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合作学习小组的认知风格对其问题解决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1-11 11:34

  本文关键词:合作学习小组的认知风格对其问题解决的影响 出处:《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合作学习小组 认知风格 问题解决水平 场依存 场独立 逻辑问题 不同类型 独立个体 同质分组 异质小组


【摘要】:本研究以认知风格为依据,将合作学习小组分为场依存同质组、场独立同质组及异质组,通过小组对开放问题以及逻辑问题的解决,考察不同认知风格个体、不同类型小组的问题解决水平。结果表明:(1)个体认知风格的作用依任务性质不同而不同。(2)异质组中存在的个体之间的差异会成为有效沟通合作的障碍,进而影响异质组的问题解决水平,影响程度受到问题本身对沟通合作要求程度的影响。(3)异质分组能更好解决开放性问题。
[Abstract]:In this study, the cognitive style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group will be divided into FieldIndependent homogeneous group, field independenthomogeneous groups and heterogeneous groups, through the group to solve open problems and logic problems,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ognitive style individuals, different types of group problem solving leve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according to the role of individual cognitive style the nature of the tasks are different. (2)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heterogeneity of individuals in a group will becom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barriers, thereby affecting the heterogeneous group of problem solving level, degree of influence affected by the problem itself to the degree of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3) heterogeneous groups can better solve the problem of open problems.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学所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学所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重点项目(ABA0500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770729)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6BaJY010)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1引言合作学习的研究者一直强调合作学习小组需要异质分组,异质分组已经成为合作学习定义必不可少的部分[1]。但是在众多实验研究中,并没有异质分组必然优于同质分组的证据,Webber和Donahueb[2]对以往研究中小组的表层特征异质性(表层特征指性别、民族、种族、教育背景等变量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海燕;戚子华;;体育院系体操普修课合作学习的实验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胡波;高师物理教学法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滨州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3 周红杰;论地理课堂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实施[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环敏;在理科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的两个案例[J];大理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沈坤华;;合作学习——一种有效学习的策略[J];化学教育;2006年01期

6 邓飞,李云南;合作学习策略与大学英语教学[J];高等农业教育;2005年10期

7 张蕴;;基于项目的大学英语在线合作学习研究[J];中国冶金教育;2006年03期

8 穆桂斌;;基于专题网站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协作学习能力开发[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9 夏笑娟;;外语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07期

10 宋红波;李敏慧;;建构主义基础上的自主——合作学习模式探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年Z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赵立娟;;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下的学生合作能力培养[A];可持续发展教育专业区域中心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唐街平;;初中数学自主合作与反思构建的教学实验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3 谭良石;;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实效性的探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赵建华;Web环境下智能协作学习系统构建的理论与方法[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毛景焕;平等体验的生成与班级教学共同体[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建琼;课堂教学行为优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董蓓菲;小学语文小班化合作学习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生兰;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活动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洪雨;数学教与学中的数学交流[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吴海荣;合作认知对不同学习策略水平的初中生物理解题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张检翠;有效合作及其在理科探究教学中实施的初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益全;合作学习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谢章芳;中学历史学科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唐街平;初中数学自主合作与回授提炼的教学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赵晓艳;体育课中合作学习对高中生认知加工过程及成绩影响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陈云儿;以合作方式学习样例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万孝星;团队学习理论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喻晓琛;BBS教学应用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杰·约翰逊;大卫·约翰逊;秦志宁;;学习中的合作[J];外国中小学教育;1986年02期

2 T.布莱克斯利 ,冬颖;创造力与右脑[J];国外社会科学;1987年10期

3 郑学彬;为什么要开发科技人员的创造力[J];继续教育;1988年05期

4 王树洲;中学生性别心理差异与教育[J];心理发展与教育;1988年04期

5 马兰;;场依存一场独立的认知风格与教学实践[J];外国中小学教育;1989年03期

6 王铁林;论认识的四元图式[J];社会科学辑刊;1990年03期

7 洪德厚;差异心理学讲座之四——风格差异[J];上海教育科研;1990年05期

8 刘余良;;国外对学生认知风格差异的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0年01期

9 卢真金;;外国教学风格研究述评[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0年03期

10 金惠康;;现行语言习得研究的发展[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199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子亮;;外国学生汉语学习策略的认知心理分析[A];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9年

2 时建群;许淑玲;;初中男女生在物理学科学习能力上的差异[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3 侯玉波;雷云龙;;认知风格对管理者人事决策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4 李森;;实施创造性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人才[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5 王燕;;把握军校学员心理,提高军事媒体教材制作质量[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李伟;;论远程开放教育中的个别化学习[A];“网络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段红;;师生间认知方式的相互作用对中学化学教学效果的影响[A];天津市继续教育优秀论文集[C];2004年

8 张文彦;;认知方式的实验研究——学生FDI认知方式与不同反馈形式对初三化学学习效果的影响[A];天津市继续教育优秀论文集[C];2004年

9 刘思宏;;评价中心评定过程中的晕轮效应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李力红;;言语、表象认知风格个体在工作记忆中的加工偏好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建华;小学英语学习中的小组合作[N];中国教育报;2002年

2 沈文文;小学生怎样做研究[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3 左昌伦;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4 左昌伦;让个性之光照亮课堂[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5 左昌伦(作者单位系湖北省荆门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语文个性化学习初探[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6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双水碾小学 李健;小组合作不是“镜中花”[N];中国教育报;2003年

7 曹丹丹;教学设计与学习者的认知风格[N];中国教育报;2003年

8 何友华;今天,,你在哪里上课?[N];中国教育报;2003年

9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古定小学 苏娟;掌握新理念才有创造性[N];中国教育报;2003年

10 张俊峰 左小玲;构建目标教学课堂模式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N];中国教师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付全;信息量与认知风格对击剑运动员决策速度、准确性和稳定性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2 谭业升;翻译中的识解运作[D];复旦大学;2004年

3 唐斌;儿童绘画与认知[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力红;大学生言语、表象认知风格个体在记忆系统中信息表征偏好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苗青;基于规则聚焦的公司创业机会识别与决策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刘甲学;超媒体信息空间智能导航理论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周晓东;基于企业高管认知的企业战略变革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海乾;论合作教学与学生差异资源的开发[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温晖;场独立/依赖的认知风格对语言测试成绩的影响——一项基于完形填空的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3年

3 陈晓军;英语专业大学生阅读理解监控、认知风格与阅读理解成绩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吴冠宇;解决外语课堂上焦虑问题的可选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于慧;诗与人为一——论龚自珍诗与人格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朝辉;有效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盛忠伟;中学生元认知策略课堂培养[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卢晓丽;论中学生英语学习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张燕;学生FDI认知方式与数学问题解决[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曾宪华;汉语空间方位隐喻及其在英语中的相应表达形式[D];延边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4093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4093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b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