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立教育场全息概念的必要性
本文关键词: 信息时代 教育场 全息概念 教育形式 教育功能 教育资源 教育目的 场概念 教育信息化 全息特征 出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信息时代的教育与传统教育相比,不仅在教育方式、教育对象、主客体相互作用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而且在教育目的与功能方面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呈现出多元统一,局部中包含整体信息的全息特征。信息时代教育的这些新变化,促使人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教育场概念。为了实现研究者之间的有效对话,改变教育场概念研究中这种莫衷一是的局面,就需要从全息视角重建教育场概念。而教育场全息概念所具有的极强包容性,也使其建立成为必然。
[Abstract]: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education, education in the information age has not only undergone profound changes in education mode, educational object, subject and object interaction, but also in educational purpose and function. These new changes in education in the information age urge people to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educational field from different angle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effective dialogue between researchers. It is necessary to reconstruct the concept of educational fiel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olography to change the discordant situation in the study of the concept of educational field, and the very strong inclusiveness of the concept of holography in educational field makes its establishment inevitable.
【作者单位】: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以来,教育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出现了诸如教育信息化、全民化等与传统教育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要求我们作出理性思考,于是一些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教育场”概念,这些概念从不同侧面揭示了信息时代教育的特征。笔者综合这些已有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星;广州历代书院的变革[J];教育导刊;1983年04期
2 陈建洲;;访问大邱庄[J];人民教育;1983年05期
3 晖杰;“信息时代”与创造思维——“课内打基础,课外出人才”的心理依据[J];江西教育;1984年11期
4 张信华;1+1+1=?——老教育家段力佩谈学校教育与社会的关系[J];社会;1984年06期
5 L.杰西,薛峰;教育陷入困境:如何适应信息社会?[J];国外社会科学;1984年08期
6 吴道平;信息时代与语言学[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7 李新华;;教育就是塑造未来[J];读书;1984年07期
8 汪应文;;图书馆将如何迎接信息时代[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4期
9 陈和华;;两宋书院的教学特点[J];人民教育;1984年04期
10 周兰苣;;新技术革命与审美创造[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8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新仁;;数字水文——信息时代的水文技术革命[A];21世纪中国水文科学研究的新问题新技术和新方法——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全国水文学术会议文集[C];1999年
2 路甬祥;;科学的历史经验与未来[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3 张乃进;;信息时代的影像质量评价[A];第四次全国照相有机物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张克家;;世纪之交中兽医学面临的新课题[A];畜牧兽医事业的发展和人类健康——21世纪畜牧兽医生产和科学技术论坛会文集[C];1999年
5 洪鸣鸣;倪焱;;血清氨基酸谱经统计模式识别用于急性白血病的辅助诊断[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1卷)[C];1991年
6 郑遇悦;;二十一世纪模型转换和新医学系统论[A];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7 陆福庆;;计算机在大型工具书编辑出版中的开发应用[A];中国辞书论集1997[C];1997年
8 王达坤;李来发;;大学外语教学中认识能力的培养[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9 王元愉;;理工科学生应掌握的几种翻译技巧[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10 陈复光;;中俄强化语言教学比较[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清华大学 李衍达;信息科技对社会的影响[N];北京科技报;2000年
2 科利华集团总裁 宋朝弟;从集中走向分散[N];北京科技报;2000年
3 刘美玉 朱佩杰;虚拟企业:信息时代企业管理新模式[N];中国保险报;2000年
4 李兴柱;战争军事目的的嬗变[N];中国国防报;2000年
5 ;信息时代的新生事物校园内外的亮丽彩虹“中小学图书馆电子阅览室”[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赵启正;决胜在信息时代[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消费指南;信息时代用什么笔[N];重庆日报;2000年
8 ;信息时代 PC如何面对IA、WAP[N];重庆日报;2000年
9 赵建华;信息时代企业组织管理的新理念——CIM[N];中国石化报;2000年
10 何进;试论信息时代的税收管理变革[N];中国税务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承波;信息时代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变革及其运行机制[D];厦门大学;2002年
2 李姗泽;生育文化的田野调查与教育内涵分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马连杰;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组织决策权配置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熊才平;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理论与实施框架[D];华中科技大学;2001年
5 张衍前;网络时代执政党意识形态危机及对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6 汪明峰;网络空间的生产与消费[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林琳;从“我”到“类”的责任[D];吉林大学;2005年
8 张龙;行政知情权的法理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陈忠民;企业管理与信息系统战略对应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10 朱春霞;论信息公开[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颂予;基于Internet的医学影像系统的开发[D];暨南大学;2000年
2 陈燕;网络教学在教师继续教育中的应用——教育技术网站的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3 吕蕾;信息时代的有线电视[D];郑州大学;2000年
4 宋岩;信息时代网络对大众传媒的影响[D];郑州大学;2000年
5 穆立;时代的变革对会计的冲击——网络财务的勃兴[D];天津财经学院;2000年
6 刘建宁;基于新时期教育思想的网络教育软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周海峰;多路传感器信号的智能化处理[D];厦门大学;2001年
8 黎晓蕾;信息时代我国旅行社发展新动向[D];暨南大学;2001年
9 陈广宇;信息时代移动通信企业的发展和应采取的对策[D];暨南大学;2001年
10 孙宪源;企业业绩评价初探[D];江西财经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4619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461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