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教育管理研究范式探析

发布时间:2018-02-03 12:56

  本文关键词: 教育管理 范式 思辨研究 实证研究 实地研究 出处:《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S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教育管理研究范式包括教育管理思辨研究范式、教育管理实证研究范式与教育管理实地研究范式,尽管三种研究范式是先后出现的,但由于教育管理存在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及各种研究范式的局限性,并未导致一种研究范式完全取代另一种研究范式的情况,而是各种研究范式在不同的领域由主流到边缘或由边缘到主流不断交替的过程,且呈现三种研究范式并存、整合的局面。
[Abstract]:Educational management research paradigm includes educational management speculative research paradigm, educational management empirical research paradigm and educational management field research paradigm, although the three research paradigms have emerged successively. However, due to the richness and diversity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and the limitations of various research paradigms, one research paradigm has not completely replaced another research paradigm. It is the process of various research paradigms alternating from mainstream to edge or from edge to mainstream in different fields and presents the coexistence and integration of three kinds of research paradigms.
【作者单位】: 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党委;
【分类号】:G40-058
【正文快照】: 一、范式理论范式概念由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首先提出,先在哲学界流行,然后其它各领域的专业人士,也无不对此心神领会。社会学家用来描述社会范式的递进;科学家与企业家认为,技术创新可以引起产业范式的变迁;经济学家则运用经济杠杆来促进经济范式的变化;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新平;实地研究:教育管理研究的第三条道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05期

2 张新平;思辨研究·实证研究·实地研究[J];教育探索;2000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晓玉,童继平;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2期

2 袁海霞;;从方位词“内”、“外”探讨亲属称谓的空间隐喻[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5期

3 韩庆祥;张艳涛;;时代变迁与哲学范式转换——从革命的哲学到建设的哲学[J];北方论丛;2007年01期

4 任丽梅;科学发展与科学共同体的体制创新[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张家军;后现代主义之于课程研究的意义与反思[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6 张天雪;;也谈教育管理学的“学科体系”问题[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7 乐先莲;;比较教育和社会学的关系史及其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8 马云鹏,吕立杰;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与倾向——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设计者的访谈[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4期

9 陈洪捷;;论高深知识与高等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4期

10 刘家和,陈新;历史比较初论:比较研究的一般逻辑[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茶世俊;;教育政策的权力分析刍议[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周汉华;中国法制改革论纲:从西方现实主义法律运动谈起[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刘新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交往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4 娄立志;论目前我国教育的主导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侯怀银;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发展问题的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6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崔景贵;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董振华;创新劳动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10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玉翠;科学与人文之间[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2 许宁;论隋唐佛教中的圆融思维[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3 常亚慧;教学认识方式考察[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4 狄飞;幼儿英语浸入式教学的研究与实验[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5 刘堂斌;建构认知结构,,增强主体意识——开放式文言文教学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王梅;教育研究道德规范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7 唐涌;从方法论看四川中小学教改研究的发展及特点[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8 代杰;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再认识[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9 林志刚;关于武术与西方体育审美方式特征的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马翔;中小城市行政中心设计的评判与反思[D];浙江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张新平;批判反思:教育管理学的当务之急[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2 曾永泉,黎民;刍论实地研究中的理论建构[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3 丁钢;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J];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4 张新平;思辨研究·实证研究·实地研究[J];教育探索;2000年11期

5 汤林春;我国十七年来普通教育管理研究之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1999年04期

6 吕俊;建构的翻译学之理性基础[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12期

7 吕俊;理论哲学向实践哲学的转向对翻译研究的指导意义[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8 廖七一;研究范式与中国译学[J];中国翻译;2001年05期

9 吕俊;结构·解构·建构——我国翻译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翻译;2001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晓华;;教育管理研究范式探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S1期

2 杨天平;;教育管理:一个古今中外各有区别的概念[J];民办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3 王玉丰;;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的困惑及其发展趋势[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郑和;;当代教育管理研究[J];江苏教育;2006年19期

5 孙红霞;唐文秀;;后现代主义视野下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的缺失[J];企业导报;2009年05期

6 王玉丰;;回顾·困惑·前瞻——对教育管理研究的几点思考[J];湘南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陈孝彬;教育管理学研究中的方法论初探[J];中小学管理;1987年02期

8 周殠;;浅谈教育管理研究的方法论[J];云南教育(视界时政版);2007年05期

9 张清;丁长峰;;对教育管理研究中实证范式认识及运用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6年24期

10 杨亮;;教育组织管理批判理论范式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2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斐;;自我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范式[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10年

2 郑旭东;;教学设计的研究范式与理论归属[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贺乐凡;;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A];教育管理实践策略研究[C];2009年

4 胡英子;;学校、家庭、社会“三维”德育机制是和谐育人的最佳范式[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二)[C];2009年

5 胡英子;;学校、家庭、社会“三维”德育机制是和谐育人的最佳范式[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黑龙江卷)[C];2010年

6 周宗伟;;共生的教育环境——信息社会中学校教育技术的运用策略[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7 周永龙;吴伟强;;传承百年厚积的道德文化,营造人文关怀的精神家园[A];中国首届心理咨询师大会暨心理危机干预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范丹;何先友;;简单暴露效应对刻板印象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贺乐凡;;对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的若干思考[A];全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1年

10 谢家训;;中国教育经济学正经历着“科学革命”——简析中国教育经济学的发展进程[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巴战龙;校本课程开发范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中山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崴;当代教育管理研究的一部力作[N];中国教育报;2011年

3 广东教育学院科学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 胡继飞;找寻校本课程开发的规则与范式[N];中国教育报;2009年

4 岳刚德;现代和后现代语境下的课程话语[N];中国教育报;2004年

5 留美学者 姜晨;美国式体罚:允许但限制[N];东莞日报;2010年

6 ;范式转型:当代中国教育的主题词[N];中国教育报;2005年

7 南京师范大学德育研究所 冯建军;做生命型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翟帆 叶莎莎 陈强;欠发达县教育的“新安范式”[N];中国教育报;2005年

9 贵州遵义县新舟中学 陶敏;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育思考[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10 北京理工大学 杨东平;转型中的教育[N];社会科学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宫淑红;美国教育技术学的历史与范式演变[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杨慧文;变革中的教师教育范式:海峡两岸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吕立杰;课程设计的范式与方法[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庶泉;多元文化课程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孙霄兵;受教育权主体范式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尧新瑜;学校道德课程理解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聂竹明;从共享到共生的e-Learning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8 张华;经验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9 刘良华;行动研究的史与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王兆t

本文编号:14874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4874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b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