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选择与制度设计——以浙江省为案例

发布时间:2018-03-16 23:36

  本文选题:义务教育 切入点:均衡发展 出处:《中国教育学刊》2008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制度政策是影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能够保障义务教育可持续地均衡发展的制度框架应该包含以下关键性的制度安排:投资保障制度、绩效管理制度和资源共享制度。浙江省各级政府近年来从制度政策这一环节入手,通过加大教育投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把教育政策、资源重点向农村、欠发达地区和困难人群倾斜;深化招生制度改革,建立新的教育导向机制;改革和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质量评价机制。这些措施有效促进了义务教育和谐、健康、均衡发展。
[Abstract]:Institutional policy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An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that can guarantee the sustainable and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should include the following key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investment guarantee system. Performance Management system and Resource sharing system. In recent years,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in Zhejiang Province have started from the institutional policy link, by increasing educational investment, rationally allocating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focusing educational policies and resources on rural areas. The less-developed areas and the poor people are inclined to 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enrollment system and establish a new educational guiding mechanism. These measures have effectively promoted the harmonious, healthy and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as well as the reform and improvement of the school quality evaluation mechanism in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stage.
【作者单位】: 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
【分类号】:G52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殷伟民;;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探析[J];新西部(下半月);2009年04期

2 王家云;徐金海;;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困境[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3 李明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选择与制度设计——以浙江省为案例[J];中国教育学刊;2008年09期

4 黎聚才;;理想·现实·策略——名校推动农村初级中学发展[J];教学研究;2010年06期

5 张兆猛;刘保卫;;区域内义务教育存在差距的原因及对策——以安徽省义务教育现状为例[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苏君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策略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5年12期

7 龙承建;周鸿;;论教育标准化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1期

8 金香花;;延边地区朝鲜族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刍议[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黄丽;;中国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其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25期

10 何杰;;新时期我国义务教育师资配置政策的变革论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玉红;;关于应对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非均衡配置的策略——以南京市鼓楼区为例[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红;;性别视野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研究[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朱凤强;;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两免一补”状况的实证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刘彦伯;;动态均衡:城乡义务教育教师资源的可持续配置[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翟静丽;;城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政府行为失当的思考[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杨金花;;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路径选择:日本的经验与启示[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李亚君;高长波;;我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8 吴亚林;雷万鹏;;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十年来的政策回顾与思考[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刘美玲;;我国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实施背景及问题[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方中雄;;均衡发展——北京市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A];小康社会:创新与发展——2002·学术前沿论坛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张策;本市大力推动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N];天津教育报;2010年

2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刘志宏;落实政府责任 加大改革力度 促进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N];晋中日报;2011年

3 特约通讯员 马家松;合肥:市区义务教育率先实现均衡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9年

4 ;农工党鞍山市委:义务教育要均衡发展[N];友报;2009年

5 记者 安耀武;界首 均衡发展义务教育[N];安徽日报;2009年

6 高群 宁志成;无锡再推新政促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N];江苏教育报;2010年

7 记者 姚学文 徐行;芙蓉区均衡发展义务教育[N];湖南日报;2009年

8 记者 陈小艳;推进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N];人民政协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董康;“三名一优”:助推泗阳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N];江苏教育报;2010年

10 课程教材研究所 舜熙;义务教育怎样均衡发展[N];光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艳霞;教育政策道德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范坤;广东省义务教育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田芬;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4 赵爽;教育政策合法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杨令平;西北地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程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王举;论教育政策的价值基础[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7 杨舒涵;印度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初等教育政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8 李卉;跨文化语境下香港语文教育政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9 李占萍;清末学校教育政策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10 屈宏强;学校体育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志艳;城市义务教育校际均衡发展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丹;二战后美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冯佳娟;哈尔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王巧云;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5 杨承丽;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其地方政策选择[D];山东大学;2010年

6 吴海潮;国家级贫困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斯如;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程细平;我国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政策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姜延文;临清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潘小刚;湖南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222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6222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f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