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哲学:学习研究的新走向
本文选题:学习哲学 切入点:学习研究 出处:《全球教育展望》2008年06期
【摘要】:为了超越与祛除学习研究中存在的"坑道视界"和"刻板印象",学习哲学于20世纪90年代末在西方逐渐兴起,并形成了"整合"和"批判"两种研究取向。对西方学习哲学缘起与发展的梳理与剖析,启示我们要认识到"自觉"建构与发展中国学习哲学的必要性,既明确"整合已有学习理论"和"批判已有刻板印象"的研究任务,也确立"贯通一体"和"反思批判"的研究方法,更要以中国学习哲学为西方学习哲学开辟理论视域。
[Abstract]:In order to transcend and dispel the "tunnel horizon" and "stereotype" existing in the study of learning, the philosophy of learning rose gradually in the West in the late 1990s. It also forms two research orientations of "integration" and "criticism". The analysis of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western learning philosophy reveals that we should realize the necessity of "conscious"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earning philosophy. The research task of "integrating the existing learning theory" and "criticizing the existing stereotype" is clear, and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integrating the whole body" and "introspecting and criticizing" are also established. Moreover, it is necessary to open up the theoretical horizon of western learning philosophy with Chinese learning philosophy.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现代教育研究与开发中心;
【分类号】:G4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韩秋红,胡长栓;文化与文化哲学的形而上追思——文化哲学研究的一种理论语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 王文兵,王成华;构建一种新的哲学文化观[J];天府新论;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力,陈志鑫;卢卡奇“物化”理论述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2 孟淑媛;;孔子“天命观”的现代阐释[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孟淑媛,于川;试论朱熹以“理”为基石的法制思想[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聂民玉;《易传》生生和谐观的现代价值[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5 王雨辰;;略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伦理价值观[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陆自荣,杨凤娥;“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体制的人格基础[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01期
7 陈树林;交往行为理论:社会批判理论的范式转变[J];北方论丛;2002年01期
8 刘振天;大学社会批判精神的源泉及当代境遇[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9 徐梓;;“天地君亲师”源流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陈乐;;深化和拓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精神——浅析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贡献[J];长白学刊;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邱国鹏;李勋祥;;融合与嬗变:论数码艺术设计的审美建构[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2 刘原池;;从“诗道性情”析论王夫之对“兴观群怨”说的再诠释[A];第七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3 余英华;;《史记》“尚让”思想探究[A];司马迁与史记论集(第七辑)——纪念司马迁诞辰2150周年暨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4 周濂;;政治社会、多元共同体与幸福生活[A];“现象学与政治学”国际现象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第十二届现象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海峰;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王美凤;先秦儒家伦理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3 骆冬青;二十世纪中国政治美学与文艺美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费多益;论科学的合理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于文秀;“文化研究”思潮中的反权力话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6 丁彪;企业领导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方平;初中生自我调节学习发展特征及相关因素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10 白春雨;儒家诚信之德及其现代意义[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瑜;圣人思道的光芒[D];西北大学;2008年
2 黄强;高校学生干部成就动机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鲍远航;论杜甫的政治改良思想[D];河北大学;2001年
4 蒋斌;《论语》与《道德经》的美学精神之比较[D];扬州大学;2001年
5 廖锦治;安溪县学业中等生成就目标倾向与心理健康状况关系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6 王奎清;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思维方式[D];郑州大学;2001年
7 王永跃;中学生人格特质、自我效能、学习策略和动机与学业成绩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8 梁国胜;中小学生成就目标的结构及其发展特点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9 郭海龙;西方马克思主义“总体的人”学说及其启示[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10 刘颖;跨语际对应、语言互译性与译学研究——论英语外来词在汉语语境中的文化模筑作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郭凤志;论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郭湛,田建华;理解文化及其可持续发展[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集之;第一期省市区统计局长研究班胜利结束[J];中国统计;1980年03期
2 李康候;认真贯彻四委一局通知,加强统计工作——地质部举办研究班和学习班[J];中国统计;1980年Z1期
3 孙承睦;严肃认真一丝不苟[J];安徽教育;1980年09期
4 卢廷柱;儿童学习心理学研究的发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5 ;动态[J];经济问题探索;1980年06期
6 Γ.马尔科夫 ,立早;关于文学评论[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8期
7 ;中共党史研究动态[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8 朱世英;;“神寒”必未“骨重”——奻娭李尷歌奿的思想核心和艺术特色[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9 郭维华;;帮助学生破除“哲学无用论”[J];人民教育;1980年09期
10 石国强;;哲学课如何贯彻思想教育[J];人民教育;198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新;薛秋林;;淮海战役对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制胜之道的启示[A];淮海战役新论——纪念淮海战役暨徐州解放5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2 张学军;;试论邓小平理论的思想特征[A];党的十五大精神与聊城实践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把握规律 规范运作 弘扬优势[A];全国第三届社科学会工作理论研讨会材料专集(1)[C];1998年
4 ;报刊报导[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会刊[C];1987年
5 朱哲;;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论[A];高举旗帜 继往开来——吉林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6 管德明;;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 创建我国职教新模式——兼析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A];'96陶行知教育思想与职业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7 ;报刊报导[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7年
8 李茂南;;知陶 师陶 继陶[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7年
9 魏仰文;;太原市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闭幕词[A];太原市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8年
10 吴贵仁;董辛元;;试论现代陶行知应具备的基本素质[A];太原市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耀臻 吕铭;探索新的渠道 建立有效机制[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薛东;联系实际学好邓小平理论[N];福建日报;2000年
3 夏志琼;有感于“韩国泡菜进大学”[N];发展导报;2000年
4 张士德;育花大王饶艺涛[N];农民日报;2000年
5 彭利铭;张仁芝的线条艺术[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6 木子;企业家的四种类型[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1年
7 胡学龙(作者单位区党委办公厅);认真学习研究西部大开发政策[N];广西日报;2001年
8 石久;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新发展[N];社会科学报;2001年
9 记者 舒晋瑜;俚语词典是否该有“荤词”[N];中华读书报;2001年
10 曾凡光 记者 吴志帆;深入学习理解“四个如何认识” 永远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N];战士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金鑫;汉语的内隐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林颖;内隐学习机制及其个体差异的研究——发展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裴新宁;面向学习者的化学教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郭雯;技术范式转变时期企业的组织学习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5 程可拉;任务型外语学习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宁连华;数学探究学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聂晶;内隐学习的动态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范文贵;数学探究学习内涵与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志厚;教师校本学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道强;基于核的联想记忆及聚类算法的研究与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锋;发现式学习研究及CAI课件的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葛维燕;数据挖掘技术及其在数据集市中的应用[D];大连海事大学;2001年
3 谭方正;邓小平教育优先发展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01年
4 余陈钢;腹水脱落癌细胞显微图像分类识别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5 徐凯;《图兰多》的创作心理和艺术特色[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6 李瑶光;实物期权:项目投资评估与决策新思路[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7 童庆平;新时期陈云党的建设思想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2年
8 郑荣华;降雨对山体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3年
9 纪海英;中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发展及其与学业成就的相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张晔;《新编大学英语》文化层次的设置与文化学习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6953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695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