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化教学过程探究
本文选题:美 + 审美 ; 参考:《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美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追求的境界,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人们对美的追求,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作为以培养人为核心的教育活动,面对这样的情形也不能不作出回应,因此,近年来,教学美作为教学研究中的一个新的领域,已经走进教学研究者的学术视野。本研究便是对教学美的研究的一个尝试。 本文以教学过程为切入点,以“美”、“审美”的本质为视角,剖析了“美”、“审美”之于教学的意义,提出了使教学过程审美化的构想。审美化教学过程较之传统教学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功能,应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追求的教学的一个境界,然而,目前我们的教学现状并不尽人意,因此,本文在对当前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违美现象揭示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是对“美”和“审美”的本质的分析,并对相关概念作出界定;第二章挖掘了支撑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揭示了当前教学中所存在的违美现象,并分析了存在的原因;第四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beauty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people pursue realm, just as Marx said, "the progress of society 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human pursuit of beauty." People's pursuit of beauty has penetrated into every field of life, as an educational activity centered on the cultivation of human beings. In the face of such a situation, people have to respond. Therefore, in recent years, the beauty of teaching has become a new field in teaching and research. Has entered the academic field of view of teaching researchers. This study is an attempt to study the beauty of teaching. Based on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the essence of "beauty" and "aesthetic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beauty" and "aesthetics" in teaching,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ion of aesthetic appreciation of teaching process. The aesthetic teaching process has it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and it should be a realm of teaching pursued by our educators. However, the present teaching situation is not satisfactory, so, On the basis of revealing some phenomena of violation of beauty in current teach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ir existence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m.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analyzes the essence of "beauty" and "aesthetics", and defines the related concepts; the second chapter excavat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to support this study; the third chapter reveals the phenomenon of violating beauty in current teaching. The fourth chapter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40-0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齐振羽;;人民教育出版社给我回信了![J];青少年日记(小学生版);2008年10期
2 ;书虫菜园[J];人生十六七;2003年08期
3 ;纪念《甘肃教育》创刊三十周年丛书[J];甘肃教育;2011年14期
4 ;新书架[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年07期
5 ;胸怀教育理想 肩负社会责任 推广人教教材 化育巴渝学子——人民教育出版社与重庆出版集团携手同行六十载[J];今日教育;2011年Z2期
6 巫燕玲;;教材背后的“秘密”[J];新经济;2004年02期
7 ;新书架[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年04期
8 魏亦然;;美食世界[J];金色少年;2005年10期
9 梁衡;;教材的力量[J];文学教育(上);2011年06期
10 李蘅;邵莉;;外语图书的出版应多样化[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冬加勇;;How to improve vocabulary teaching[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2 ;主要参考文献[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3 诸惠芳;;外国教育史研究成果巡礼[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4 ;主要著作[A];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上海理工大学上海系统科学研究院成立暨上海理工大学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研究所建所25周年[C];2005年
5 ;长治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主要教材目录[A];第六次全国生物医学工程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Contrastive Study on Euphemisms in Chinese and English[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游滨;;高等教育出版社信息化成功的关键因素[A];中国编辑研究(2007)[C];2007年
8 傅伟中;;赣教版未成年人教育图书是如何形成书系的——江西教育出版社未成年人教育书系出版的样本分析[A];优秀出版物价值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三届年会优秀文集[C];2008年
9 袁媛;;我国早期的近代生理学教育[A];2006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董蓓菲;;国内四套小学语文教科书之比较[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商报记者 王东 焦扬(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 王卉(浙江教育出版社数字出版部主任) 王东 整理 杨万里(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人教希望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海珈(高等教育出版社自然科学学术出版中心副主任);教育出版社 数字出版探索进行时[N];中国图书商报;2009年
2 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福建省教育厅厅长 鞠维强;祝贺福建教育出版社创建50周年[N];中华读书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高宏亮;品牌,这样铸就[N];太原日报;2010年
4 记者 孟苗;山西教育出版社 文化沃土上崛起的品牌之星[N];山西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王立强;仅12人的甘肃教育出版社关键在“强质”[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
6 商报记者 王东;人民教育出版社 根在教育[N];中国图书商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晓理;教育出版社新疆论剑[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8 邵言;浙江教育出版社注重丛书出版[N];人民日报;2003年
9 蓝有林;福建教育出版社 出版为主干 资本为纽带[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张翠侠;在“教育”的平台上起舞[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绪义;先秦诸子发生学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2 郑群;《诗经》与周代婚姻礼俗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3 王国英;权力·话语·政治文化[D];浙江大学;2008年
4 周新民;“人”的出场与嬗变—近20年来中国小说中的人的话语研究[D];武汉大学;2002年
5 王贵生;还原闻一多:人格塑模与文化自觉[D];兰州大学;2009年
6 刘骋;宣传学视野中的左翼文学[D];浙江大学;2005年
7 马士远;周秦《尚书》流变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8 陈亚平;感伤: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体验与表达[D];扬州大学;2007年
9 熊永祥;贾谊文化品格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10 王广义;近代东北乡村社会研究(1840—1931)[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青瑞;审美化教学过程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郭琳;试论我国教育出版社的现状、困境及应变的策略[D];河南大学;2003年
3 刘芳;华裔美国文学翻译中的回译问题[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5年
4 王瑞颖;论教育与人生境界[D];河南大学;2006年
5 张峗;汉语中文化词汇的英译[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6 王妍;[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7 王冬冬;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8 王春云;论熊佛西的戏剧教育思想[D];上海戏剧学院;2006年
9 禹永青;论创建“健康促进学校”[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范志英;感恩教育的实践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145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014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