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未成年学生帮群组织:特征、成因及对策
本文选题:国外 + 未成年学生 ; 参考:《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年06期
【摘要】:国外未成年学生帮群组织在这里指的是校园里一些未成年学生由于自身和外界的原因,而自愿或被迫加入的一种能够给自己带来某些保护或利益的非正式群体。帮群组织虽然暂时解决了一些未成年学生的归属感,但是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外未成年学生帮群组织的特征、成因及对策的介绍,为国内的未成年学生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Abstract]:The foreign minor student gang organization here refers to some minor students in the campus because of their own and the outside reason but voluntarily or forced to join a kind of informal group which can bring some protection or benefit to oneself. Although help group organization has solved some minor student's sense of belonging temporarily, but also brought some social problem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introduce the characteristics,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foreign underage student gang organization, and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underage students in China.
【作者单位】: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学校教育生态研究:制度建构与文化生成”(项目批准号:05JJD8800600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大项目“教育生态环境优化的体制与机制创新研究”(课题批准号:2006BJY001)的系列成果之一。
【分类号】:G455.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政策[J];教书育人;2007年32期
2 陈向红;未成年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发生的类型及处理[J];教学与管理;2000年01期
3 ;未成年学生的权利有哪些[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半月);2004年08期
4 徐双喜;;析学校对未成年学生在校期间发生伤亡事故的法律责任[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5 徐敏杰;;未成年学生在学校体育活动中发生损害事故学校责任之承担[J];校长阅刊;2007年04期
6 谭细龙;未成年学生在校伤害事故的责任认定[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7 卢广瑜;学校对未成年学生在校期间受到损害的责任承担及免责条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8 王国良,魏委;未成年学生在校受到损伤时学校责任认定的探讨[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9 卢广瑜;未成年学生在校期间人身损害的学校赔偿责任[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10 蔡朝信,齐东文;学校对未成年学生在校人身伤害之民事责任初探[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晖;陶美重;;国外高等教育营销及其对我国的启示[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朱峰;;国外“旅游与信息技术”研究的文献回顾[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谢鸿微;明平洋;黎在时;;Masinloc电厂2×300MW机组电除尘器升级改造[A];第十三届中国电除尘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冯婉玲;孙宏斌;高永丽;;国外工商管理教材的主要特点及其启示[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2010年
5 刘国生;;谈谈国外科技社团的学术出版工作[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龙云凤;;国外科技体制改革情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A];“广东科技情报服务促进广东经济发展”综合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季必达;;国外天文导航发展概况与发展趋势分析[A];全国飞机与船舶通信导航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0年
8 王敏;;国外电阻焊技术的最新进展[A];第十一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2005年
9 余晴;;循环经济立法[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10 赵守训;;国外天然药物化学进展[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4年学术年会海南分会场“中国生态药业与药谷建设”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明;未成年学生校园伤害案的利益衡量[N];江苏法制报;2005年
2 罗海艳 北京市海淀区法院法官 卢伟华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硕士;未成年学生受伤 学校是否负责[N];人民法院报;2002年
3 王景龙;为提高升学率,学校劝退差生违法[N];检察日报;2010年
4 记者 孙勇;学生在校锻炼每天不少于一小时[N];济南日报;2010年
5 张庆祥;学校对未成年学生不承担监护职责[N];江苏法制报;2005年
6 山东省高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解立军;学校是否有权开除未成年学生[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记者 杨明 通讯员 王博 车育杰;放任高中生在外租房或将“违法”[N];广州日报;2008年
8 ;宁夏回族自治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N];宁夏日报;2008年
9 记者 王友文邋余冠仕 赵秀红;暂停审批针对未成年学生的教学机构[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陈辉;刍议学校与未成年学生的法律关系定位[N];江苏法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史晖;国外“苗图”收藏与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2 石连海;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学校侵权赔偿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朱敏;国外终身学习政策推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娜;论未成年学生受伤害事故的学校责任承担[D];宁波大学;2011年
2 梁瞻;未成年学生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3 王工厂;论未成年学生在校的损害赔偿责任[D];郑州大学;2002年
4 邱振卓;论教育机构对未成年学生的侵权责任[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辉;学校在未成年学生伤害事故中的民事法律责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丁电;未成年学生校园伤害事件责任初探[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7 冯战备;论在校未成年学生的损害赔偿责任[D];郑州大学;2004年
8 李玉文;关于未成年学生校园伤害事故民事责任的案例分析[D];兰州大学;2010年
9 余婷;未成年学生校园伤害事件中学校责任承担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10 王倩;学校对未成年学生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657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865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