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性测评在远程学习中的作用
本文选题:远程教育 + 形成性测评 ; 参考:《教育评论》2008年06期
【摘要】:在现代远程教育中,形成性测评作为远程学习过程管理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远程学习形成性测评的阶段性、开放性、发展性、激励性、管理性特征,对强化学习者的学习过程管理、修正学习行为、提高能力、促进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Abstract]:In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formative evaluation, as an important means of distance learning process management,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e stage, opening, developing, encouraging and managing characteristics of formative evaluation of distance learning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strengthening learners' learning process management, correcting their learning behavior, improving their ability and promoting their all-round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周蔚;;论远程教育成人学习的过程评价[J];中国远程教育;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学文;;大众化背景下大学使命的重新审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钱玲;;美国远程教育的新探索——西部州长大学的办学理念与实践[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3期
3 荣光宗;;我国大学自我维持的问题与基本策略[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03期
4 李田;;大学校长选拔:误区与出路[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5 谭德刚;;培育自主办学能力 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J];北方经贸;2006年06期
6 姚利民;;高校教学现状调查分析[J];高教探索;2007年05期
7 朱新梅;;大学的公共性与政府干预[J];复旦教育论坛;2006年01期
8 徐颖;;关于弹性学分制与我国高校收费的思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1期
9 郑旭;;现代高等教育思想的核心内涵释析[J];航海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10 赵文华;;我国高等学校发展战略规划的价值、挑战与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卢铁城;;科学发展观与高校发展[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彭湃;大学之治:道德领导的思维向度[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杨红霞;营利性高等学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戴继天;论研究生德育理论体系的独立构建[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书峰;美国退役军人教育资助政策形成与变迁研究[D];北京大学;2007年
5 贺尊;教育信号的经济解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郭丽君;学术职业视野中的大学教师聘任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郑文全;大学的本质[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8 任钢建;美国社区学院升学与就业双重功能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翁舟峰;美国高校兼职教师使用状况研究[D];汕头大学;2005年
2 朱静然;美国研究生培养与科研一体化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3 肖洋;大学治理结构的缘起及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国强;大学文化冲突的理论探索与现实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耿秀梅;我国大学教师的学术责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玲;我国公立大学治理结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孔令帅;当前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8 许虎;大学行政组织有效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燕;美国高等学校的服务学习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10 孙鹏;校园文化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功能分析及对策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易娜,李海霞,吴庚生;美国一流大学开展网络远程教育的特点及反思[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2 孙晓梅;基于电子学档的网络学习智能评价系统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15期
3 张敏霞,丁兴富;英国开放大学的电子远程学习及对我国的启示[J];开放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4 江苏电大考察团;周蔚;;“获得支持的开放学习”——英国开放大学的成功实践及其启示[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5 曹梅,李艺;网络学习评价的意义及若干原则[J];教育科学;2002年05期
6 孙淑艳;关注英国开放大学的学习支持服务[J];天津电大学报;2002年02期
7 戴凌云,王君丽;关于高校成人教育质量评估的实践与思考[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艾佩克·尤勒尔;周仁义;;英美的远程教学和开放学习[J];外语电化教学;1984年01期
2 高利明;;音像教材的分类[J];外语电化教学;1988年03期
3 林克诚;;教育传播研究初探[J];外语电化教学;1989年02期
4 庄起敏;;电视文字广播——一种崭新的远程教育传播媒体[J];外语电化教学;1990年01期
5 SW APNA BORAH;王振国;姜向东;;远距离教育(二)[J];现代远距离教育;1990年02期
6 樊崇侠;电大学生学习方法初探[J];中国远程教育;1991年02期
7 陈振宜,戴正南;中国外语教育技术的回顾与展望[J];外语电化教学;1991年01期
8 施丽中;澳大利亚教育技术工作概况[J];外语电化教学;1991年03期
9 张淑珍,安子元;澳大利亚的远程教育概况[J];比较教育研究;1992年04期
10 姚洁;;奥林帕斯教育卫星[J];外语电化教学;199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旭;蔡广华;王沐;王开云;赵怀耘;姚导箭;;VOD系统的分析和应用[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1999)[C];1999年
2 王国忠;;远程医学系统的发展及实现[A];全省医疗设备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肖立峰;;浅谈工程图学教学素材资源的建设[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4 梅剑平;;卫星直播电视与远程教育[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5 赵剑波;;加强广播电视大学教务档案管理的意义[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6 罗宁;;走向数字时代的博物馆管理[A];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三届学术会议文集[C];2000年
7 王柯敏;;现代远程教育:中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最佳途径[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李同明;;加入WTO对我国大陆高等教育的挑战及应对之策[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游清泉;周一文;;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的发展与终身学习体系的建立[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赵琛;罗文结;林智;;基于Web的材料力学教学交互系统设计[A];世纪之交的力学教学——教学经验与教学改革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杜 冰;电子商务渐入佳境 [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傲姿时代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 杨海;远程教育的现状与展望[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宗和/文 张学军/摄;教育网站:我要挣钱![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刘继安;国外网络教育概览[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记者 李蔚 周军;科利华远程教育初具规模[N];中国证券报;2000年
6 严俊杰 本报记者 黎虹;美、英及香港的远程教育[N];中国质量报;2000年
7 雷雨;欲与传统教育试比高[N];国际商报;2000年
8 傅治平;海南党校网上教育好[N];光明日报;2000年
9 国吉修一;因特网改变教育体制[N];科学时报;2000年
10 宋拉科;校企合作共同探索全新教育方式[N];科学时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玉芳;基于媒体素材库的学习内容构建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2 符云清;适合远程教育交互协作环境的网络通信协议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3 张海龙;皮肤性病远程医学的理论探讨与应用[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4 庞文尧;基于C/S模式的远程控制系统研究开发[D];浙江大学;2003年
5 Donart Ngarambe;LoColms远程教育系统——通过本地PSTN提升基于WEB的远程教育的研究与创新实现[D];浙江大学;2003年
6 谢伟凯;智能空间关键支撑技术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3年
7 唐燕儿;中国远程高等教育政策法规体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章维;基于多Agent的数据广播信息平台研究及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4年
9 高宏卿;基于网格的远程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刘革平;基于数据挖掘的远程学习评价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爱兰;基于Internet的远程教育系统及其网络题库的设计[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官福山;基于网络数据库的教学/学习系统[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3 尚澜;基于Web的多媒体网页课件协同设计与装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4 李楹;基于建构主义现代远程教育模型的研究与实践[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5 王新伟;基于Web的远程教学系统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1年
6 刘念伯;网络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7 彭德中;基于网络的多媒体计算机远程备课和授课系统的设计和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8 廖光忠;多层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模式的研究与应用[D];武汉科技大学;2001年
9 周新莲;支持协同操作的虚拟教室的研究与开发[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1年
10 张亚君;论现代远程教育在欠发达地区教师继续教育中的作用[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8975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897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