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西方教育政治学研究的主要进展及启示
本文选题:社会转型 + 教育改革 ; 参考:《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年02期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一些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改革与政治之间的关系日渐密切,教育政治学走出发展的低谷期,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尤其是在国家与教育不平等、课程与政治、文化政治与教育等方面的研究体现了西方教育政治学的最新进展,这些进展无论就研究方法、理论深度,还是研究内容都对我国教育政治学研究有独特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Abstract]:Since the 1980s, with the deepening of educational reform in some western countr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al reform and politics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close. The political science of education has come out of the low period of development and made a series of fruitful achievements. Especially in the fields of national and educational inequality, curriculum and politics, cultural politics and education and so on, the latest progress in western educational politics has been reflected, whether in terms of research methods, theoretical depth, etc. Also, the research contents have unique enlightening and referential significance for the study of educational politics in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上海市宝山区教师进修学院教育发展研究室
【分类号】:G4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颂;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姚树荣;“442”企业模式——南京市国有企业改革理论探索[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胡孝德;;关于“人力资本”研究的几个问题[J];商业研究;2006年09期
4 谭瑶;论教育市场的内涵及特性[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5 赵海利;从高等教育的个人收益看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合理性[J];财经论丛;2003年01期
6 王丽萍;杨春;;刍探高校学分成本核算与学分定价[J];财会月刊;2006年33期
7 王善平,周兰,徐铁祥,肖俊;国企职工身份置换及嗣后的收益分配制度创新[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年03期
8 郝源;;现代远程教育成本核算体系初探[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3期
9 刘爱华;;人力资本理论分析[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10 陶美重;强侠;;个人高等教育消费的经济学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陶美重;强侠;;个人高等教育消费的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王玉];廖明华;;人力资本理论与教师专业化发展[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洪天;关于我国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和个人收益率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2 赵建;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3 刘荣山;国际合作高等教育的产业化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4 王冲;中国高校资本结构多元化及其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5 陈德静;基于科技创新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6 鲁志国;广义资本投入与技术创新能力相关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李世彬;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8 邓丽红;中国高校教育营销管理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9 吴宏超;我国义务教育有效供给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杨海燕;城市化进程中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芳;劳动力转移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郝振君;当代国外农村教育理论的国际比较与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陈碧霞;居民人力资本投资行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4 柯常青;美国高校区域经济职能的实现模式及其借鉴意义[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5 符文斌;建立健全我国企业家的激励、约束和监督机制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2年
6 朱军文;民办二级学院产生及其效率的新制度经济学解释[D];苏州大学;2003年
7 赵丽霞;中小学校教育成本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柯毅萍;以提高人力资本为导向的农村反贫困战略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未;阶层视角下的高等教育回报问题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10 杨安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绩效的实证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明远;当代工业发达国家的教育改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2 尼·绍尔扬,黄坤坊 ,蔡振生;南斯拉夫教育理论和政策的一些问题[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1期
3 仁文;瑞典的教育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6期
4 陈平;从爱因斯坦看人才培养[J];江淮论坛;1980年01期
5 蒲心文;近三十年国外教育的发展趋势[J];社会科学研究;1980年03期
6 王越 ,周德昌;总结教育史上的经验教训 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兼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RG[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7 王桂;明治时期的学制改革[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8 薛凤德;日本培养中小学师资的几项措施[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9 李淮霞;教育功能的重新认识[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年04期
10 ;江苏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成立[J];江苏教育;198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文介;;工程测量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原则[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2 李竹渝;贺晓星;;我国高校教师精神压力与身心健康研究的定量分析[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3 彭省临;梁法安;;对有色地质高等教育改革的建议[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三届学术会议论文集——战略研究综述部分[C];1997年
4 田小燕;;病理教学改革与素质教育[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5 萧俊杰;;李先念在新四军第五师的教育实践初探[A];中原伟业——鄂豫边区抗日民族根据地建设学术讨论会、湖北省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及周恩来、刘少奇、李先念和新四军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6 张羽琼;;论戊戌时期的教育改革[A];戊戌维新运动与贵州——纪念戊戌维新运动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9年
7 杨荫;;实施开放式外语教学的四要素[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8 陈舍;;社会转型期中的老年人自助[A];老年学论文集——福建省首次老龄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选[C];1995年
9 葛林;束兰根;;试论家庭养老到社会养老的转化[A];婚姻·家庭·老人论文集[C];1994年
10 李修仁;;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 把我省教育改革搞好——在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上的祝辞[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会刊[C];198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毛卫平;社会转型的哲学先导[N];北京日报;2000年
2 金传宝;二十世纪美国教育改革的要素[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山东省沂水县龙家圈中学 姚金明 孙纪芳;国外课程教材改革的特点[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吴颖惠 刘冠英;教师,,你怎样对待“减负”[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方展画;入世与教育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苏天;恢复中国教育的一个优良传统[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记者 张真弼;华中师大师生用好中国教育报[N];中国教育报;2000年
8 记者 时晓玲 范绪锋;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主旋律[N];中国教育报;2000年
9 程晗;教育改革呼唤教育策划[N];中国教育报;2000年
10 孙志军;《世界教育大事典》:深邃的目光透过人类教育史[N];中国教育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奎军;历史、文学文本、文学价值——以赛金花题材文学作品为个案[D];暨南大学;2001年
2 刘永艳;转型期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3 李庆刚;“大跃进”时期“教育革命”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4 杨小微;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变革的方法论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许二斌;14-17世纪欧洲的军事革命与社会转型[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陈烨;转型与发展:民族问题与政治稳定[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7 黄永鹏;俄罗斯社会转型中的金融工业集团[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李冬莉;社会转型与HIV高危险行为:甘肃戒毒所的调查与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9 徐书业;变革的趋向:转型期的学校文化生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何敏;教育时空问题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亢宁梅;论新状态文学的诗性表意策略[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卢玉河;郑州市高中英语分层次教学实验的问题与对策[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3 吴鹏;社会转型期经济伦理建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4 裴文玲;清末新政社会教育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5 孙文营;论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困境与出路[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6 张亚泽;发展中国家转变中的政治合法性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7 盛图强;浅析社会转型对城市住宅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8 史历;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体制改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9 陈小玉;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城市流动人口犯罪及其控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10 张建军;多元价值观与大学德育中的价值导向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19001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900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