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ISI:一个师生共建的个性化学习服务平台

发布时间:2018-05-16 18:39

  本文选题:教育信息化 + 个性化学习 ; 参考:《现代教育技术》2008年10期


【摘要】:个性化学习是现代教育技术领域的一个重点研究课题。单纯靠软件技术来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电子学习十分困难。为此,设计了一个师生共建的个性化学习服务平台,由教师、系统共同帮助学生完成个性学习。对该平台从功能结构、软件结构和物理结构三个方面进行了描述,然后对该平台的特征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实践表明,此平台对学生和教师都有很大帮助。
[Abstract]:Personalized learning is a key research topic in the field of modern education .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help students realize individual electronic learning by means of software technology . To this end , a personalized learning service platform co - built by teachers and students is designed . This platform has been described in three aspects : function structure , software structure and physical structure , and then the features of the platform are discussed and analyzed . The practice shows that this platform has great help for students and teachers .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计算机与科学技术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基金】:“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课题(教电馆研086111741):基于Web的自适应学习测评系统的设计与评价研究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DHA070146):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新课程教与学的研究的资助
【分类号】:G4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燕;南旭光;熊为松;;移动学习的内涵阐释及发展途径[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2 巩进生,杨威;山西师大教育信息化系统的架构与应用[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3 景虹;詹海生;;基于Web Services的个性化学习资源获取[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8期

4 任卫银;;教育博客的应用研究[J];平原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5 蔡臻欣;;为教育插上IT的翅膀——美国的教育信息化[J];计算机教与学;2002年10期

6 骆魁敏;;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我的教育信息化科研之路[J];网络科技时代;2002年08期

7 袁莉;约翰·加德纳;帕米拉·柯文;;教育信息化和未来学校教育模式——透视伍德的国家教育信息化政策框架[J];教育信息化;2005年12期

8 姜一明;;推动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育发展的几点对策[J];吉林教育;2006年11期

9 丁光生;;走进“教育e时代”——广州教育信息化创新和发展经验谈[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年14期

10 唐开彦;;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主要障碍与应对策略[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俊茹;;教育信息化与教育过程新特点的形成[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张俊茹;;教育信息化与教育过程新特点的形成[A];北京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2005-2007)[C];2008年

3 樊昕;孙培国;吴昭利;;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学术论文集(第二辑)[C];2006年

4 聂照民;王新程;;适应信息化要求,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兼谈济南电大的教育信息化实践[A];“网络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峻京;;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外语教育应用平台建设[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6 陈艳;;提高军队院校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应用水平,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胡凡刚;;教育信息化呼唤人文关怀[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江秀伟;;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教育信息[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朱建峰;;立足校本培训,促进农村教育信息化[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张仲祥;刘宏;;新时期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创新[A];广西计算机学会25周年纪念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缪衢;研究表明:教育信息化市场巨大[N];人民日报;2001年

2 山东省青州市第一中学 张立强 王爱胜;教育信息化,,我们期待什么?[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3 韩振江;教育信息化要做的事不少[N];中国教育报;2001年

4 佳师;ERM破教育信息化瓶颈[N];中国电子报;2002年

5 王克新;教育信息化培育PC市场[N];中国企业报;2004年

6 谢涛;教育信息化:市场在哪?[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余峧;教育信息化突破“PC+课桌”模式[N];通信信息报;2004年

8 郑雅轩;教育信息化要把握“三个关系”[N];中国教育报;2002年

9 金祥孔;白银区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N];白银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霍娜;农村教育信息化更重应用实效[N];中国计算机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馨月;面向个性化学习的体感计算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丁婧;功能层面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标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高爱国;医学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与探讨[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4 陈晓慧;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审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钟金宏;教案的有效组织工具[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6 谢忠新;学校信息化应用评估模型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静芬;语文网络教研探索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彭莹;基于知识体系的多媒体网络课程及工具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10 王伟;大学英语移动学习系统模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官伟强;珠海市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吴胜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陶舟;农业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推广与实施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4 刘晓芬;江西高职教育信息化现状及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彭浩;基于SCORM标准的网络课程开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李立;教育领域数据存储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曾美霞;面向教育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曲思伟;面向数字化校园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D];吉林大学;2005年

9 任建;知识管理在教育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大苹;林学信息检索课个性化网络学习系统研究与设计[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979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8979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c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