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教育的目的是应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试论生命教育和教育的生命异化

发布时间:2018-05-10 15:43

  本文选题:教育目的 + 生命教育 ; 参考:《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4期


【摘要】:生命教育作为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具有着丰富的内涵;在技术理性的支配下,教育的生命异化凸显;教育的生命异化有着深层原因;生命与教育有着不解之缘。
[Abstract]:Life education as an important mission entrusted by the times has rich connotations; under the domination of technological rationality, the alienation of life in education highlights; the alienation of life in education has deep reasons; life and education have an inextricable relationship.
【作者单位】: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分类号】:G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程红艳;教育的起点是人的生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8期

2 许世平;生命教育及层次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红学;论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与人才理念[J];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25期

2 吴丽兵,陈贤忠;人的全面发展视界中的高校德育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3 詹先明,徐德明;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特点及有效实施[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张启树,陈修梅;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5 许世平;新课改背景下教育惩罚的适当性[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郭翠菊;论怀特海的教育艺术思想[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7 董学文;“文学理论学”构建刍议[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8 贾安林;藏缅语族圈舞文化初探[J];北方论丛;2003年04期

9 李志红;网络时代的文化冲突[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余凯;当代哲学背景中的大学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万力维;;教育中,究竟是什么在妨碍创造[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2 唐滢;;素质教育视野中的高考改革——兼论高考内容改革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素质立意的演进[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3 关仲和;柴鸿斌;杨兴林;;试论高等学校的以学生为本[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4 张东辉;;心灵状态最重要——谈目前大学教育的弊端[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5 郭洁;;论文化与人类发展和音乐教育的关系[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航;游戏与教育——兼论教育的游戏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德全英;民族区域自治权[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郅庭瑾;为何而教[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王春燕;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变革的历史与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崔景贵;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朱晓宏;学校对学生道德成长影响之检讨[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李伟胜;现成生活与可能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张金福;论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成民;论新潮社对新文化建设的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伍文亮;人性及其善恶——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人性论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3 刘超良;类精神:当代教育的应然追求[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张朝云;高中物理课堂四段教学模式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朱利霞;我国中小学教学方法的反思与重建[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6 李彦然;学校德育制度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王媛;生命教育理念探[D];河南大学;2002年

8 施敏;论网络文化与人的现代性[D];广西大学;2002年

9 孙茂华;教育伦理评价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10 万俊;论回归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立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颗明珠——上海大学的功绩、性质和特点[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2 夏瑞庆;论人的全面发展与教育[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3 赖志奎;安源工人教育的特点和历史意义[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80年01期

4 张玉良 ,赖志奎;党创立时期的安源工人学校[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5 罗汝忠;;孔子的教育思想[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6 卢勤良;;三边公学思想教育方面的几点经验[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7 ;我国古代的第一本教育专著[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8 李颖恕;;读《学记》[J];天津教育;1980年10期

9 贾宁超;;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试论教育的本质[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10 张法琨;;赫尔巴特教学论中的几个问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攸根兰;;浅谈特殊教育中的人格教育及方法[A];盲人按摩教育、医疗与研究——中国盲人按摩学会第三届第二次全国盲人按摩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2 曹祥荣;;细胞生物学学科群设置的探讨[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七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3 王镜虞;;陶行知的教育哲学观浅析[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第三、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2年

4 徐泓;;明南京国子监的校园规划[A];第七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5 尹凤云;陈国华;李艳丽;;神经外科健康教育形式的探索和实践[A];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会议暨专题讲座论文汇编[C];2000年

6 张淑蓉;;思辨与创新——古典文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A];第一届全国高校中国古代文学科研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吴佩玲;徐佳铭;江金山;;落实科技教育目的之新方法[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江志萍;;医德医风与药物化学教学[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颜虹;;少儿图书馆开展教育活动的实践[A];福建省第二届少儿图书馆与中小学图书馆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李世昌;;真爱生命之路[A];大连国际老年健康科学论坛会议资料[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确立三个支点 明确教育目的[N];检察日报;2000年

2 郑佳珍;以“立美”教育塑造完美人格[N];人民日报;2000年

3 顾明远;也谈“教育是什么”[N];中华读书报;2000年

4 江苏教育学院教授 王铁军;让道德教育焕发生命的活力[N];中国教育报;2001年

5 吴结 邓顺国;个性化教育浮出水面[N];亚太经济时报;2001年

6 张荣兴;生命教育:一个亟待重视的课题[N];中国教育报;2002年

7 ;创造适合教师发展的教师教育[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8 童声;提倡教育不打骂[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9 曹中原;怎样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10 ;哪些投资品种免征利息税[N];河北经济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唐德海;大学课程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2 吴晓蓉;仪式中的教育[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刘清华;高考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4 张美云;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褚洪启;教育观念的变革[D];北京师范大学;1994年

6 吴明海;继承与创新[D];北京师范大学;1999年

7 吴洪伟;当代中国中小学纪律实践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胥英明;后现代体育课程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徐丹;克拉克·克尔的高等教育实践与思想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永红;论美与生命[D];郑州大学;2000年

2 佘绍扬;《学校管理中的短期行为的表现及防范》[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3 万作芳;论教育异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程红艳;生命与教育——呼唤教育的生命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王媛;生命教育理念探[D];河南大学;2002年

6 李新颜;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论[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7 吴根洲;二战后美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目的的演变对科学教育内容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8 曹永国;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教育目的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孟陶宁;陶行之创造教育思想和语文教育改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李燕;共生教育:现代教育的向度调适[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8698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8698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4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