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电化教育的嬗变
本文关键词:近代中国电化教育的嬗变 出处:《教育评论》2008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探讨了萌芽时期、起步时期、发展时期的近代中国电化教育的嬗变历程,总结出其所具有的明显时代特点。认为近代中国的电化教育,在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服务等方面均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volution of audio-visual education in modern China during the budding period, the initial period and the developing period, and summarizes its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audio-visual education in modern China. In school education and social education services have played a unique role.
【作者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河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分类号】:G431
【正文快照】: 电化教育,系根据教育理论,运用现代化教育媒体,有目的地传递教育信息,充分发挥多种感官的功能,以达到最优化的教育活动①。从上个世纪初开始有人运用幻灯和无声电影进行教学至今,我国电化教育已走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其在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服务等方面均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丛林;清末白话文的渐兴与“民智意识”的强化[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任放;近百年张之洞研究述评[J];近代史研究;2003年02期
3 吴昭谦;清朝末年吴汝纶对传播西方地学之贡献[J];安徽地质;1998年02期
4 张希林,张希政;恢复重建京师大学堂的张百熙[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5 严雄飞,朱良才;清代民间教育的近代化及意义[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6 杨早;京沪白话报:启蒙的两种路向——《中国白话报》、《京话日报》之比较[J];北京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7 张有录;陈进;;关于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8 李祺;李春鹏;;教育技术是什么[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9 张恩成;王小平;姜韬;江国学;;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学体系[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10 张小红;;信息化教育“应用导向”策略的实施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曹丹;;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与近代宪政思想传播[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2 任以都;;辛亥革命时代国内教育界的动态[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1981年
3 吉泽诚一郎;;近代天津的庙会与民间文化[A];近代中国社会与民间文化——首届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新建;民歌与国学[D];四川大学;2002年
2 姚兴富;耶儒对话与融合[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何宗旺;蒋维乔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姜异新;艰难的现代化历程[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胡涤非;近代中国政治变迁中的民族主义[D];复旦大学;2004年
6 刘冰冰;在古典与现代性之间[D];山东大学;2003年
7 樊宝敏;中国清代以来林政史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2年
8 陈红旗;中国左翼文学的发生[D];吉林大学;2005年
9 方旭红;集聚·分化·整合:1927-1937年苏州城市化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10 赵万峰;二十世纪初(1898-1937)文化守成主义的教育思想及实践[D];西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国艳;中国近代女学发展探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熊仕葵;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及其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张之薇;寂寞的余响[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2年
4 郑国;民国前期迷信问题研究(1912~1928)[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赵捧莲;清末民初美育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黄玲;论近代中国的海外修学旅游[D];湘潭大学;2003年
7 黄佳蓉;民国时期广东初等教育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郭万金;西学东渐下的现代《诗》学发轫——清季民初《诗经》研究初探[D];山西大学;2004年
9 丁显有;“返本开新”——现代新儒家之于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关系探索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10 李杰;清末民初科技教育初探[D];中南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继业;;第四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J];高中生学习(高三版);2011年09期
2 景凯旋;;近代中国为何落后于世界[J];同舟共进;2011年07期
3 李少军;;近代长江流域与日本关系研究的思考*[J];江汉论坛;2011年09期
4 珠飒;;近代“民族主义”理论与实践探析[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周志刚;;中国近代私立中学的政治参与述论[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6 郭元博;;回顾电化教育发展历程 讴歌教育信息化发展成就[J];西藏教育;2011年06期
7 陈邵桂;朱小舟;;毛泽东论辛亥革命[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陈占通;李毓雄;;孙文之武缘探究[J];菏泽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肖海英;;“贤妻良母主义”:近代中国女子教育主流[J];社会科学家;2011年08期
10 王锐;;近代中国新法家思潮略论[J];学术论坛;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水海刚;;近代华南地区商会组织的海外联系研究——以厦门总商会为例[A];互动与创新多维视野下的华侨华人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党小梅;我市电化教育馆获“全国电化教育”先进单位称号[N];咸阳日报;2008年
2 田贵学 鲁光照 欧立新;崇实小学电化教育拿“省先”[N];张家界日报;2009年
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袁咏红;中国史学界对日本近代中国学的迎拒[N];光明日报;2009年
4 实习记者陈志宏;“基督宗教与近代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周程 北京大学哲学系;“科学”一词在近代中国的传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6 雷颐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虚虚实实的近代中国[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李银莲 通讯员 金俊杰;我市电化教育工作健康快速发展[N];鄂尔多斯日报;2011年
8 王中江 清华大学哲学系;近代中国的“自强主义思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中国国际友谊促进会社会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赵志;揭秘近代中国三百年之“江湖”[N];北京日报;2011年
10 主讲人 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所长 张柏春;近代中国为何与科技革命擦肩而过[N];新华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鹏;中国史学界对日本近代中国学的迎拒[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龙长安;近代中国联邦制运动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3 罗靖;近代中国与世博会[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连东;中国、印度与东南亚之间的鸦片“三角贸易”研究(1602-1917)[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房正;中国工程师学会研究(1912-1950)[D];复旦大学;2011年
6 伊利贵;民国时期西南“夷苗”的政治承认诉求[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陈勇军;严复的制度与国民性互动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清生;近代中国检察权配置与实践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9 姜茂坤;近代中国民法学中的物权行为理论[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10 张嵘;传统 创新与发展[D];兰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娜;民国时期电化教育研究(1920-1949年)[D];西南大学;2011年
2 陈晓芳;《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教学设计[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利润;20世纪40年代计算机知识在我国的传播[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本森;急进与保守·剧变与不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硕;清末“中等社会”与民族国家的建构[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段海凤;近代中国新型知识分子的资本主义观[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戈;近代中国早期留日学生群体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龙飞;隐现二百年[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牛佳;基于优质课例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量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宏敏;中国教育技术发展历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405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440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