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全纳教育:一个有点陌生的教育理念

发布时间:2018-01-11 13:33

  本文关键词:全纳教育:一个有点陌生的教育理念 出处:《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全纳教育 残障儿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学生学习 全国委员会 教育理念 尊重学生 副秘书长 教育实践 教育观


【摘要】:正全纳教育的理念首先是针对残障儿童提出的,但现在使用得越来越广泛。在不同的国家全纳的含义不同,但总的理念是一致的。据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副秘书长杜越介绍,全纳教育其核心就是将教育作为个体和社会发展基
[Abstract]:The idea of inclusive education is first addressed to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 but it is now being used more and more widely. The meaning of inclusive varies from country to country. But the general idea is consistent. According to du Yue, deputy secretary-general of the National Committee for UNESCO of China, the core of inclusive education is to take education as the basis for individu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全纳教育的理念首先是针对残障儿童提出的,但现在使用得越来越广泛。在不同的国家全纳的含义不同,但总的理念是一致的。据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副秘书长杜越介绍,,全纳教育其核心就是将教育作为个体和社会发展基础的一种承诺。它有三个基本点:一是每个学生都有接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耀鹏;国内外智残人体育运动发展综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87年01期

2 曲宗湖;;一堂弱智学生的体育课——访问联邦德国学校体育见闻之二[J];中国学校体育;1987年02期

3 穆克利;当今世界特殊教育发展的几个特点[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年04期

4 ;15年来我国超常儿童的研究和教育[J];中国特殊教育;1994年03期

5 杨春增,赵树铎,徐淑英,陈明月;全纳性教育的理想和现实[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1995年05期

6 毕农;许天威;;从隔离走向融合——加、美特殊教育改革动向[J];世界教育信息;1995年09期

7 吴重光;当今特殊儿童教育思潮概述[J];学前教育研究;1996年06期

8 冯冬雯;当今世界特殊教育发展的趋向[J];教育导刊;1996年10期

9 张云龙;中国功夫天王巨星——陈博士[J];中华武术;1996年03期

10 刘东刚;现代教师的三种角色[J];中国职工教育;1996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中华;;与时俱进,谈加强德性美的建设[A];论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C];2002年

2 陆剑杰;邵景元;;科学的理念是成功实践的灵魂——参加第三年龄学习国际研究研讨会的主要收获[A];围绕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加快老年教育事业发展——江苏省老年教育研讨会暨省老年大学协会第十三次年会交流材料选编[C];2003年

3 邵景元;;树立“全纳”理念 实施“全纳”教育[A];围绕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加快老年教育事业发展——江苏省老年教育研讨会暨省老年大学协会第十三次年会交流材料选编[C];2003年

4 ;努力办出老年大学的水平、特色和效益[A];围绕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加快老年教育事业发展——江苏省老年教育研讨会暨省老年大学协会第十三次年会交流材料选编[C];2003年

5 颜家睦;;全纳教育特殊儿童社区康复模式的探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五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6 卿素兰;罗杰;;农村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学校支持系统与评价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丁安祥;;承载“全纳教育”之重任——民间组织参与老年教育办学的实践与思考[A];江苏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选集(2000—2004)[C];2005年

8 ;从“差异教学”原则出发推动音乐教学改革[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9 朱默;史惟;;儿童功能独立检查量表的研究及应用[A];2005中日脑瘫学术交流大会暨康复新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马丽兰;弓月娥;杨小军;;早期干预0~3岁残障儿童.培养塑造其健康人格的发展——以宁夏儿童福利院为例[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潍想;一切为了居民 为了居民的一切[N];中国社会报;2000年

2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供稿;0—8岁教育:叫误区消失,让幸福开始[N];中国教育报;2002年

3 记者徐敏;大学生志愿者活动薪火相传[N];解放日报;2002年

4 郝海平(上海市教委学前教育信息部);关注“超低龄化”寄宿[N];文汇报;2002年

5 记者 姜澎 实习生 李莹;辅导员与大学生互勉共进[N];文汇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陈晓蓓;日本特教的养护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3年

7 通讯员 陈出新 记者 胡成勇;贵阳:领养孤儿有始无终[N];工人日报;2003年

8 朱泳武;高中思想政治课越上越“活”[N];解放日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严肃;省妇联要求重视家庭教育[N];四川日报;2003年

10 迪安·拉维奇;教育非科学 创新有陷阱[N];中国教师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杜晓萍;全纳学校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伟;全纳教育实践研究:英、美两国的经验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杨柳;从隔离到全纳[D];西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仲建维;为了所有人的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玲玲;中美全纳教育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小波;从终身教育、全民教育到全纳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王俊;英国全纳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牟玉杰;丹麦特殊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6 阚丽;加拿大特殊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7 徐新永;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制度化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王开妍;美国学校重构中的全纳教育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郭伏红;论中学班主任工作在新形势下的改革与加强[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马益珍;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受教育过程的公平问题[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097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4097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9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