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当代美国课程研究之“域”——《当代课程问题》的检视

发布时间:2018-02-03 13:08

  本文关键词: 课程研究 教学研究 学习 哲学基础 教师专业发展 课程政策 课程管理 “域” 课程问题 当代美国 出处:《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对《当代课程问题》一书的阅读和检视,探讨当代美国课程研究之"域",在此基础上透视当代课程研究领域发展趋势及其给我们的启示。
[Abstract]:Based on the reading and examination of the book "Contemporary Curriculum problems",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domain"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curriculum research, on the basis of which we can see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ontemporary curriculum research field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us.
【作者单位】: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
【分类号】:G423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当代课程主要研究哪些问题?或者说,当代课程研究的“域”是什么?美国课程专家Allan C.Ornstein,Linda S.Behar-Horenstein,Edward F.Pajak合作编著的《当代课程问题》(Contemporary Issues In Curriculum)(影印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一书,给我们展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黄甫全;大课程论初探——兼论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2000年05期

2 杨小微;教学论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兼论教学论与课程论的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美意;论远程教师在课行动研究中的角色转换[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13期

2 冯海英;;从探究式教学谈教师的能力结构[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靖国平;论我国现行学科知识教学价值取向的负面效应[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4 黄宗芬;课程与教学:从二元对立走向整合[J];教学研究;2005年01期

5 陈翠荣,胡成玉,林芸;后现代主义对现代大学课程与教学观的批判及改造[J];大学教育科学;2005年05期

6 陈翠荣;透视新课程实施的教学理念[J];教学与管理;2004年31期

7 杨四耕;研究性学习的后现代特征与教学论意义[J];教育科学;2002年01期

8 李朝晖;课程教学——论教学的另一种可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6期

9 朱丹;;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反思[J];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02期

10 魏淼;中小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结构设置框架[J];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春宝;刘亚辉;杨灿荣;李军;曹军;;由学校体育课程中的健康教育引发的若干问题的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体育专辑)[C];2006年

2 张黎;;汉语言专业经贸方向的课程编制[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3 朱鑫;;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建设的探讨[A];2008'中国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论坛论文集(一)[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靖国平;教育的智慧性格[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香兰;从实体到过程:现代教育的思维转向[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袁顶国;从两极取向到有机整合:主题式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唐德海;大学课程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5 张华;经验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6 马治国;网络教育本质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周勇;综合理科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彭虹斌;课程组织研究——从内容到经验的转化[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杨中枢;学校课程管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严书宇;社会科课程研究:反思与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丽璇;改革幼师生物教材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2 牛文红;普通中学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索[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3 黄文涛;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及其对我国高等物理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有益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王红艳;论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教师的角色转换[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吴庆锋;中学化学课程渗透综合化思想的探索[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朝晖;从蓝本到文本——课程观的嬗变[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陈正华;论道德交往与学校道德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王水发;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王世凤;小学德育新课程生活化取向解读[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10 孙艳;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学论审视[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瑾瑜,徐继存;也谈现代教学论的概念、性质及研究对象——与蔡宝来、王嘉毅商榷[J];教育研究;1998年12期

2 黄甫全;大课程论初探——兼论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2000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民言;只争朝夕育人才——中文系民间文学教学研究动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2 杰;教育部召开部分省市中学化学教材改革座谈会[J];化学教学;1980年01期

3 洪根福;沿江、江南地区成立教学研究协作会[J];安徽教育;1980年03期

4 蔡澄清;谈谈教研组工作[J];安徽教育;1980年05期

5 陈永中;《桃花源记》中的“外人”及其它——教学研究心得[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6 魏华久;加强教学检查 提高教学质量——在学院教育工作会议上的发言[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Z1期

7 ;发刊词[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8 董立君;开展教学研究协作活动[J];中国劳动;1980年06期

9 杨国桢;中国经济史学术讨论会在我校召开[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10 ;我们是怎样在教学中推广幻灯的?[J];化学教育;198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文介;;工程测量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原则[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2 王路;;以听促说教学十法[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3 许芸;潘政敏;;交际法和中学英语教学[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4 李金钞;;中、高级阶段的词语教学[A];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0年

5 潘兆明;施旭东;;关于在美国举行HSK试考的分析报告[A];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3年

6 齐德立;;现代汉语中“主题-评语”句教学研究之初探[A];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85年

7 朱雪琴;;食品机械专业开设《食品分离技术与设备》课程的实践[A];'97北京国际食品加工及包装技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8 ;全国美学学会第三届年会胜利闭幕[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9 ;晏成书教授在京逝世[A];1995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5年

10 邹国良;;论工程专科学校学报的“四性”[A];学报编辑文集[C];199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杨骞;校本课程开发应注意的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唐青林;校本课程: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记者 倪国和 通讯员 权良余;杨浦区构筑“大学城”[N];文汇报;2000年

4 首都师范大学 郑莉;音乐教育发展异同谈[N];音乐周报;2000年

5 杨明全;多元课程意义的追寻与重建[N];中国教育报;2001年

6 李志成 邹施凯;江苏省东台中学 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创造[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马慧/编译;美国高等教育的课程和教学研究趋势[N];科学时报;2001年

8 郑富兴;教学是一种学术活动[N];科学时报;2001年

9 驻京记者 何连弟;教改日新月异 教研步履蹒跚[N];文汇报;2001年

10 姜义华;警惕博士学位贬值[N];文汇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华;经验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邬烈炎;艺术设计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1年

3 杨晓萍;学前教育回归生活课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汪霞;课程研究:从现代到后现代[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彭海蕾;幼儿园游戏教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魏永红;外语任务型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杨颉;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吴德芳;论“后现代思想”视野下的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董玉琦;信息教育课程设计原理:要因与取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王海燕;地域文化与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4874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4874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d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