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50年来中国台湾德育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发布时间:2018-01-14 08:36

  本文关键词:50年来中国台湾德育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出处:《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台湾德育教育 政治化 淡政治化 本土化


【摘要】:"基本的政治价值需要一种特殊的道德教育"。中国台湾的德育教育在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体现了台湾各个阶段的政治需要,凸显了政治化、淡政治化和本土化的特点。
[Abstract]:"the basic political value needs a special kind of moral education". The moral education in Taiwan has reflected the political needs of each stage of Taiwan in the course of 50 years' development, and has highlighted the politiciza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ght politic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从1949年到21世纪初的五十多年时间里,中国台湾政治的发展如果以1986年3月开始的“政治革新”为界,之前是两蒋的威权统治时期。而如果以民主为划分标准,台湾的政治又可分为三个时期:从一党威权统治到民主选举总统,再到政党成功轮替。这是台湾民主化的进程,是台湾一党专制逐步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申申;港、台地区道德教育发展辨析[J];比较教育研究;1996年04期

2 吴献斌;台湾政治演变的若干趋势[J];当代亚太;2003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建求;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技职教育的变革[J];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2 余雪莲,李巧针;高等教育专科层次学位的国际比较与设置规律[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3 许向东;香港学校德育评介[J];比较教育研究;1997年03期

4 林顺英;黄汉升;;闽港澳台大学体育课程设置之比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吴锦宇;;“法和经济学”在台湾[J];边缘法学论坛;2007年02期

6 黎少青;台湾省职业技术教育建设实施的启示[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李梅;肖艾琳;;我国吸引海外留学人员的对策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S1期

8 曾繁相;;加强校企合作 促进工学结合 构建中职教育新模式[J];福建轻纺;2009年06期

9 李国杰;台湾省高等农业院校发展轨迹及管理体制[J];高等农业教育;2000年04期

10 王晓瑜;;台湾地区公费留学政策的历史沿革及未来走向[J];高等农业教育;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杨晓;;后殖民主义视野中的近代日本殖民教育解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2 陈荟;段晓明;;日据时期台湾学校教育体系述评[A];直面血与火——国际殖民主义教育文化论集[C];2003年

3 庄明水;黄雅丽;;闽南与台湾教育的历史渊源[A];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3年

4 吴锦宇;;“法和经济学”在台湾[A];第二届全国边缘法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野马;;略论中国台湾地区“法和经济学”研究——一个大陆法系的“毛豆”(部分初稿)[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发友;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车维平;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统计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6年

3 吴仁华;台湾光复初期教育转型研究(1945-1949)[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毛勇;中国公办、民办高校在教育市场中竞争的公平性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5 张宝蓉;台湾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余伟良;二十世纪的中国学位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付雪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曾繁相;台湾经济转型与职业教育改革研究(1953-1989)[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殊芳;清代台湾的闽南移民家族教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10 师东海;教育公平的政治学思考[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匡杨宏;海峡两岸中小学道德教育之比较[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2 庞超;攀枝花市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探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3 武海燕;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市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研究(1978-2000)[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张伊丽;台湾问题的日本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叶鑫军;海峡两岸民办教育法比较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6 雷阿勇;在异教的葡萄园:日据时期台湾天主教研究(1895—1945)[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7 姜红艳;21世纪初期我国老年大学教育目标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8 陈彬;台湾地区大学多元入学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杨选华;日据台湾时期“皇民化运动”之嬗变研究(1895~1945)[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晓明;《反分裂国家法》与解决台湾问题的一个中国原则和战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冯增俊;亚洲“四小龙”办教兴邦的基本经验以及对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199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孔罡;中央电视台“教学案例本土化”访谈[J];管理科学文摘;2001年10期

2 冯海志;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机制本土化问题的探讨[J];教育导刊;2002年11期

3 邓永胜;成人教育在西部人才本土化方面的作用[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4 邬志辉;论全球化时代中国教育学的本土化问题[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1期

5 刘万伦;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及其在我国的本土化问题[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7期

6 徐争艳;浅析法律移植与法律全球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7 王燕飞;浅谈对外汉语类图书出版现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8 刘斌志;;社会工作中人与环境的实务取向及其在中国的本土化探索[J];重庆社会工作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 徐文华;;院校研究的本土化[J];煤炭高等教育;2006年01期

10 师至洁;;把国际化变成本土化[J];21世纪;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玉明;卫莉莉;王利斌;王艳红;张建明;申智军;杨运生;梁美红;;警察人格结构本土化的初步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2 王丽珍;;基于网络的本土化研究性学习的优势及模式的探讨[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3 朱沅沅;谢雨;;恢复性司法的本土化[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4 张宝林;;论中国高校心理咨询的本土化[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5 杨小微;;美日教育本土化变革的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6 暴琪;贾旭e,

本文编号:14228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4228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8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