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论视野中教育与技术的关系
本文选题:教育 + 技术 ; 参考:《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摘要】:在价值论视野中,教育与技术之间其实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本文首先分析了价值的主体和客体,然后通过探讨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来把握教育与技术的关系。
[Abstract]:In the view of value theory,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are actually a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subject and object of value, and then probes into the two-way movement of subject-objectification and objectivization to grasp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江苏教育科学研究院
【基金】:2007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从技术到人本:教育技术的研究转型”(项目批准号:07SJD8802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40-05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醒民;;价值的定义及其特性[J];哲学动态;2006年01期
2 王海霞;科学技术的本质、价值基准及其人文价值目标[J];科学管理研究;2005年05期
3 李宏伟;技术的价值观[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颜士刚;技术的教育价值的实现与创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桂琴;;论课程意识观照下的教学实践[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年10期
2 陈选华;价值观教育中有关概念的理论浅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3 陈选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基本途径[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4 李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适应性功能教育的启示[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3期
5 李萌;略论启发式教学[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8期
6 张知旭;;中国传统思想对高校心理咨询本土化的影响[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7 陈晓斌;孔子教育方法的借鉴作用[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10期
8 丁德全;百年传承 薪火相继——谈我校百年历史形成的办学传统[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9 翟艳;浅析中国传统私塾教育的现代价值[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0 刘海涛;张云;;我国古代教师的地位及其对现代教师的影响[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智笑;;STS—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构[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2 陈凡;李泽清;;论技术教育的三重特性[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3 高晓芳;;指称外语的词语演变及其原因[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陈怀今;;完善教育立法 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5 马爽;钱省三;;包装价值内涵及其系统框架模型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长吉;教学价值观念透视与反省[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岳峰;架设东西方的桥梁——英国汉学家理雅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3 冯海;从“训诫”到“交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章小谦;传承与嫁接:中国教育基本概念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兵;书院与科举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6 秦元东;论艺术能力及其对儿童艺术教育的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英配昌;中小学学生政治生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于源溟;预成性语文课程基点批判[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房文翠;法学教育价值研究[D];吉林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秀召;魏晋南北朝绘画教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梅雪;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伊焱;教育的实然发展与应然追求[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4 常新;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反思、评价与建构[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5 钱亚梅;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的嬗变与建构[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陈亚玲;高等教育国际化:中国的历史与现状[D];湘潭大学;2002年
7 秦媛媛;从价值论看视觉传达设计的价值体现[D];湖南大学;2003年
8 张麒;上海大学生价值观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秦启轩;论受教育权的实现与保障[D];河海大学;2004年
10 蒋茂东;高校和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乔立恭;人文学科还是理化技术——关于教育技术学哲学基础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1999年04期
2 李康;论教育技术领域中的哲学观[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3 李建耀,陈莉;教育技术哲学初探[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4 颜士刚;技术支持教育的哲学思考——教育基元论[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5 刘成新,李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文化解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6 颜士刚;李艺;;“整合”还是“变革”——信息技术影响课程的阶段性考察[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7 傅静;论科学技术的伦理内涵[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8 颜士刚;张静;;信yh息文化视野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之探索[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9 王树松;技术价值二重性与技术的合理应用[J];黑河学刊;2004年04期
10 郭胜伟;探析技术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本刊评论员;;满怀信心地推进教育事业[J];湖南教育;1980年03期
2 罗丹;;陶行知的“八位顾问”[J];湖南教育;1980年12期
3 王益康;高蕴琦;;现代教育技术与外语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1980年02期
4 孙喜亭;关于教育规律客观性质的几个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3期
5 ;发刊词[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0期
6 徐长瑞;教育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国民教育经济学》概述[J];比较教育研究;1981年05期
7 徐长瑞;;教育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国民教育经济学》概述[J];外国教育研究;1981年01期
8 文正林;;文化教育领城内的民族关系[J];世界民族;1981年S1期
9 本刊特约评论员;;自觉清除教育领域“左”的影响[J];湖南教育;1981年06期
10 本刊评论员;;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教育思想[J];湖南教育;198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裕建;;运用教育心理技术培训师范生职业技能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2 仝允桓;万萍;;CIMS项目多准则综合评价及财务效果后评估[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3 苗鸿信;;社会音乐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4 郝月明;;太原市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开幕词[A];太原市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8年
5 杜一民;;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农村办卫校的调查[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89年
6 赵立法;;党的教育方针与陶行知教育思想[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第三、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2年
7 ;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 深化中师教育教学改革[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第三、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2年
8 胡自荣;;铁路轮轨系统摩擦学[A];第一届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1年
9 章荣庆;;创新教育概说[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10 朱爱荣;;树立现代教育观念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何慧娣;优化投入产出比[N];中国纺织报;2000年
2 记者 孙俊波 通讯员 王文璋;鲁北成立高新技术开发区[N];中国化工报;2000年
3 记者 冯淑娟;UG软件在国内普遍应用[N];中国汽车报;2000年
4 吕贤如;特许经营进入教育领域意味什么[N];光明日报;2000年
5 刘行才 梁胜;民办学校何处去[N];甘肃经济日报;2000年
6 ;E-Learning:引发教育领域新革命[N];科技日报;2000年
7 记者 周方;亚太地区超常教育研讨会在京开幕[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8 本报记者 李春雷;中国市场开放带来商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9 郑锐;科龙华宝是否会顾此失彼[N];市场报;2000年
10 文才;教育领域新革命[N];市场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闫寒冰;信息化教学的助学事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王树生;创业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刘铁;中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5 张俐蓉;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反思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马立武;二战后美国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宪法权利保障探析[D];河北大学;2004年
7 王凯;发展性校本学生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陈振中;论教育身份[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峥;上海以社区为基础的0—3岁儿童服务机构的运行走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徐冬青;市场引入条件下的政府、学校和中介组织[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黎昌林;中学生物多媒体教学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刘彩琴;基于功能方法树的木工刨床概念设计[D];河北工业大学;2000年
3 王福轩;基于顺序过程模型的机床夹具设计[D];河北工业大学;2000年
4 闫春梅;关于教育创新的理论探讨[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5 滕冲;基于B/S结构的医学院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张振改;关于教育行政职能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卢丽杨;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开展科学方法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8 宋丽红;计算机辅助素质教育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D];天津师范大学;2002年
9 朱敏;《电动力学》课程多媒体课件[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10 魏荣;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和谐教育观[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9847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984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