life education for teenagers are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上海市指导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转型时期我国学校德育研究的反思”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近年来,青少年自杀及伤害他人事件时有发生,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是什么使这些青少年漠视生命的存在和价值,陷入生存的迷失状态。一、青少年漠视生命的原因分析(一)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当今社会,青少年并不是生活在单一世界之中,现实世界之外的“虚拟世界”似乎对他们有着更大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连淑芳;魏传成;;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状况调查报告[J];思想理论教育;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天宝;试论教育对话及其基本特征[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3期
2 陈明华;新课程视野下课堂教学文化的构建[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8期
3 谭月娥;李景;;关注人的生命的教育是真正的教育[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包卫;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教师教育的改革[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1期
5 梁春华;高校德育的反思与重构[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6 王艳霞,付新新;儒家人生理想与可持续发展[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年03期
7 刘德宇;;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历史选择[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单振生;高师生命教育初探[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9 唐德海;李枭鹰;;复杂性视域中的教育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10 张蓓;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支撑因素[J];经济师;2002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德富;;以人为本,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郭长江;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变革的文化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马和民;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彭泽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唐荣德;学生学习生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周志平;学校教育中的知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英配昌;中小学学生政治生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燕;共生教育论纲[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兴洲;重构学校精神[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红艳;生命与教育——呼唤教育的生命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林勇成;语文教学发展学生个性的思考与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3 罗尧成;中国大学课程结构改革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4 李宝庆;对话教学初探[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5 孙洪清;知识观的转变与教育理念的建构[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6 朱敏;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的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狄燕;生命论视野下的中学语文教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王新枝;得道即逍遥[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9 张祥鸿;以人为本学校管理模式的创新[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安娜;转型时期我国教育质量政策的内容分析[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北生,赵云红;从焦虑视角探寻与解读生命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靖茂;;现代道德教育应重视生命教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年07期
2 庞军朋;沈嘉祺;;青少年漠视生命现象及其道德教育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8年04期
3 伍红燕;;论生命教育的时效性[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8年10期
4 李林芳;;生命教育内涵研究综述[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年22期
5 ;日本的生命教育[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0年Z1期
6 苏燕峰;;生命教育视角下的陶行知德育目标[J];福建陶研;2006年Z1期
7 张文质;;注重真实 追求美好——在全国生命教育实验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节选)[J];湖北教育(教学版);2006年10期
8 陈琦;;在欣赏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6年24期
9 任春茂;;儿童生命教育的实施[J];文学教育(下);2010年02期
10 王文伦;;生命教育的功能定位与实施形态[J];当代教育科学;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蕊;;诺丁斯关怀理论及其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2 王亚然;;德育视角下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余森;;“中国式”民办教育如何步入健康发展快车道[A];中国民办教育大典[C];2010年
4 姚月红;;大学生生命意识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探讨[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周玮、李舒;给孩子们补生命教育课[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2 严阳;“生命教育”不应仅限于“性健康”[N];工人日报;2003年
3 陈瑜;生命教育:按摩心灵的手[N];解放日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牛敏 杨旭春;生命教育:让青春像花儿一样绽放[N];延安日报;2010年
5 罗楚春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松坪学校;“生命教育”改变的不只是课堂[N];中国教育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秦兴利 本报通讯员 冷新星 高帆;你对生命和死亡了解多少?[N];河南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鲜晓荻;让孩子的生命更有质量[N];贵阳日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沈洛羊;愿生如春花之灿烂[N];汕尾日报;2009年
9 田丹、梁彬;我省启动中小学生命教育工程[N];沈阳日报;2004年
10 晓 路;生命教育刻不容缓[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桂清;美国道德教育理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赵雪江;道德教育因材施教的聚材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冬云;交往德育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陈瑞生;学校精神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尹伟;道德量化评价的反思与超越[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曹世敏;道德教育文化引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崔欣,
本文编号:13994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399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