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本文选题: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 大学生 ; 参考:《中国国情国力》2008年07期
【摘要】:正校园文化建设既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推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更是青年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随着时代的变迁,地处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东南沿海各高校的校园文化,正经受着各种文化的冲击,新的情况和问题不断凸现在人们面前。及时对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现状展开深入的调查研究,形成科学的工作思路,进行统一规划和指导已经势在必行。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part of carrying out quality education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but also an important carrier to promo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schools, as well as an inherent need for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young students. With the change of the times, the campus culture of the southeast coast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ich is located at the front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is experiencing the impact of various cultures, and new situations and problems are constantly emerging in front of people. It is imperative to carry out a thorough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campus culture in time, to form a scientific working train of thought and to carry out unified planning and guidance.
【作者单位】:
【分类号】:G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玲;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校园文化的构建[J];新疆社科论坛;2003年04期
2 朱永林;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三大基本关系[J];中国高教研究;2003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永夺;校园副文化现象的成因与对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吴永夺;以人为本 做好多校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孙德四;关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刘晓春;;关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吴巍;;转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初探[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白栋英;;论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和谐发展的促进作用[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7 高德娟;张学梅;;多校区的大学文化比较及建设的实证研究[J];保山师专学报;2006年01期
8 陈媛媛,马小平;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蔡虹;;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浅析构建民族地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有效途径[J];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陈玉强;;高校教育与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培养[J];才智;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祚亮;胡义秋;彭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建构[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严峰;中国大学文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2 牙韩高;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领导方式与领导效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本富;学习型学校组织文化对教师专业发展影响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高伟芳;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D];苏州大学;2010年
4 郑衡;高校和谐校园建设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兆环;利用校园电视点播平台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沈静;德育视角下的大学生犯罪分析及其预防[D];江南大学;2010年
7 杨丽颖;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的构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谢艳;基于项目管理的九江学院图书馆文化建设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王立群;我国高校隐性德育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10 高耀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与高校管理变革[D];江西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支卫兵;邓金梅;;从校园文化角度谈高校学习型校园的创建[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1年03期
2 赵晓红;;论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文化[J];教育与职业;2011年21期
3 孔娟;刘芳;;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校本化研究[J];飞天;2011年12期
4 欧秀伶;;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路[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年07期
5 杨秀英;;龙狮运动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J];考试周刊;2011年51期
6 吕闽;陈洁;;加强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J];飞天;2011年14期
7 陈超;;浅谈如何塑造高校艺术文化氛围[J];青春岁月;2011年18期
8 劳小燕;;析新时期如何做好高校团委工作[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15期
9 李奎刚;;和谐社会下大学生公民教育的探析[J];黑河学刊;2011年07期
10 严利人;蒋芳市;;天福茶学院获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J];中国茶叶;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刚;李勇;;心理和谐是学校和谐的重要内容[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杨彦春;;高校图书馆人文素质教育新探[A];广西图书馆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27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3 刘希庆;;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留言分析[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4 王玉;;试析心理量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中的应用状况[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5 徐辉;;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的思考[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6 陈其华;;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分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董海婧;褚宇帆;;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迟立忠;周湘文;;大中学生身体自尊的发展特点及其与整体自尊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杨凯;张烨君;;当代大学生诚信人格特质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罗佳;姚本先;;当代大学生形象的心理学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金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初探[N];重庆日报;2002年
2 王术 金秋;六成大学生不知自己该干啥[N];中国妇女报;2005年
3 陈七三 李伦娥 欧阳鹏飞 张小攀 徐光明;把和谐社会精神送下乡[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记者 陈强;什么影响了大学生基层就业[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张雪峰 实习生 陈丽;暑期大学生:欲做家教也不易[N];重庆日报;2005年
6 吴应海;大学生的脑子为何“不堪一洗”[N];重庆日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孙忠法 仲筏;大学生让心理在七月毕业[N];中国人事报;2005年
8 谢晶晶 林以勤;“是是非非”话打工[N];常州日报;2005年
9 早报评论专栏葛剑雄;为什么大学生一定要住校?[N];东方早报;2005年
10 记者 李玲 实习记者 张岩峰;大学生考研高“烧”难退[N];东营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金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莉;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段立新;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李忠军;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贤卿;网络传播环境下的道德建设[D];复旦大学;2005年
6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朱燕;美国大学生学术不端的防治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8 许瑞芳;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华桦;上海大学生基督徒的身份认同及成因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尹博;运用跨理论模型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秀丽;审视 实践 创新[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朱雨轩;当代大学生消费伦理观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曾成义;大学生焦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胡凛;大学生自杀倾向的心理预防和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卫一;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6 糜志雄;大学生学业生涯设计因素结构探究[D];苏州大学;2004年
7 赵静;信息商及其测度——以300名大学生测试为例[D];四川大学;2004年
8 余锡祥;江西省大学生压力反应特征的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门苗;论大学生政治文明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高迎浩;大学生愤怒情绪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944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894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