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观的建构——以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为参照
本文选题:大学生心理健康 +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 参考:《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22期
【摘要】:我国现阶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论发展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发展。在解读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中国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观。即在课程目标上,兼顾培养"完人"与片面发展的人;在课程内容上,用学科间整合取代学科中心主义;在课程实施上,用平等对话、积极互动代替独白式;在课程评价体系上,用多元、发展性取代一元、静态性。这些对丰富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大有裨益。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the basic theory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our country is lagging behind, which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actice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o a certain extent. On the basis of reading postmodernism education theor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urriculum view of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China. That is to say, in the course goal, the cultivation of "perfect person" and one-sided person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course content, the subject centralism should be replaced by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in the course implementation, the monologue should be replaced by equal dialogue and positive interaction. In the system of curriculum evaluation, we use multivariate and developmental to replace monolithic and static. These are of great benefit to enrich the theory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education.
【作者单位】: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法政系;合肥学院基础教学部;
【基金】:2005年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资助项目(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机制的系统构建;编号:2005skl40) 2007年度安徽省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资助项目(和谐高校视野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研究;编号:2007jqw076zd)的阶段研究成果
【分类号】:G4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徐晓芳;郭德华;夏玲;范文群;;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模式的构建[J];教育科学;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包晓峰,韩艳;后现代主义与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理念[J];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22期
2 陶志洁;建构英语教学中新的师生角色[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赵闯;;高校体育课教学分组的建构主义设计与试验[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4 叶光华;董亚军;;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系统方法与构建[J];安徽体育科技;2006年04期
5 常蕤,马志凌,佘少华;课程走向自组织——后现代课程理论之复杂性解读[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6 郑晓齐,张豫;柔性网络教学资源库及其实现途径[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7 李文辉;;构建和谐环境: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1期
8 毕超;地理网络课程开发、设计的实践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9 董标;哪里有压迫,哪里就应该有《被压迫者教育学》——试述保罗·费莱雷的“解放教育学”[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8期
10 张新平;新世纪国外教育管理学理论的发展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尚淼;;工业设计课程模块化模式教学探讨[A];Proceedings of the 200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 & The 11th China Industrial Design Annual Meeting(Volume 2/2)[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文静;学校道德责任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叶信治;提高大学课程实践自觉性的哲学探讨[D];厦门大学;2003年
5 彭虹斌;课程组织研究——从内容到经验的转化[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尧新瑜;学校道德课程理解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邓友超;论教育的理解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张勤;中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内容设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9 邹玉玲;主体性体育及其课程观探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侯晶晶;内尔·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述评与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华芬;师生网络沟通现状及其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林育真;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模式在旅游职业学校的应用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3 李代丽;中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话语合理性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曹永国;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教育目的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5 吕丽艳;教育世界中的意义遮蔽与澄明[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赵大川;普通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构建与评价[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柯闻秀;高校课程国际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8 束从敏;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柳志红;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陶亚奇;美国初中科学教材《Properties of Matter》中化学部分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刘萍,方乐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张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定位及实践走向[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张翔,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视野:冲突教育初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4 彭晓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与对策思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5 刘兵,陈建红,吴宇萍,李媛;大学新生3848名心理健康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1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恒泰 ,王吉广;心理健康与成才——谈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6期
2 郑雁雄,黄佳;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调查[J];高教探索;1987年01期
3 谢炳清 ,林多贤;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思考[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1988年04期
4 薛文治;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989年02期
5 焦宗裕;;对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因素的调查分析[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6期
6 夏应春,许晓文;重视学生心理健康 开展心理卫生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0年01期
7 李兆源;;异性青少年交往环境与心理健康探讨[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0年01期
8 郭良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外因辩证关系[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
9 赵为民;;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J];许昌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10 林正大;林正行;黄士铮;;略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凤琳;王振勇;;重庆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及成因的调查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2 杨大刚;张亚志;;关于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3 颜世富;;高校心理咨询机构管理模式探讨[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4 苗元江;余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探析[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5 张金彦;姚海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认识[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6 何昭红;;社会信息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7 杜拥平;;略论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面临的新问题[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8 杨晓桦;;家庭经济状况和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9 朱育红;马述伟;陈俊傲;;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骨干培养中的探索[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10 傅宏;;从三级预防保健的理念看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林永和;大学生心理素质怎样[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江苇;大学生:你健康吗[N];中国质量报;2000年
3 ;大学生也需要心理疏导[N];大众卫生报;2000年
4 黄海华;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变奏曲[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5 郭泉真;学会探索自己的心灵[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6 记者 吴芳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心理健康教育“瓶颈”在哪?[N];中国教育报;2001年
8 汤江峰;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堪忧[N];大众卫生报;2001年
9 朱文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逐渐规范化专业化[N];光明日报;2001年
10 记者 袁潮;大学生心理健康不容忽视[N];工人日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庆建;大学生心理障碍运动处方的理论与方法体系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2 李改;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3 朱泳;大连市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篮球运动参与程度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4 姚信;大学生自我概念心理咨询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5 杨丽;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干预的效果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6 余洁;大学生自尊与自我效能感及归因的相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章明明;大学生心理冲突与应激水平、主观幸福感及应付方式关系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李明睿;理工科大学生焦虑状态下的行为特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徐俊;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分析及其心理治疗与预防策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10 屈正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209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820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