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对待直接道德教学与间接道德教学
本文选题:直接道德教学 + 辩证对待 ; 参考:《上海教育科研》2008年09期
【摘要】:对于道德教育的两种基本实施途径:直接道德教学与间接道德教学,人们往往贬低前者而盛赞后者,认为前者就是道德灌输,实效很差;而后者效果非常好,甚至完美无缺。其实这种认识是笼统而片面的。实际上,两种模式各有优缺点,只有互相结合,互相补充,才可能培养学生具有比较完整的道德品质。
[Abstract]:For the two basic ways of moral education: direct moral teaching and indirect moral teaching, people tend to belittle the former and praise the latter, the former is moral indoctrination, the effect is very poor, and the latter is very good, even perfect. In fact, this understanding is general and one-sided. In fact, the two models have their ow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nly by combining and complementing each other, can we cultivate students with relatively complete moral qualities.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分类号】:G41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周士君;“五壮士”淡出教材彰显生命理性[J];教学与管理;2005年2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3 王浩斌;;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认同性整合[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4 孙显元;;芝诺悖论中的逻辑和形而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李继武;;对人学五个“要义”和“以人为本”内涵的看法——与顾智明教授商榷[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李继武;;高度反思的学说与实践基础上高度反思的科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孙显元;“以人为本”的社会结构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8 沈素珍;毛泽东对党的宗旨的贡献——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9 侯惠勤;;关于举旗问题的理论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王奇伟;;由禅让制度论及尧舜时代我国已进入中国早期国家阶段[J];安徽史学;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董志凯;;毛泽东与新中国经济建设[A];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C];2003年
4 朱家良;;参与体验促感悟 构建德育新模式[A];2011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陶伯华;;智慧思维学精要——《思维科学概论》第十篇[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6 黄宇;;论列宁主义党内民主观的中共早期实践及现实启示[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C];2009年
7 张立丽;古小丹;;对当代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探讨[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8 赛依丁;;运用《资本论》理论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暨商洛率先突破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邓万生;;立德践行,学会做人,育合格中职生——承国学精华,行“五讲、四美”,创“八无”班级,做“四有”中职生[A];全国德育教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江立成;魏婷;;简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从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探索谈起[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5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郁方;中国银行业垄断与规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秦伟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张凤莲;马克思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挑战[D];南开大学;2010年
9 罗国亮;灾害应对与中国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代俊兰;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及当代价值[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胡志明;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杨会彪;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无意识化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耿士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小海;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及其与大学生个体因素的联系[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6 郭云英;统筹城乡视域中的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7 姚士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徐白雪;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形态的大众化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唐伟;军工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10 张超;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庭波;刘慧;;“心灵对话”道德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以《美晨的彩色橡皮》一课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09期
2 吴国通;;当前道德观念并非滑坡[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6年Z1期
3 陈海平;;新课程理念下“主体探究”教学模式的实践和认识[J];数学教学研究;2008年02期
4 陆云飞;;浅谈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学模式[J];科技风;2009年08期
5 袁张帆;;“辩论式的对话”模式在德育中的适用[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年08期
6 彭景训;;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观念发展阶段简介[J];天津教育;1982年11期
7 尤丽梅;;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年02期
8 陈靓;叶依群;;非英语专业新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23期
9 刘文凤;;拿什么教育你,我的孩子[J];教书育人;2010年16期
10 韩丽君;;在信息技术课中注重渗透道德教育[J];新课程(中学);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晓清;;道德教育一中学历史教学必须再度引起重视的问题[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2 许荣;;重视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价值[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李建淼;;平面设计教学中的互动式教学模式[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4 林喜荣;张凯利;陈宝远;;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培养实践创新能力——谈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实践与创新[A];高教科研2006(中册:教学改革)[C];2006年
5 李艳霞;;网络环境下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杨茹;;小学高年级语文学科“欣赏型德育教学模式”建构研究[A];天津市继续教育优秀论文集[C];2004年
7 陶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知识创新能力——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探析[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8 李国君;张树立;李彤辉;;运用传统美德故事进行道德教育[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二卷)[C];1993年
9 梁晔;周海燕;葛艳;李健;;以实践为驱动,培养应用技术型IT人才[A];2009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王琳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模式的运用[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顾泳;社会:道德教育的操练场[N];解放日报;2004年
2 孙永刚;通渭二中全力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N];定西日报;2007年
3 朱瑞华;如何搞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N];济宁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蒋建华;道德教育需要精耕细作[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张登贤;成年人是道德教育的重中之重[N];西安日报;2006年
6 王名健;着力数学课程改革 培养学生自主发展[N];贵州民族报;2006年
7 顾德宁;南京一些中学引入“生命化道德教育”[N];新华日报;2005年
8 六盘水实验小学 郭聃;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N];六盘水日报;2008年
9 杭州市德胜小学校长 谢玲玲;我心中的理想德育[N];中国教育报;2004年
10 广安区龙滩小学 罗永莉;刍议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N];广安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海霞;文化视域下的道德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魏筠;生活意义: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寻求[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米广春;科学思维培养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础[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崔欣,
本文编号:20330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033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