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共同体”:愿景与启示
本文选题:基础教育 + 学校共同体 ; 参考:《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摘要】:创建学习共同体或合作型学习组织是国际教育学界的共同愿景,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学校组织重建提供了重要启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的提倡为创建合作型学习组织提供了基础。基于国内外有关合作型学习组织的研究成果,提出如下建议:(1)建立对话型学校文化;(2)要做"领导者",不做"管理者";(3)创建学校共同愿景。
[Abstract]:The establishment of learning community or cooperative learning organization is the common vision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circles, which provides important inspiration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school organization in the current curriculum reform of basic education in China. The curriculum reform of basic education advocates cooperative learning, which provide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organizations.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organization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as follows: 1) We should be "leaders" and not "managers" to establish a common vision of school.
【作者单位】: 湖南科技学院
【分类号】:G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煜;学校效能评价——一种对学校进行综合评价与质量监控的理论与方法[J];中小学管理;1997年Z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阮成武;走向共生: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关系的重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宋波;浅淡高校校长职业化[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周进军,王小慧;论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4 孙平;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5 张杰;;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其对策[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6 郭胜利,于淑平;目标设置理论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7 刘炎,铁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体系探索[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8 杨俊;论教育效率与教育公平的协调发展[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5期
9 钟启泉,黄志成,赵中建;开拓比较教育科学研究的新视域——兼论比较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方法论特征[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10 李娟华,刘彦文;浅析北京市“民办公助”教育政策[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德海;大学课程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2 张华;经验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3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马治国;网络教育本质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邵光华;数学样例学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周勇;综合理科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彭虹斌;课程组织研究——从内容到经验的转化[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杨中枢;学校课程管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严书宇;社会科课程研究:反思与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柯森;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及其实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烁;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借鉴[D];河北大学;2000年
2 张军杰;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开发的初步探索[D];苏州大学;2001年
3 高闯;科技活动课程理论与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4 郑晓梅;我国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5 钟志勇;国家高中数学课程实施现状与改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6 周青山;我国小学小班化教育问题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陈伟华;健康人生教育模式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王牧华;生态主义课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刘仲全;高师公共课教育学教材知识结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10 黄文结;论影响学校德育教育的潜在课程[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洋;自主学习怎么学[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2 杨伟蓉;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3 李洪波;;新课程实施随想[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6年12期
4 查有梁;;论新课程改革的“软着陆”[J];内蒙古教育;2007年11期
5 唯仁;;适应课程改革需要,研发教师专业标准[J];课程.教材.教法;2009年02期
6 ;《新课程研究》(上旬刊)基础教育征订、征稿启事[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09年05期
7 陈夫义;;八年磨砺 一鸣惊人[J];新教育;2011年Z1期
8 马立;;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师资培训工作 努力开创继续教育新局面[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1年10期
9 李建平;新课程体现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系列报道之(三)[J];辽宁教育;2002年04期
10 王焕芝;从卢梭的自然主义教学论洞悉今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增城市天恩学校课题组;;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对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结题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2 宋唐;王丽华;;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看网络化条件下高中生自主学习[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3 向仕英;;民办学校教师评价体系初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4 谭均明;;课程改革与教师心理适应问题的研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5 于欣;;插上想象的翅膀,翱翔知识的海洋[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黎小兰;;国家教师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浅析民办学校校本教研[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7 刘赤;;关于优化课程的思考——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A];第六期全国陶研骨干培训班文集[C];2001年
8 王锋玲;谢道鹤;;国家教师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探讨民办学校教师的心理状况[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9 张陆;佐斌;;教师教育幸福量表的编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吴小辉;;《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中期评估报告[A];全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一)[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晶;中国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2 本报记者 黄志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任重道远[N];西藏日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李建平;实现学习方式多样化[N];中国教育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陈丽;坚实的脚步 丰硕的成果[N];锦州日报;2006年
5 焦新;暑期西部农村教师远程培训计划启动[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毛立军;教育部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N];人民政协报;2006年
7 省教育厅厅长 何天淳;打赢“三大战役” 振兴基础教育[N];云南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李建平;均衡性 综合性 选择性[N];中国教育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李建平;面向全体 重视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1年
10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陶西平;课程改革为了学生全面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亚成;学校道德领导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宁彦锋;教育变革中的教科书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吴国平;新课程行动中的教师成长[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相学;学校如何管理课程[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鲍道宏;教师课程理解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德如;论课程文化自觉[D];西南大学;2007年
7 郑东辉;教师评价素养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潘光文;课堂文化的批判与建设[D];西南大学;2009年
9 李清臣;基于专业发展的教师精神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周海银;学校课程管理运作过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汤琳;萨乔万尼的学校共同体理论述评[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2 谢超;博客支持下的校本课程资源建设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崔帆;学科课程的合理性及其批判[D];西南大学;2007年
4 李国芝;论思维教学[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5 招清;探究式教学的理论探讨与调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海福;知识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杜楚源;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信息技术课程终结性评价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魏婷;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散国伟;湖北省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与课程改革协调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于泽元;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9731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973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