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新课程背景下反思性学习的发展价值

发布时间:2018-01-13 06:04

  本文关键词:新课程背景下反思性学习的发展价值 出处:《教学与管理》2008年1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反思性学习 发展价值 批判精神 反思学习 中学生 思维过程 发展学 学习过程 探究能力 英语阅读


【摘要】:正一、对反思性学习的认识反思性学习即通过对学习活动过程的反思进行学习。用当代心理学中的元认知理论来描述,反思学习就是学习者对自身学习活动的过程,以及活动中所涉及的有关事物、材料、信息、思维结果等学习特征的反向思考。反思性学习具有四个基本特征:1、探究性,即反思不仅仅是"回忆"或"回顾"心理活动,而且要
[Abstract]:One, of reflective learning and reflective learning is understanding through reflection on the learning process for learning. In Contemporary Psychology in the meta cognitive theory to describe the reflection, learning is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activities on their own, some things, as well as related activities in the material, information, reverse thinking learn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inking results. The reflective learning has four basic characteristics: 1, inquiry, the reflection is not only the "memory" or "review" psychological activities, but also to

【作者单位】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一、对反思性学习的认识反思性学习即通过对学习活动过程的反思进行学习。用当代心理学中的元认知理论来描述,反思学习就是学习者对自身学习活动的过程,以及活动中所涉及的有关事物、材料、信息、思维结果等学习特征的反向思考。反思性学习具有四个基本特征:1、探究性,即反思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雪;;杜威的认识论对“二元论”的“克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2 陈尚达;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杨汉麟;李贤智;杨佳;;余家菊留英时期的教育活动与思想述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杨汉麟;李贤智;杨佳;;余家菊留英时期的教育活动与思想[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刘名;;高职《商务谈判》课程教学研究[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秦俊巧;;中小学课堂教学生活化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7 刘婉婷;;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开展大班教学后个性化教学的重要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8 陈立军;;杜威教育理论的构建、启示与反思[J];安顺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9 祁金善;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10 邓冲;;试论家庭消费文化的家庭教育机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虹;;现代教材观视野下的高校教材建设创新研究[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2010年

2 张立华;;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及其现实选择[A];2010北京高教学会高职研究会学术年会“金商祺”杯优秀论文专辑[C];2010年

3 段会冬;;从农村城镇化看农村教育的目标定位问题[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我读《民主主义与教育》[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程红艳;;论杜威的教育环境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和震;;简论杜威的知识观及其对教育的意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舒志定;;马克思教育思想的人文特质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李劲松;;杜威教育目的观中的民主思想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李学;容中逵;;论教育目的的生成性——基于杜威与怀特海的比较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高迎爽;;社会人的和谐发展——杜威教育思想的一种解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新月;我国大学公民教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宋燕;大学教学学术及其制度保障[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吕云涛;学校教育中不当惩罚问题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何淼;中学生反思性数学学习现状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罗珍资;基于生态学的大学生自主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曲盛男;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伦理思想探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王泓砚;辽宁高职旅游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的问题及成因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董春梅;反思性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胡斯源;大学生生命教育探索[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赵华芹;培养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顾剑峰;高中数学“导研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仁寿;;《数学·必修1》第一章的反思性学习[J];高中生;2007年20期

2 邱媛玲;;探究反思性学习[J];科技信息;2006年04期

3 徐宏晖;;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反思性学习的思考[J];新西部;2007年02期

4 张峰;;中学化学教学中反思性学习的引导策略[J];华章;2010年33期

5 许剑波;;区域地理教学中指导学生开展“反思性学习”的研究[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年07期

6 徐世阳;;在语文学习中开展反思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J];文教资料;2009年13期

7 陈文才;;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反思性学习[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09年12期

8 黄邦科;;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的能力[J];考试(教研版);2007年08期

9 冯占梅;徐宏斌;;论学生在化学复习中的反思性学习[J];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08年04期

10 张旭东;;让学生在数学反思性学习中茁壮成长[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继华;梁六珍;;学生反思性学习初探[A];湖北省中学化学“两学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文件和论文集[C];2007年

2 韦立东;;培养学生反思能力 提高高考政治复习备考效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3 薛峰;;对话——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学习方式[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数学优秀论文集[C];2005年

4 李光丽;;谈科学的批判精神——由诺贝尔奖的获得情况所想起的[A];2003年中国自然辩证法学术发展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钱静;;论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以北京市为例[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6分会场都市型现代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2009年

6 董艺;;论《娜嘉》中的超现实主义写作原则[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张伟华;;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反思意识[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8 屈怡e,

本文编号:14177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4177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8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