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的交往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 教学效果 交往问题 教师 学生个体 教学活动 人与人 基本形式 师生关系 相互作用 基本的 出处:《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教学中主体的相互交往,是活跃教学气氛、充实教学内容、调动学习情绪、增强学习动力和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性因素。要充分认识教学中的交往,就要以科学发展的理念,从教育的观念上、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上、教学中交往的功能上、交往的途径和方法上去认识教学中的交往。
[Abstract]:The interaction of the main body in teaching is the key factor to enliven the teaching atmosphere, enrich the teaching content, arouse the study emotion, strengthen the study motive force and obtain the good teaching effect, and we should fully understand the communication in the teaching. In view of the concep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the concept of education, the basic form of teaching activities, the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 in teaching, the ways and methods of communication, we should understand the communication in teaching.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教学中的交往问题,是教育活动中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教学理论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教学中交往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不同,以此为基础所形成的教学互动性的程度也不同,交往的程度也有差别。一、关注教学观念的变革,重视教学中的交往交往是社会人生存的必然需求,是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雁飞 ,陆广泉 ,孟庆保;浅探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保障被害人权益问题[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2 周中明;姚鼐的妇女观和他笔下的妇女形象[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张传文,张红;试论道德与法律的矛盾运动——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分析对象[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4 李明宇;李丽;;科教兴农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2期
5 于洪波;;马克思的经济表与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创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6 葛贤平;对存在主义教育哲学的几点认识[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7 刘力;;论民主的内涵与原则[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8 陈轶艺,刘卫国;体育科学发展动因的哲学思考[J];安徽体育科技;2003年03期
9 程六生;;加强高校中层干部队伍建设 牢固树立十种观念[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胡海波;从思维方式的维度看真理标准讨论的当代价值[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琼枝;;传统义利观与马克思主义正义观价值基点的不同旨趣[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邢荣;;现代性矛盾的现实根源——马克思的资本视角[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郭建宁;;利益协调与社会和谐[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4 郭建宁;;利益协调与社会和谐[A];“2006·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市哲学会分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李少静;;国际化进程中的北京农学院主体意识探微[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6 魏永征;;在“一国两制”下对表达自由与公共权力的界定——一位中国大陆学者看《基本法》23条立法[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7 杜秀娟;陈凡;;马克思《资本论》的生态哲学思想解读[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8 卢立峰;李兆友;;论科技创新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9 葛秋萍;;知识资本化市场准入的技术转移跃迁机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10 吴易风;;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发展轨迹[A];当代中国与它的外部世界——第一届当代中国史国际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鑫;论邓小平的发展观及其在中国的实践[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刘旭东;现代课程的价值取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0年
3 李炜;中国区域经济结构的金融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4 陈则孚;知识资本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5 袁爱玲;学前创造教育课程及其理论构建[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皮立波;现代都市农业的理论和实践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7 杨庆媛;中国城镇土地市场发展问题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8 贺朝霞;论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问题的认识[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邹铁力;中国共产党的私营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刘燕;贵州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澜波;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活方式与人的全面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2 黄一芳;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理论述评[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3 李仙飞;马克思个性观新探[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4 谢卫红;青春期性健康教育——青少年德育不可或缺的部分[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5 李仁涵;国企产权制度改革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6 齐成民;论新潮社对新文化建设的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7 刘雪屏;清末电信业的历史考察[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8 于民;在中世纪和近代之间[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9 涂晓敏;泰国军人政权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10 赵守山;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人本管理模式的哲学思考[D];郑州大学;200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巧玲;语文教学的几点尝试[J];安徽教育;1980年09期
2 胡汉武;培养学生智力的几点做法[J];安徽教育;1980年10期
3 马贻忠;两种教学方法 两种教学效果[J];宁夏教育;1980年02期
4 王廷科;尊重历史事实 重视理论概括——党史教学中的体会[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5 余元庆;谈谈习题的配备与处理——介绍几本外国中学数学课本中的习题配备[J];数学通报;1980年03期
6 宗华敬 ,郭玉廉 ,张传忠;谈谈自然产生的听觉信号在体育课教学中的运用[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5期
7 ;谈课堂教学的“精讲多练”[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8 甘清波;论课堂教学[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0年03期
9 吕锡怡;怎样上好少数民族学生的体育课[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10 张慕蕴 ,王继桢;儿童思维发展潜力的再探——一年级小学生学会了八位数的读和写[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爱秀;;对优化病生教学技巧的探讨[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2 邹山菊;丁运良;;语言艺术应用于《病理学》教学中[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3 蔡菊英;黄月华;;用电化手段,加强病理教学的初步尝试[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4 王福莲;;病理学课时目标达标教学[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5 华正梅;;肝硬变实验教学方法浅析[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6 张智勇;;浅谈盲生《骨伤学》直观教学方法[A];盲人按摩教育、医疗与研究——中国盲人按摩学会第三届第二次全国盲人按摩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7 郭殿福;;同形异义词分类教学法[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8 吴联树;苏耀新;;大学商学院“会计资讯系统”课程教学效果与品质提升之研究[A];全国推行全面质量管理20周年大会论文集[C];1999年
9 吴晓鸣;;高校教学效率问题的探讨[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10 张立杰;;浅谈怎样上好一节课[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杰;省直党校积极探索教学新思路[N];安徽日报;2000年
2 王利虎 樊保林;改革课堂教学 让学生做主人[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云起;给老师的营养套餐[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陈雷;建个迷你校园网[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宋晓梦;中学教育如何跨入新世纪[N];光明日报;2000年
6 马焕友;“两课”的教学艺术[N];人民日报;2000年
7 记者 陈红;教学效果明显提高[N];文汇报;2000年
8 林凤秋 吴正英;开展教育科研之我见[N];西藏日报;2000年
9 悠然;上出更好的欣赏课[N];音乐周报;2000年
10 刘门友;考试与素质教育[N];云南政协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任红艳;化学问题解决及其教学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惠芹;教学演讲学[D];北京外国语大学;2002年
4 骆天庆;基于实践目的的中国景观专业生态教育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温淑霞;基于校园网的多媒体CAI软件的设计模式[D];河北大学;2000年
2 张玉海;基于互联网的网络物理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3 王颖;阅读理解测试在四、六级,,托福及GRE中的数据比较及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01年
4 李科敏;探索性物理实验的教育功能及其设计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苏同福;化学分层递进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6 王珊;引入现实生活背景的初中物理教学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崔林;通过教与学风格的匹配来提高大学英语专业新生的教学效果[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8 宋新妮;论输入、交流假说在我国小说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王新慧;新疆少数民族大学汉语课堂教学观状调查及其研究[D];新疆大学;2002年
10 喻霞;关于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中需求矛盾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的试探性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4639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463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