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点评三:创新学校文化要关注建构过程与要素

发布时间:2018-01-22 03:42

  本文关键词: 学校文化 理性化 外显特征 学校发展 传承与创新 核心要素 文化创新 意义建构 教育哲学 文化转化 出处:《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Z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从这些学校的实践中,我们看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创新学校文化的过程中应注意文化的整体建构和理性化,并将文化转化为行为,赋予其外显特征。
[Abstract]:From the practice of these schools, we have seen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and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overall construction and rationalization of culture in the process of innovating school culture. And transform culture into behavior and endow it with explicit features.
【作者单位】: 江苏省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从这些学校的实践中,我们看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创新学校文化的过程中应注意文化的整体建构和理性化,并将文化转化为行为,赋予其外显特征。第一,整体建构。一个学校文化创新的过程一定是一个整体建构的过程,只有整体建构才能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理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国务院关于技工学校教师职称问题的批复[J];中国劳动;1981年03期

2 曾繁仁;;试论黑格尔的艺术典型论——兼与薛瑞生同志商榷[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2期

3 钮家林;沈心甫 一片丹心为后代[J];安徽教育;1983年08期

4 黄建中;学校文化体育活动[J];大理学院学报;1983年02期

5 李传忠;感性认识具有“理性化”趋向的特点[J];齐鲁学刊;1983年02期

6 陶伯华;;试论艺术直觉的非自觉性——兼与钱中文同志商榷[J];学术月刊;1983年02期

7 张在林;;理性的富有和美的贫困——康德美学的再批判[J];学习与探索;1983年05期

8 阎风;感性认识包括两个阶段[J];人文杂志;1984年04期

9 朱立元;;狄德罗戏剧理论的历史地位[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4年04期

10 J.欧文 ,初雪;《马克斯·维贝尔的政治社会学》简评[J];国外社会科学;1985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智明;;浅谈病生教学过程中的启发性教育[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2 孙利天;;新时期民族精神的科学化和理性化[A];高举旗帜 继往开来——吉林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陈学超;;论香港方言岛的普通话交际文化教学[A];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9年

4 陶水平;;文艺理论“现代性问题”之思考[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5 黎强;何戈;;图书质量控制与审稿方法[A];论稿件的审读和加工——中国编辑学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选[C];1998年

6 张建军;;关于开展逻辑社会学研究的构想[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7 张践;;论张载以实学精神重构的儒家宗教观[A];“张载关学与实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8 鞠业强;;哲学在当代的使命[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9 郭建新;;价值观的变化及理性化趋势[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10 李金善;;娭屈原的生命意媂[A];中国楚辞学(第五辑)——2000年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网球学校成立[N];光明日报;2000年

2 张兆林;时代呼唤职业校长[N];光明日报;2000年

3 施宝;居民购房心态日趋理性化[N];广西日报;2000年

4 记者 王柏玲;评价学校不再用同一把“尺”[N];文汇报;2000年

5 栾莉;治理青少年犯罪刑事政策的理性化思考[N];法制日报;2001年

6 俞国良(作者系中央教科所教育心理研究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直面基础教育的创新教育研究[N];光明日报;2001年

7 记者 王震杰 黄庭满;居民住房趋向“阶层消费”[N];经济参考报;2001年

8 边疆 田地 景秀丽;用科学理念构建先进文化[N];中国教育报;2002年

9 李太恒 钱昌愈 谢长春 卢秀 江琳;如何打造校园文化[N];重庆日报;2002年

10 主持人:赵翠娟;创建学习型校园文化[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建华;经济和政治的统一:历史与逻辑[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贺绍奇;论法官的职业伦理[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周宗伟;“高尚”与“卑贱”的距离[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徐书业;变革的趋向:转型期的学校文化生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史立梅;程序正义与刑事证据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6 范业正;中国旅游业信息化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7 袁建新;科学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结构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8 邹珊珊;超越与限制[D];复旦大学;2004年

9 唐丽芳;课程改革中的学校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唐忠毛;现代性视阈中的佛教本觉思想批判与论争[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龚蔚红;论商鞅学派的法制教育思想[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2 魏永刚;试论九十年代经济日报热点难点报道[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杨育彬;普通语言与艺术语言的功能比较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杨鹏慧;论合同法的形式理性[D];厦门大学;2001年

5 黄文结;论影响学校德育教育的潜在课程[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6 冯波;论经济深度报道的历史发展[D];广西大学;2002年

7 胡俊红;现代设计思潮对现代家具设计的影响[D];中南林学院;2002年

8 呼东燕;论孔子史学思想的几个问题[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陈友良;理性化的思考与启蒙——严复思想体系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10 张晓晴;全球化背景下的标志设计[D];南京艺术学院;2002年



本文编号:14535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4535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b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