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大学生网络成瘾相关问题与网络使用、情感幸福感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8-01-26 04:31

  本文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成瘾 结构方程模型 网络功能 出处:《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建构网络功能使用、情感幸福感与网络成瘾相关问题的关系模型。方法以1030名大学生为被试,以《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互联网功能使用调查问卷》、《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为工具进行分析,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了潜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结果宣泄功能对人际与健康问题和时间管理问题有着直接的正向作用;求知功能对人际与健康问题和时间管理问题有着直接的负向作用;宣泄功能和求知功能通过人际与健康问题和时间管理问题间接地影响着消极情感。结论网络成瘾相关问题与网络功能使用、情感幸福感的关系得到了结构方程模型的有利支持。
[Abstract]:Objective to construct a model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se of network function, emotional well-being and Internet addiction. Methods 1030 college students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The questionnaire of Internet function use and the Chinese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 were used as tools.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was used to construct the relationship model between latent variables. Results the catharsis function had direct positive effect on interpersonal and health problems and time management problems. The function of seeking knowledge has a direct negative effect on interpersonal and health problems and time management problems. Catharsis function and knowledge seeking function indirectly affect negative emotion through interpersonal and health problems and time management problems. Conclusion Internet addiction related problems and network function use. The relationship of emotional well-being is well supported by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号:07BSH050)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影响着人的心理与行为。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结果显示,截止到2006年中国网民中学生的比例仍为最高,达到了32.3%[1]。人与互联网交互作用的消极结果——病理性互联网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PIU),逐渐成为广泛关注的网络现象,对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辉;林木明;;大学生网络成瘾心理需求分析及干预对策[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3期

2 胡耿丹;项明强;;国内大学生网络成瘾影响因素的元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11年06期

3 高晚欣;李冰;;大学新生网络监管问题探究——哈尔滨工程大学新生网络成瘾情况调查报告[J];教育探索;2011年08期

4 赵晓军;;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及对策研究[J];华章;2011年17期

5 程勋;;大学生“延缓偿付期”内的心理状况及对策分析[J];群文天地;2011年02期

6 刘荣先;;大学生就诊心理特征及应对措施[J];大众心理学;2003年12期

7 齐原;;大学生情绪调节的现状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4期

8 许婕;郭海霞;吉才妙;;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和成因[J];经营管理者;2011年17期

9 徐波;卢敏;;网络成瘾的表现与心理调适[J];大众心理学;2004年03期

10 高燕;赵乃迪;苏展;;大学生恋爱心理的调查[J];大众心理学;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万晶晶;方晓义;;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动力系统——心理需求补偿机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严万森;童辉杰;;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依恋理论的解释与应用[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梅松丽;寇长贵;于雅琴;张迪;陈艳芬;;网络成瘾大学生人格障碍倾向调查[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谢晶;;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影响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罗U喕,

本文编号:14646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4646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f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