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教育公正问题浅析
本文选题:和谐社会 + 教育公正 ; 参考:《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全国人民热切的期盼,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教育公正作为社会公正的根本法码,是社会公正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也是实现社会公正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教育公正问题尤为突出,教育不公正成为制约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瓶颈。因此,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教育公正问题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has become the ardent expectation of the people of the whole country. Fairness and justice is the meaning of the harmonious society. As the fundamental law of social justice, it is the extension of social justice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means and way to realize social justice. At present, our country is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the problem of educational justice is especially prominent, and educational injustice has become the bottleneck restric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 in our country.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educational justi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分类号】:G5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克瑞;;高考招生不应牺牲农村地区[J];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2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玲;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与英才培养问题[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邱咏梅;高等教育主体形态的变化——关于后精英教育的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陈晓琴;;高等教育课程适切性问题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常素巧;齐丽红;邹爱荣;;高等教育公平的制度性障碍及政策建议[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5 王义遒;;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中的“博通”与“专精”[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张旺;世纪之交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动向[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7 陈超,郄海霞;西方大学拓展交往功能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8 李子江;美国大学学术自由的特色[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9 蒋洪池;;21世纪美国大学治理面临的挑战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10 陈伟;;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对抗游戏——论美国高校教师与高等院校之间的集体谈判[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秦国柱;罗勇;;特区大学能否“杀出一条血路”——知识分子与大学的现代性悖论[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2 陈伟;;从牧师到教师:英国大学教师的专业化变革——以十九世纪的牛津大学为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李碧虹;;政府在高等教育融资中职责转变的原因探析[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刘晓光;董维春;;美国高等教育管理思想初探[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胥辉;姚孟春;;从大学的组织特征看学术权力张扬的现实价值[A];科学发展与农村教育——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姚孟春;胥辉;;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必须破解“三个难题”[A];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与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袁曦临;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体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谢宏忠;基于文化多样性视野的大学生价值观导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刘吉林;权力博弈下高等教育评估合法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宋兰旗;中国高校筹资制度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敬然;政府分权下大学自主的实现[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红梅;菏泽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从业状况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彭淑媛;北部湾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广西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修丽娟;高校学生参与学生管理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罗旭虹;论大学决策权力运行[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罗欢;高等教育学费定价的政府与市场双重机制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曾强;破解高校管理“行政化”问题的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7 刘行;高校服务型学生工作模式的构建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花蕊;高校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9 于晨;网络文化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瑞妮;社会排斥视角下的失地农民与城市融合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统锋;;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教育公正问题浅析[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张厚军,朱宏军;教育公正:实现社会公正的阶梯[J];理论研究;2005年04期
3 张厚军,朱宏军;教育公正:实现社会公正的阶梯[J];泰山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 张厚军;朱宏军;;教育公正:实现社会公正的阶梯[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张厚军;朱宏军;;教育公正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作用[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梁统锋;;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教育公正问题浅析[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7 冯建军;;社会公正与教育公正[J];江西教育科研;2007年09期
8 张辉;;改善农村教育公正,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以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铁耕村为例[J];广西农学报;2011年01期
9 江欢;李军凯;;维护社会公正 建构和谐社会[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2期
10 刘达禹;;社会公正: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价值追求[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余丹;;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刍议[A];“社会学与贵州‘十一五’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2 冯建军;;社会公正与教育公正[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3 唐玉芳;;和谐社会下的中国政府行政能力的新理解[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吴华云;;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公平思想[A];毛泽东研究总第2辑2007年第1辑[C];2007年
5 于莲洁;;公开 公正 公平——高招录取工作永恒的主题[A];和谐高考 阳光招生——《高校招生》杂志理论研究专辑[C];2006年
6 姚凤云;刘纯;;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服务型政府[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李光辉;;伦理视野下的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8 费广胜;;论和谐语境下的我国政府再造[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毛胜根;;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政府社会管理改革的三维视角[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贾贵廷;;高等教育与社会和谐几个问题的思考[A];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地学哲学委员会第十届学术会议代表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课题组$$ 课题负责人:谢伏瞻 刘世锦$$ 本报告执笔:卢 迈;经济改革与社会公正[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2 王坤;社会公正不应为“小集团利益”让路[N];中国改革报;2005年
3 羽良;税收如何影响社会公正[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4 中共中央党校社会学教研室主任 吴忠民;关注中国社会公正可能的不利趋势[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5 省计划生育干部培育中心 孙亚萍;浅谈社会公正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N];安徽经济报;2007年
6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 雷洪;坚持社会公正[N];长江日报;2007年
7 马宗刚 王跃翔 赵雅莉 张渝;惠民关爱献真情 共享美好新生活[N];成都日报;2010年
8 邓子庆;拿什么挽救摔倒的老人?[N];大连日报;2011年
9 本报评论员;维权推动社会公正[N];中国妇女报;2003年
10 于德清;以社会公正促进和谐发展[N];华夏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影;利益共享的理念与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彭斌;公共生活的和谐之道[D];吉林大学;2008年
3 李建华;社会发展中的公正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4 谭德宇;当代中国民主发展中的公民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公民教育[D];复旦大学;2005年
6 朱金花;教育公平:政策的视角[D];吉林大学;2005年
7 武君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县级政府的作用[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8 李晓平;和谐社会的舆论环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9 赵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内涵与中国知识分子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卢斌;当代中国社会各利益群体分析[D];武汉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军;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社会公正[D];山东大学;2007年
2 司大久;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公平正义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3 王晓禹;社会和谐视域中的社会公正[D];苏州大学;2008年
4 徐宁;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社会公正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5 阳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的社会公正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6 卢勇;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社会公正[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娜;法律·良心·公正[D];山东大学;2007年
8 杨洪波;和谐社会的寻求[D];贵州大学;2008年
9 管前程;社会公正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郑州大学;2006年
10 彭芳芳;和谐社会的教育公平对策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079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807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