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教育研究:走向复杂

发布时间:2018-05-30 15:20

  本文选题:教育活动 + 教育研究 ; 参考:《教育研究》2008年07期


【摘要】:教育研究通常有两种研究范式,分别称之为实证范式和理解范式。从存在哲学认识论角度看,两种范式的认识逻辑分别是"是"—"是者"与"在"—"在者"。然而,它们在"语言界限"和"逻辑界限"上都表现出了颠倒与混乱,其主要原因在于教育活动的复杂性。复杂事物只有通过复杂性理论进行研究。运用复杂性理论对教育进行再认识可以发现,这两种范式在研究中都存在着难以承受之力。鉴于当下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存在不足以及教育活动自身的复杂性,教育研究应遵从复杂性研究,做到把教育的价值研究与事实研究结合起来。
[Abstract]:There are usually two research paradigms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namely empirical paradigm and understanding paradig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istential epistemology, the cognitive logic of the two paradigms is "-" and "in"-"in". However, both the linguistic boundaries and the logical boundaries are reversed and confused, mainly 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educational activities. Complex things can only be studied by the theory of complexity. It can be found that the two paradigms are hard to bear in the research. In view of the deficiency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complexity of educational activities, educational research should follow the complexity study and combine the value study of education with the fact study.
【作者单位】: 泉州师范学院高等教育研究与评建中心;
【分类号】:G40-0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邓猛,赵振州;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与写作基本规范的思考[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年01期

2 张华;教育学的“合理性”重建:科学哲学的观点[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6年04期

3 丁钢;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J];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4 文雪,扈中平;复杂性视域里的教育研究[J];教育研究;2003年11期

5 吴彤;复杂性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和意义[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2年04期

6 吴彤;“复杂性”研究的若干哲学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01期

7 苗东升;论复杂性[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四奇;对我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监管法则的反思与建议[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张培,狄雁;教育硕士教学方式的转变:从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到行动学习[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年08期

3 田英;课程故事:教师教育生活经验的有效表达——兼论新课程师资培训的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年02期

4 潘岳祥;建构主义视野中的教师继续教育改革[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年05期

5 滕海;试论中国加入WTO后利用外资的新战略[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15期

6 张依莉;观念转变是职业技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J];职业技术教育;2000年22期

7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毕业生追踪调查课题组;安徽电大开放教育毕业生追踪调查报告综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8 毕磊;安徽电大开放教育毕业生追踪调查访谈活动结果与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9 吕新萍;从知识、方法多元性看社会工作研究多元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张蕾;李伟明;;高水平中学生运动员培养新路探析——解读清华大学“马约翰”体育特长班办学模式[J];安徽体育科技;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玲;黄瀊飞;;大学英语课堂教师情感渗透的作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蔡炜;;论新时期小学生集体荣誉感的培养[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3 刘笑飞;;世界人口大国高等教育人口比重的比较研究[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钱林晓;;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茶世俊;;教育政策的权力分析刍议[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6 杜兰;孙东川;;媒介形态变化的复杂性思考[A];Well-off Society Strategies and Systems Engineering--Proceedings of the 13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4年

7 金鑫;;新课程标准下,再论音乐教师的主导作用[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8 郑卫新;;从方法论角度探讨我国音乐教育学研究[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9 马力;;在“方法”的岔路口徘徊——对音乐教育研究方法的哲学解释学思考[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R,

本文编号:19557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9557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9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