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现代西方教育哲学流派关于师生关系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2018-01-22 02:00

  本文关键词: 教育哲学流派 师生关系 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 和谐 出处:《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2008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从进步主义、改造主义、要素主义、永恒主义等20世纪西方主要教育哲学流派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加以描述和评析,藉以了解和研究20世纪西方教育哲学流派关于师生关系的主要观点,以期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师生观。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and comment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e major schools of western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in 20th century, such as progressionism, reformism, essentialism and eternit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and study the main viewpoints of western schools of educational philosophy on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in 20th century, the author hopes to establish a new teacher-student view suitable for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作者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56
【正文快照】: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以各自独特地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形成的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师生关系是教学过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章美锦;;论高等教育中的师生平等关系及其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03期

2 余国政;;高校师生关系和谐论[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李静;;后现代主义视角下新型师生关系浅析[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4 王宏;;论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1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洪月;;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2 乔联蓉;王利明;;破窗理论与大学班级管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3 米庆华;;对藏族牧区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4 陈静;;民族地区高师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刍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5 卢帮明;《汽轮机设备与系统》教改的探讨[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6 赵含韫;社会互动视野中的新型师生关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李家成;论中外教育研究中的“生命”概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李国庆;;从实用主义德育理论到品格教育——美国道德教育理论的演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郭校文;吴玲;;从历史变迁与思想分野看儿童读经[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张孝义;卢有昆;;奖赏与儿童创造性提问的关系分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绍明;;教育学的话语分析转向[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2 陈胜祥;;中国农民土地所有权幻觉探析[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陈丽萍;;高校管理中共同愿景与个人愿景的分离与交错[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4 滕曦;;《Final Cut Pro入门与应用》实践教学课程浅谈[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李洁麟;;心理语言学与“传”务求通新解——对电视“说”新闻的心理语言学解读[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6 郭建斌;;理解与表达:对凯利传播仪式观的解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7 龙佳解;蒋晓东;欧庭高;;论杜威的科学划界观[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8 单中惠;;赵祥麟与外国教育史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9 褚洪启;;杜威的教育目的浅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方晓东;;试论杜威的儿童发展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崔丽莹;小学儿童合作观念与行为的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乔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史大胜;美国儿童早期阅读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萍;幼儿园课程实施现状与特征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10 王屯;大学社会评价中的符号资本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小芳;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变迁中的制度低效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曹二玲;图画故事书翻译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孙丽;安徽省非体育类在读研究生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胡孝忠;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5 宋丽博;农村留守幼儿社会化现状与策略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吴迪;试论情境型试卷——高考语文试卷的实用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华;教师期望对小学生人格的影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宇;大连市普通高校乒乓球选项课开展现状及对策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浩;心理行为训练对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承受力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徐暮晓;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及其培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耿焰;人格权的双栖性与人格利益保护[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2 郑少君;高校师生关系影响因素与构建对策初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04期

3 王国金;;试论法律意义上的新型师生关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08期

4 王本陆;关于教学工作中师生关系改革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0年05期

5 王军,查永军;人文主义:现代师生关系建设的核心理念[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轶华;;西方主要教育哲学流派关于师生关系认识的梳理及启示[J];今日科苑;2010年04期

2 齐放;20世纪西方主要教育哲学流派关于师生关系的论述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1999年06期

3 张景莉;;构建以和谐为核心的新型师生关系[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张勉;;中小学师生关系的调查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3年04期

5 狄少军;;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好英语的前提[J];天津教育;1993年04期

6 刘相博,陆广珍;融洽师生关系是实施愉快教学的前提[J];内蒙古教育;1997年03期

7 黄晓玲;试论素质教育中师生关系与教师角色的塑造[J];教学与管理;2001年18期

8 王丹;;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心理效应[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9 鞠正刚;教师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J];丹东师专学报;2002年S1期

10 苏敏;尊重与赞赏——构建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桥梁[J];广西教育;2002年3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媛媛;樊晶;;试述和谐师生关系的培养[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2 张春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实践与思考[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3 张颖;;用赏识托起学生飞翔的翅膀[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4 何彩虹;;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5 孙玉民;;“交流”——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6 孙丽娜;;坚持“三多三少”教育理念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7 张秀梅;;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探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8 王茜;陈会昌;;师生关系对小学一年级同伴关系影响的追踪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权江红;伍新春;;教师效能系统训练对师生关系以及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李利;;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之我见[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彦林;太远太近与恰到好处[N];济宁日报;2008年

2 九江县一中 谢翔;如何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N];九江日报;2009年

3 双滦区河北承德实验中学校长 李振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N];承德日报;2009年

4 红安四中 耿协金 曾建新;打造良好师生关系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N];黄冈日报;2010年

5 山大华特卧龙学校西校区初中部 刘富强 国树锋;素质教育中要建立怎样的师生关系[N];学知报;2010年

6 黄山中心小学 杨进;老师,朋友[N];徐州日报;2008年

7 南华县职业高级中学 李秀萍;浅谈构建教师与学生的和谐关系[N];云南经济日报;2009年

8 姚娜;转差教学建立和谐师生关系[N];锦州日报;2010年

9 徐平 辽宁大学副校长;从教学入手重建大学师生“从游”关系[N];中国教育报;2011年

10 龙玫;师生关系期待互信平等[N];人民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辛鹏;当代中国高校师生关系冲突的文化透视[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3 余嘉云;生态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文正东;儒学变迁中的师生关系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周晓静;课程德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陈家起;体育教学的生命解读[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朱家安;德育生态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赵荷花;学习的教学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荣;儿童社会关系概念化的特点及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杨咏梅;从管治到善治[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天策;理解型师生关系及其构建方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江平;试论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煜;论民主式师生关系与学生个性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张香兰;论网络社会师生关系的重建[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郝项莉;师生关系的当代形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胡君霞;论创新教育中新型师生关系的特征与构建[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张桂月;《英语课程标准》下的新型师生关系[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勉媛;初中生自尊的发展及其与师生关系、学业成绩的关系[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朱浩;远程教育中的师生关系较之传统教育的转变[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10 周相玲;关心型师生关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532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4532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1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