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绅士与清末留学教育
本文关键词:湖南绅士与清末留学教育 出处:《湖南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湖南的留学教育起步于中日甲午战争以后。甲午战争打破了"湘军无往不胜"的神话,使一向自负的湖南人陡生了一种沉重的负罪意识,产生了求知于外洋,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渴望。湖南士人纷纷远渡重洋,留学国外,湖南因此成了清末出国留学人数最多的省份之一。这些留学国外的下层绅士,经过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系统洗礼,逐渐地改变了自己传统的思想观念。他们有的投身于学界,以"磨血"的革命,培养离经叛道的新式人才;有的投身于军界和革命团体,以流血的革命,直接成为了封建皇权的掘墓人。
[Abstract]:Overseas education started in Hunan after the Sino Japanese war. The Sino Japanese war broke the "Army invincible" myth, which has always been proud of the people of Hunan Dousheng a heavy guilty consciousness, the knowledge from abroad, a strong desire to save the nation. Hunan scholars have been studying abroad in Hunan, across the ocean, it has become one of the largest number of overseas provinces. Those studying abroad the gentleman, after the baptism of western bourgeois ideology system, gradually change their traditional ideas. Some of them are engaged in academic circles, with "blood grinding" revolution, cultivating new talents deviant engaged in military and some; revolutionary organizations, to a bloody revolution, directly into the feudal gravedigger.
【作者单位】:
【分类号】:G529
【正文快照】: 留学教育是学习外国先进文化知识,了解世界发展大势,进行自我知识更新,锻炼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中国近代第一批官费留学生起于1872年的赴美幼徒留学生。随着洋务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清政府又相继派出了几批留欧学生,但人数甚少。而湖南地处内陆,在这些派往国外的留学生中,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郭汉民;;同盟会“非团体联合”史实考[J];湖北社会科学;1987年06期
2 范忠程;20世纪初留学潮与中国社会——兼论留学潮对湖南现代化的影响[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显成;李鸿章督直期间的抗灾救灾实践及其教训[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2 黎俊祥;晚清新政的困境——以官制改革为中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3 江立新;洋务运动与晚清法律近代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4 陈勇勤;晚清知识分子褒贬荀子的背后[J];安徽史学;2005年04期
5 贺金林;清末僧教育会与寺院兴学的兴起[J];安徽史学;2005年06期
6 吴宝晓;;19世纪的地方政府与荒政——兼论李鸿章在直隶的赈灾活动[J];安徽史学;2007年06期
7 李忠萍;;清末新政时期袁世凯人才思想探析[J];安徽史学;2008年03期
8 陈兆肆;;清代法律:实践超越表达——以衙役群体运作班房为视角[J];安徽史学;2008年04期
9 苏全有;;论清末的省界观念[J];安徽史学;2009年01期
10 刘伟;;同光年间州县官选任制度的嬗变[J];安徽史学;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施戍杰;;斯密动力、国家能力与晚清近代化受挫[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周其厚;刘亚民;;洋务派与中国近代矿业的兴起[A];地质学史论丛(3)[C];1995年
3 钟文典;;近代龙州四题[A];陆荣廷与龙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国平;;略谈江苏现代化启动的“非制度化推动”[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5 逄增玉;苏奎;;城乡文明对立下的“城市外来者”形象[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魏永理;司俊;;中国近代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经济发展述略[A];近代中国(第五辑)[C];1995年
7 易惠莉;;近代企业制度和企业家精神建立之困境——以招商局并购旗昌轮船公司为个案考察[A];近代中国(第二十辑)[C];2010年
8 邓孔昭;;台湾建省与福建协饷[A];台湾建省与抗日战争研究: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台湾建省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汪炳明;;是“放垦蒙地”还是“移民实边”[A];蒙古史研究(第三辑)[C];1989年
10 赵云田;;清至民国管理蒙古事务机构的演变[A];蒙古史研究(第六辑)[C];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东平;近代中国监狱的感化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红梅;商会与中国法制近代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周勇进;清代地方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梁辰;铜元问题研究(1900-1935)[D];南开大学;2010年
5 方靖;近代西方警政的东渐及其在广州的实践[D];暨南大学;2010年
6 宋正;中国工业化历史经验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赵海霞;清代新疆民族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黄晓通;近代东北高等教育研究(1901-1931)[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杨文海;壬戌学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汪鲸;新加坡华人族群的生活世界与认同体系(1819-1912)[D];暨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玲玲;漠河金矿官督商办经营研究(1888-1900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何媛媛;京汉铁路早期经营研究(1895-1912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云;晚清立宪派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维根;《中国新报》的宪政思想宣传[D];湘潭大学;2010年
5 付中玮;留日士官生与中国军事思想近代化(1894-1924)[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许晓斌;工业遗产与地方社会变迁[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耿直;早期美国华工的命运(1865—1894年)[D];山东大学;2010年
8 雷瑶;庚辛议和中的大吏因应(1900.7-1901.9)[D];东华大学;2011年
9 陈长江;甲午战后至戊戌维新前清政府的改革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本森;急进与保守·剧变与不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圣勤;试析留学教育对社会经济的影响[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2 王奇生;中国人的百年留学梦[J];神州学人;2000年12期
3 碧曦;;我国uD学教育沿革[J];江苏高教;1986年04期
4 黄新宪;台湾地区留学教育评介[J];高等教育研究;1987年04期
5 廖卓娴;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留学教育之比较[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6 任颖栀;简评《中国近代留学史稿》[J];中共党史研究;2005年04期
7 熊巍;;云南的留学教育[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90年Z2期
8 郑刚;兰军;;留学教育与近代中国学位制度的嬗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年10期
9 韩骅;世界留学教育现状简介[J];比较教育研究;1997年04期
10 裴艳;;留学生与清末法律学制[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石月;;张之洞对我国早期留学教育的贡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郎群秀;;论中国近代留学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3 隋毅;车宏生;陈慧;;在华留学生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陈同强;;留学生细胞生物学全英文授课教学探讨[A];2007年中国解剖学会第十届全国组织学与胚胎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5 岳谦厚;张玮;;清末民初中国留学教育的多元取向[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6 张庭深;丁晓慧;丛敬;牛犁;;留学生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A];中国解剖学会第四届组织学与胚胎学专业委员会暨全国医学院校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主任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7 庄佳骝;;容闳和中国近代留学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8 张琦;;试析留日学人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9 魏琴;;试论清末民初的贵州新兴社团[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杨秀红;;巴基斯坦留学生生理学英语授课体会[A];中国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曹洪谦 罗亚辉;“留学经济”需要再加一把劲[N];北京日报;2000年
2 丰镇平 梁莉;到中国,,学西医[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侯志鸿;几多留学生漂泊异国他乡[N];中国消费者报;2004年
4 华夏追索抢救保护文物律师团联合会首席律师 刘洋 本报实习记者 刘家艺;追索流失文物:律师团首次出马[N];北京科技报;2009年
5 陈永祥;从京剧“坤班”到女子新剧团[N];中国档案报;2005年
6 云阳;清末民初红泥南瓜壶[N];中国商报;2003年
7 罗思;清末民初铜印章[N];中国商报;2003年
8 罗思;清末民初铜印章[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9 闵杰;清晰地再现清末民初的风景[N];中华读书报;2006年
10 黄轶;20世纪末“晚清文化研究热”断想[N];文艺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e
本文编号:14146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414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