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和合人”:一项教育学的考察
本文选题:君子儒 + 技术人 ; 参考:《河北学刊》2008年05期
【摘要】:理想人格范式是教育活动的逻辑起点。教育要培养怎样的人随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变迁而变化。中国古代社会是农业经济社会,伦理与政治的双重建构决定了教育必须培养"君子儒"与其相适应,突出了教育"善"的一维;近现代中国为实现工业化,要求培养"技术人"来承担历史使命,展示了教育"智"的一维的合理性与优先性;21世纪,为了建设一个和谐的新社会,教育必须走向新的超越,培养"智""善"融合的"和合人"。
[Abstract]:Ideal personality paradigm i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educational activities.What kind of person should be cultivated in education changes with the changes of society, economy, politics and culture.Ancient Chinese society is an agricultural economic society. The construction of ethics and politics determines that education must cultivate "gentleman Confucianism" to suit it, and highlight the one-dimensional nature of "good" education, in order to realize industrialization in modern China.It demands the cultivation of "technologists" to undertake the historical mission, and demonstrates the rationality and priority of "wisdom" in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In order to build a harmonious new society, education must move towards new transcendence.Cultivate "intelligence," "good," the fusion of "harmony."
【作者单位】: 泸州医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分类号】:G40-0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茂明;;尼采的“权力意志论”辨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2 胥银华;;康德对善恶的认识及其意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3 李剑;;技术化生存的人性危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王永剑;;论《雷雨》的基督教结构模式[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5 王鸿卿;;希腊神话中的美意识[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6 余虹;生命艺术:健康的与病态的——尼采的生命艺术论[J];北方论丛;2004年02期
7 张晓华;;尼采的现代性批判与西方文化范式的转换[J];北方论丛;2009年02期
8 孔文清,吴毅;弗洛姆人道主义良心论[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9 戴嘉艳;;物我同构 生生和谐——东北渔猎民族服饰、器具图案的文化解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3期
10 李育球;;论大学教师学术创新力的基础:知识谱系能力[J];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段从学;;《同情》:一种被忽略的现代性体验[A];“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当代文坛》2011年增刊)[C];2011年
2 郭威;;法律文化变迁的内在逻辑[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智笑;;STS—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构[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4 陈凡;李泽清;;论技术教育的三重特性[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5 陈多闻;陈凡;;技术使用的STS反思[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6 盛国荣;;技术物:思考技术和消费社会技术问题的出发点——鲍德里亚早期技术哲学思想研究[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专家专题论坛“在为国服务中发展自然辩证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陈多闻;陈凡;;技术使用的哲学初探[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8 程海东;陈多闻;;技术使用的本质分析[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9 段从学;;论《十四行集》对个人真实性的探索[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严奇岩;;论乡土童谣在启蒙教育中的作用——读四川客家《广东小儿歌》有感[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爱珍;模糊语义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琳;人的生存模式哲学反思[D];吉林大学;2011年
4 宫瑜;交往理性与道德共识[D];吉林大学;2011年
5 宋燕;大学教学学术及其制度保障[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张昆;渗透数学观念的教学设计方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袁梅;中国古代神话中智慧导师阿尼玛原型及其承传移位[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8 冯旭洋;论教育“主体”[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茜;民国时期上海民俗书刊出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俏华;论我国榜样教育中的道德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雪梅;民族文化视阈下广西精神及其培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张菲菲;技术现代性困境与出路[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罗云;舍勒技术哲学思想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张峰;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5 赵涓;突厥语文学与汉语文学殉情故事人物变形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6 赵东梅;马尔库塞的“单面社会论”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7 郑晓燕;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与路径[D];南昌大学;2010年
8 张宗学;滇越铁路与近代云南社会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9 谢勇军;滇越铁路与近代云南经济若干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10 梁克旭;滇越铁路与近代云南社会文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英杰;;走向“和合人”——中国教育视域中人的形象的嬗变[J];管子学刊;2008年03期
2 安心;关于高技术人才培养的两个问题[J];化工高等教育;1995年03期
3 杨柏林,蔡国民,王晓临;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 为锦县培养果树技术人才[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4 蒋士民;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1年01期
5 庄宿涛;“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初探[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1997年04期
6 ;勇于开拓 锐意进取 为特区培养合格的实用型技术人才[J];北京教育;1994年S1期
7 桂建生;论教育价值取向的确立[J];当代教育论坛;2003年04期
8 李跟喜;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 培养农村技术人才[J];学会;1994年06期
9 ;江苏成人中专为经济发展输送急需的技术人才[J];机械职业教育;1994年06期
10 徐治乐;深化教学改革 培育综合性技术人才[J];教育导刊;2002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少良;;宋代的酒文化与宋人的饮酒词[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四辑)[C];2010年
2 徐敬龙;;商鞅法家思想的产生与建构[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四辑)[C];2010年
3 郭沫若;;作者寄言[A];“我的郭沫若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4 葛志毅;;序:中国文化与士[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三辑)[C];2008年
5 何胜冰;;韩非之术探研[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三辑)[C];2008年
6 张剑平;;郭沫若古史分期的研究方法及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认识[A];郭沫若与百年中国学术文化回望[C];2002年
7 龚武;龚圣理;;中国古代社会及其私有制的终结——谨以此文献给中国共产党九十周年华诞[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8 邢铁;;独特的视角 独到的见地——谈毛泽东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认识[A];历史与现实论稿[C];1991年
9 郝振楠;;大连大学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中心大事记[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三辑)[C];2008年
10 张野;赵东玉;;先秦“沉玉”风俗始末[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三辑)[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 何翠云;精英教育价值取向何处去[N];中华工商时报;2011年
2 龚汝富;浅议中国古代社会保障体系[N];光明日报;2001年
3 周思源;真正的幽灵在哪里?[N];中华读书报;2010年
4 倪凤友;户型设计体现人文价值取向[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王柏玲 李雪林;提升每个孩子的教育幸福感[N];文汇报;2011年
6 李文辉 刘佳;教育原来可以如此美好[N];中国教师报;2011年
7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应用艺术设计学院 樊天华;山西佛寺建筑的空间营造形态[N];中国文物报;2009年
8 魏文彪;作证豁免权体现人文价值取向[N];法制日报;2003年
9 陈锋;论中国古代社会的腐败与世风[N];光明日报;2003年
10 李珍;治理人世而尽其功用[N];光明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建国;教化与超越:中国道德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嬗变[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孟祥明;荧光素基重金属离子荧光化学传感器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3 凌浪生;钙钛矿锰氧化物A位掺杂效应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4 胡晓凯;钼矾氧化物低维纳米材料的水热制备及其结构和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5 苏鸿;迈向意义的世界[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宫雪;职业教育学科建设中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蒋传光;中国古代社会控制模式的历史考察[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8 齐泽旭;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下美国高等学校教师管理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黄胜;从“逃学”到“向学”[D];西南大学;2011年
10 郭瑞卿;略论近代中国公司法律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束舒娅;君子儒的文化用心[D];安徽师范大学;2012年
2 张一帆;基于人文价值取向下的中学科学课程设计研究[D];长春师范学院;2011年
3 李颖盾;论教育的生态价值取向[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陆燕;从文理分合透视普通高中教育价值取向[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周红;多元教育价值观背景下初中教师教育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王余峰;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以生为本”价值取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7 山长理;当前我国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齐敏;马克思哲学视野下的中西封建制度比较[D];黑龙江大学;2007年
9 闫德刚;论城市建设中政府公共决策的人文价值取向[D];青岛大学;2008年
10 刘卫东;当代中国教育主导价值取向的考察与反思[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594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759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