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人评课中获益
本文关键词:在他人评课中获益 出处:《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评课 更新教育观念 相结合 教师素质 教学改革 转变教育思想 教学风格 课改理念 教学信息 教学经验
【摘要】:正他人评课有利于我们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确立课改理念;有利于总结教学经验,形成教学风格,提高教师素质;有利于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评价与调控,促进教学改革。那么,怎样才能从他人的评课中获益呢?首先,面对他人评自己的课要思与记相结合。最普遍的莫过于学校领导或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互相听课、评课。对
[Abstract]:It is helpful for us to change our educational thought, renew our educational concept and establish the idea of curriculum reform. It is beneficial to summarize teaching experience, form teaching style and improve teachers' quality. It is beneficial to the timely feedback of teaching information, evaluation and regulation, and promote teaching reform. So, how can we benefit from other people's evaluation of classes? First of all, in the face of others to evaluate their own class thinking and memorization. The most common is the school leaders or the same grade, the same subject teachers listen to each other, evaluation of lessons. Right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他人评课有利于我们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确立课改理念;有利于总结教学经验,形成教学风格,提高教师素质;有利于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评价与调控,促进教学改革。那么,怎样才能从他人的评课中获益呢?首先,面对他人评自己的课要思与记相结合。最普遍的莫过于学校领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茂生;;新理念下四种课的评课技术[J];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03期
2 雒宏军;;听课、评课为何这么“虚”?[J];教育科学论坛;2006年10期
3 付瑛;宋东清;;听课评课的认知偏差分析及应对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23期
4 吕波;陆新全;;讨论主题6:观课、评课时有哪些注意点[J];现代教学;2007年Z1期
5 李日舟;;挖掘评课功能 提高评课功效——浅谈全面评课体系[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7年07期
6 于勤;;评课要注重方式讲求实效[J];青海教育;2008年03期
7 巫雪琴;王泰山;;学校网络集体备课、评课的培训与推行[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年06期
8 严卫林;;校长评课“三忌”[J];山西教育(综合版);2006年01期
9 仲广群;;悟出道道儿来[J];人民教育;2006年Z3期
10 邱衍霖;;新课程理念下评课的实践与探索[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文湛;;更新教育观念与培养创新精神[A];第三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王文湛;;更新教育观念与培养创新精神[A];第二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3年
3 王文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的重大变革(提纲)[A];首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2年
4 李水平;;论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5 李水平;;论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南卷)[C];2010年
6 蔡国雄;;以教师为本 抓好教师发展是学校管理者的工作要务[A];纪念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20周年——陶研优秀论文集[C];2004年
7 王文湛;;教师要成为素质教育的积极推进者[A];第四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和2005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田静文;;在计算机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9 连全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落到实处[A];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研究[C];2009年
10 黄英勤;;让信息技术和教育有机地结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河南省教育厅副厅长 马振海;自觉更新教育观念 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N];河南日报;2002年
2 李林学(作者单位:民乐县第三中学);管理者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N];张掖日报;2006年
3 卫辉市第一职业高中 刘芳;更新教育观念 创建和谐班级[N];新乡日报;2008年
4 记者 赵建春邋陈瑞昌 通讯员 严爱国;江苏泰州为学生“减负”标本兼治[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雷霞;关于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N];中国改革报;2006年
6 苏玉;评课中的“手表现象”[N];天津教育报;2009年
7 刘树国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牛庄镇中心小学教师;谁来评课很重要[N];中国教育报;2009年
8 姜堰市仲院中心小学 李光辉;转换听课评课的视角[N];江苏教育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辛成;更新教育观念刻不容缓[N];铜川日报;2009年
10 樟树市武林中学 付志军;如何进行公开课的评课[N];宜春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欧阳帅;N市学科教研组评课内容的个案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敏;对教研员评课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3 孙平;关于教师更新教育观念问题的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李新敏;基于新课程的教师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尉红梅;鲁迅的儿童教育思想[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6 汤轶辉;基于网络的“学校群”教师实践知识建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7 史俊;教学共同体建设的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8 佘绍扬;《学校管理中的短期行为的表现及防范》[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9 陈晓琴;论创造力的可教育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邓永超;论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智慧人格的重构[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070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407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