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校本课程剪裁试验计划的知识基础
本文选题:校本课程 + 课程实施 ; 参考:《全球教育展望》2008年05期
【摘要】:香港推行校本课程剪裁计划,目的是将其课程作适当的剪裁,以切合学业成绩稍逊学生的需要。1994年9月,共十间中学参加试验计划,结果显示计划确能使学业成绩稍逊学生获益。试验计划成功协助录取大量成绩稍逊的学生,是在于采取了三方面的策略:1.调整课程内容,重新巩固学生学习基础;2.改善教材、教法,切合学生的需要;3.重视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本文透过课程剪裁计划,反思香港教育及课程改革的规模是否过大,以致未能集中处理学与教的问题。
[Abstract]: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tailoring Scheme in Hong Kong aims to tailor the curriculum to suit the needs of underachievers. In September 1994, a total of 10 secondary schools participated in the pilot schem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cheme does benefit students with lower academic performance. The success of the pilot scheme in recruiting a large number of underachievers was due to the adoption of a three-pronged strategy: 1. Adjust the content of the course and re-consolidate the students' learning foundation. Improve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eaching methods to meet the needs of students.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improving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Through the curriculum tailoring programme, this paper reflects on whether the scale of education and curriculum reform in Hong Kong is too large to focus on the issue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作者单位】: 香港中文大学课程与教学学系;
【分类号】:G4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大林;泰国课程研究中心介绍(续)[J];课程.教材.教法;1984年01期
2 马多斯;蒋品相;;美国的教育评定和教师专业责任制[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6年04期
3 李有发;课程评价与课程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1988年06期
4 刘恩山;;澳大利亚中学生物教学中的考试与考核[J];生物学通报;1988年05期
5 陈侠;再谈课程原理[J];课程.教材.教法;1989年04期
6 张博;幼儿教育课程模式初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7 黄海旺;面向21世纪的日本初中课程改革[J];教育学报;1990年02期
8 SWAPNA BORAH;王振国;姜向东;;远距离教育(一)[J];现代远距离教育;1990年01期
9 孟志坚;课程研究论[J];中国远程教育;1992年10期
10 赵伟礼;把德育贯穿于整个课程系统[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德林;;挑战自我 适应超越——关于小教大专如何应对新课改的思考[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2002年度师范教育研究优秀成果论文集[C];2002年
2 阎鸿森;;对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几点意见[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主体性教育理念之歌——主体教育研究与实践[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二——教苑撷英[C];2002年
4 胡平;;摭谈新课程与学校发展[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二——教苑撷英[C];2002年
5 蔡剑鸣;;坚持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二——教苑撷英[C];2002年
6 孙广华;;弘扬东林文化 创造时代特色——建构东林校园新文化之探[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五——现代教育新论[C];2002年
7 张均;孙广华;;“研究性学习”教学过程的探索[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五——现代教育新论[C];2002年
8 李俐;吴颃琛;;学习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 构建“培养现代人”的教育新体系——无锡市实验幼儿园“生活·学习·做人”课程[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三——“陶花”绽放江南岸[C];2002年
9 陈婕平;;发现、调整、合作——“生活、学习、做人”课程实施的新策略[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三——“陶花”绽放江南岸[C];2002年
10 时敏燕;;让孩子的生活插上翅膀——江苏省无锡市东林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和实践[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三——“陶花”绽放江南岸[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杨骞;校本课程开发应注意的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记者 李建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启动[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唐青林;校本课程: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田古路;二十一世纪人才的摇篮[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
5 孙鹤娟;培养创新能力必须依赖教育[N];吉林日报;2000年
6 记者 苏军;研究性学习列高中课程[N];文汇报;2000年
7 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 朱士雄;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N];新华日报;2000年
8 万燕;日本:着力培养学生生存能力[N];中国妇女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李建平;个性,在校本课程中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1年
10 记者 李建平;全国普通高中将使用新课程方案[N];中国教育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爱玲;学前创造教育课程及其理论构建[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杨晓萍;学前教育回归生活课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周海涛;走向创新时代的大学课程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余志文;香港校本课程发展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杨中枢;学校课程管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马正学;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牧华;课程研究的生态主义向度[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郑桂华;基于网络的语文校本课程研究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董翠香;我国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10 唐丽芳;课程改革中的学校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牧华;生态主义课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吴品杉;“研究性学习”的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3 郑晓梅;我国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4 常小勇;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初步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5 张艳华;我国学校体育思想流变及大学体育课程演进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魏斌;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文化哲学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竭艳丽;台湾、内地九年一贯数学课程改革之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李辉;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若干问题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刘宇;我国初中综合课程实施现状与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赵大川;普通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构建与评价[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8200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820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