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生活幸福感的构成与满足方式
本文选题:幸福感 + 教育生活 ; 参考:《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摘要】:幸福是人的根本的总体需要得到某种程度的满足所产生的愉悦状态。揭示教师教育生活幸福感的构成,并从教师教育生活的实际出发,探究满足教师教育生活幸福感的方式,在理论上有助于增进人们对教师教育生活的理解,在实践上有助于增进教师教育生活的幸福和学生教育生活的幸福。教师教育生活的幸福感主要由健康感、自主感、公正感、道德感、成就感、融洽感、归宿感构成。满足和增强教师教育生活的幸福感,应采取减轻教师工作负担、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减少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外在干预和实行民主化的学校管理、建设纯粹化师生关系等措施。
[Abstract]:Happiness is one of the fundamental general need to get a degree of satisfaction the pleasant state. In order to reveal the composition of teachers educational life happiness, and starting from the actual life of teacher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 research meet the well-being, help to enhance the understanding of teacher education of life in theory, help to improve teachers' education and students' life education life in the practice of teacher education happiness. Happiness is mainly composed of a sense of well-being, sense of autonomy, justice, morality, sense of achievement, sense of harmony, a sense of belonging. Meet and enhance teachers' educational life happiness, should be taken to reduce the burden of teachers and to promote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reducing external interference on the educational and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chool democratic manage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pur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and other measures.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现代教育研究与开发中心;
【分类号】:G45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祥明;重建教育质量评价观[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立新;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推进创新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 陈正华,贺轶玲;论道德交往与学校道德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张尚兵,张尚武;个性化教育特征与实施途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马叔平;致力于建设 学习化社会──北京成人教育回顾与展望[J];北京成人教育;1998年10期
5 纪军;试论大学在成人教育发展中的角色[J];北京成人教育;2001年12期
6 许建中;教会学生评改作文问对——语文自主学习策略指导举隅[J];保定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7 郭胜利,于淑平;目标设置理论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8 鲁雷;论高等教育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9 陈春萍,龙静云;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伦理原则[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李和佳,吴卫丰;论思想政治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从胡塞尔生活世界理论谈起[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曾鹰;;现代性悖论与技术文化的批判策略探略[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赵红亚;;试论学习型社会大学的整合策略[A];2007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3 仪淑丽;;网络教育时代的教师角色重构[A];“职业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研讨会暨第十三次职业教育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汪坚;;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不良行为的疏导与矫治的实践研究[A];全国德育教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希希;论有效的课堂交往[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常晋芳;网络哲学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3 胡波;社会理想境界论纲[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崔景贵;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郭长江;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变革的文化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马和民;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褚华;创建“交往”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新形态[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吴武洲;从幽婉的情思到哲学的冥想[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吴燕;哲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马克思感性世界理论的初步构建[D];黑龙江大学;2001年
4 程红艳;生命与教育——呼唤教育的生命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刘超良;类精神:当代教育的应然追求[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余云华;“中学科技活动课”教学模式及其评价体系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张德明;拯救灵魂:穆旦诗歌的宗教内涵[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熊颖;初中物理“情—境”教学的研究及实践[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杨超;里考纳品格教育思想述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林贵福;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理论和实践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胡赤弟;教育质量:政府与学校的责任[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2 邱梅生;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研究综述[J];江苏高教;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全华;;教师教育生活幸福感的构成与满足方式[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周素梅;;教育人生论略[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含章;;幸福我们的教育生活[J];学校管理;2008年01期
4 胡永跃;;如何提高教师的幸福感[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0年09期
5 吴全华;;教师教育生活幸福感的构成因素[J];广东教育(综合版);2008年11期
6 ;任仕君:学生幸福的缺失与重建[J];小学德育;2009年03期
7 欧阳惠平;;浅谈班主任的幸福感[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19期
8 王祥连;;换一种教育生活的姿态[J];师道;2009年06期
9 尤今;;木屐[J];小学生作文辅导;2006年Z1期
10 ;注视中的幸福[J];新作文(中考在线);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范福军;吴俊;邬肜肜;;职业装色彩对职员幸福感的影响(英文)[A];Proceedings of 2009 International Textil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um[C];2009年
2 叶玉清;陈晓蕾;李静;;煤矿矿工压力状况 心理健康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A];Proceedings of 2010(Shenyang) International Colloquium o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C];2010年
3 池丽萍;辛自强;;城市成年人幸福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4 李勤;;青岛艺术学校教师心身状况调查报告[A];创新·融合·共享——第五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10年
5 齐国强;董奇;;提升职工幸福感 促企业和谐发展[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6 席殊;;美丽产业的文化内核[A];中国企业家世纪论坛(2007美丽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张航;郭永玉;;感恩的心理学研究[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张黛茹;;浅析员工幸福与企业发展[A];“改革开放与企业文化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王文增;魏忠凤;;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的干预研究[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古城幸子;XZ本千惠子;木下香织;平松喜美子;;接受护理教育的高龄妇女的幸福感和生活经历[A];第七届中日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永新;幸福感比学习成绩更重要[N];中国教育报;2010年
2 小林;学会享受“幸福感”[N];中国消费者报;2003年
3 ;全球女性幸福感现在超过男性[N];中国妇女报;2008年
4 记者 陈鹏;十城获选2008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5 中国网记者 李刚;长春被评“最具幸福感的城市”[N];吉林日报;2008年
6 记者 杨蓓;市民热情成就“幸福昆明”[N];昆明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肖昌琦;幸福之花绽放彭城[N];徐州日报;2008年
8 ;天津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N];天津日报;2008年
9 记者角致伟;我市荣膺“2008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N];唐山劳动日报;2008年
10 记者 李晓玲 黄琪晨 刘三琴;佛山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N];南方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明;主体幸福感模型的理论建构[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李政涛;教育生活中的表演[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易东平;救人救己与害人害己[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张登浩;基层党政干部的人格特质、成就动机与幸福感[D];北京大学;2008年
5 田若飞;社会控制论视角下的教育与幸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许新海;教育生活之危机与救赎[D];苏州大学;2009年
7 邱林;人格特质影响情感幸福感的机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吴丽;失地农民幸福感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9 耿晓伟;决策的经验效用判断偏差的机制及校正[D];浙江大学;2007年
10 韩承敏;教育随笔的哲学思考[D];苏州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荣霞;高校课堂教学中师生幸福感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蒋莉;康定县小学教师幸福感调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金凤;山东农村老年人的幸福感[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杨卫忠;江阴市农村高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调查与提升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吴美兰;农村中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张艳;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笪邦印;民生建设中的农民工幸福感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8 郑美娟;大学生幸福感结构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青华;社会幸福感心理结构的跨群体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10 罗t
本文编号:17598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759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