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简论课程变革文化

发布时间:2018-04-19 00:33

  本文选题:变革文化 + 课程变革 ; 参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11期


【摘要】:正课程活动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创造新文化的人,而课程变革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创造。用文化的视角审视当前的新课程改革,探讨课程变革文化的实质,有助于推动当前新课程的进展。课程变革文化就是要现实地、具体地追求人的智慧理性,以课程变革
[Abstract]:The core purpose of positive course activities is to cultivate people who create new culture , and curriculum reform is essentially a culture creation .

【作者单位】
【分类号】:G4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彬;;学校课程变革30年:重建与转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07期

2 刘慧;;当代幼儿原色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10年04期

3 周小青;;论教师参与课程决策[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2010年01期

4 王婷婷;;中职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动机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05期

5 刘宇;;论课程变革中的学生参与[J];全球教育展望;2010年03期

6 牛可;;通识教育和大学之“塔”[J];世界知识;2010年01期

7 于泽元;靳玉乐;;探寻课程与教学的复杂关系——基于第十一届两岸三地课程理论研讨会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0年02期

8 仲小敏;;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及张力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0年03期

9 韦冬余;吴义昌;;创生取向课程实施:本质与涵义[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汪丽梅;;学校课程领导对课程变革的影响[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文萱;; 《优化课程连结模式,促进学校课程品质提升的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2 杨宝山;;基于全面学习苏联课程教材建设模式的历史探究[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三)[C];2009年

3 王春燕;;打造中国人自己的幼儿园课程——以陈鹤琴为代表的幼儿园课程变革为例[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二)[C];2009年

4 吕岫华;刘伟;刘巧丽;白燕萍;盛望;马雪梅;闫红;李泽琳;;研究生病理生理学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索[A];2009年国际病理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仲小敏;;我国现代中学地理课程内容的嬗变与思考[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王春燕;;打造中国人自己的幼儿园课程——以陈鹤琴为代表的幼儿园课程变革为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7 杨宝山;;基于全面学习苏联课程教材建设模式的历史探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8 李文萱;;优化课程连结模式,促进学校课程品质提升的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9 王郢;;美国EPDM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简述及其对我国的启示[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张惠琴;;小学教师认知与实施新课改方案的调查研究[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莉娟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国外对教师适应课改的研究[N];中国教育报;2010年

2 李腼;应该传授少数民族学生什么样的知识?[N];中国民族报;2009年

3 孙洪泉邋胡海民;团结协作创一流 辛勤耕耘育栋梁[N];江苏经济报;2008年

4 记者 刘寒凝 通讯员 潘锐 本报评论员;满城县启动“新农村建设文化行”[N];保定日报;2006年

5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胡德维;251个关键词,251个教改穴位[N];中国教育报;2006年

6 伊莲娜;沟通,通用电气文化精髓[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6年

7 黄海;企业文化贵在求真务实[N];中国文化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蒋建华;全球课程改革走向何方[N];中国教育报;2004年

9 姜美玲;教师:革新的课程实践者[N];中国教育报;2004年

10 朱金武;提高华天管理团队 执行力的理性思考[N];中国企业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夏雪梅;课程变革实施过程的研究:学校组织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张树德;当代课程改革成功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朝辉;从管理走向领导[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唐丽芳;课程改革中的学校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胤;数字化之道与课程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杨明全;论教师参与课程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敏;后现代课程理论中人的形象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冯士季;地理课程变革背景下的教师自我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3 孔纳;新课程背景下音乐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宋新芳;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5 孙荔;基础教育中教师参与课程发展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6年

6 徐冰;上海幼儿园课程变革中的教师专业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卓;高中数学教学策略变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钱红;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对新课程改革认同感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悦;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10 李洪修;课程变革下小学教师合作有效性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708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7708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8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