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缺失语境下的教师流动探析
本文选题:诚信 切入点:教师流动 出处:《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切道德赖以维系的前提,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品质。教师的诚信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然而,教师流动实践中面临着教师诚信危机的挑战。本文从教师诚信缺失语境下教师无序流动的负面影响、形成原因及对策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促进教师的合理有序流动提供些许思路。
[Abstract]:Honesty is the traditional virtue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premise on which all morality depends and the most important quality of being human. The honesty of teachers is the core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ethics. In the practice of teacher mobility, it is facing the challenge of teacher credit crisis.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teachers' disorderly flow in the context of teachers' lack of good faith, the reasons for their formation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rational and orderly flow of teachers to provide some ideas.
【作者单位】:
【分类号】:G45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方强;;教育公平视野下的城乡教师流动机制的构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晶晶,贾晓明;大学生异性交往与性别角色认知[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2 陈惠碧,张林,张黎,胡昌萍,郑锐;“高中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与心理发展”实验研究报告[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3 田春利;重点高中班主任班级观念的实证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4 余敦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J];池州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5 冯海英;对高中生学习习惯现状的调查分析[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6 朱存扣;设计开放性问题 培养创造性思维[J];化学教育;1999年06期
7 余松良;高中学生化学学习动机的调查分析与优化建议[J];化学教育;2001年04期
8 郑志壮,陆真;深入研究,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化学学习的发展——畲族学生化学学习中非智力因素影响的调查与分析[J];化学教育;2003年06期
9 王华;我国高中生的情绪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与调控[J];河西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10 刘漪,杜亚松,唐慧琴,徐韬园,童静娴;重点中学生性格初步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陈欢龙;;农村中学生不良品德的心理分析及其教育对策[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2 钟雪梅;;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3 胡婉媚;王洪明;;荆州部分地区中学生化学学习动力的调查与分析[A];湖北省中学化学“两学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文件和论文集[C];2007年
4 蒋关军;;西部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的制度分析[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陈合营;;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西安城市生态化发展战略目标问题研究[A];“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赵景峰;;全球化下中国劳动关系的制度解析[A];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志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法律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黄颂文;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法制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3 岳f ;中国房地产中介组织运营与管理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雅梅;欧盟区域政策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5 赵慧;刑法上的依赖原则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尹章池;中国出版体制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刘成奎;民营经济融资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凌智勇;我国中小企业间接融资制度变迁与绩效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9 殷朝晖;论国家科研体制建设与研究型大学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姚P懕,
本文编号:16100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610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