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以人为本的道德和道德教育

发布时间:2018-06-21 11:20

  本文选题:道德 + 道德教育 ; 参考:《教育科学研究》2008年11期


【摘要】:人与道德构成不可分割的一体;道德是末,人是本;道德是手段,人是目的;道德为人,而不是人为道德。以人为本的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乎公民道德的人,其内容的选择应从人的现实生活出发,满足当代人在现实生活中对道德和道德教育的需要,其方式方法应是实践、体验、对话、交流与讨论等。
[Abstract]:Human and moral constitute an inseparable unity; morality is the end, man is the base; morality is a means, man is the purpose; morality is human, not human morality. The purpose of moral construction and moral education is to cultivate people with civic morality. The choice of its content should start from the real life of people and satisfy the contemporary people in real life. The ways and means of moral and moral education should be practice, experience, dialogue, communication and discussion.
【作者单位】: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
【分类号】:G41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郑富兴,高潇怡;经济全球化与国家认同感的培养[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冯彬;中国白酒包装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D];四川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礼锐;论儒家的道德教育思想[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2 甘葆露 ,李春秋;道德教育与四化建设[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3 陈景磐;论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4 常春元;关于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几个问题[J];安徽教育;1980年09期

5 唐自杰;对一次道德认识发展过程的分析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6 蒋制心 ,张嘉馥;德育概念运用上的混乱应该结束[J];兰州学刊;1980年03期

7 梁忠义;日本的教育研究概况[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3期

8 苏真;日本国立教育研究所简介[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5期

9 栗劲;试论法和道德[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0年06期

10 ;江苏省教育学研究会成立[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德富;李宣瑚;;“人的可靠性分析”与地震监测预报[A];中国地震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C];1999年

2 周伟文;;妇女与社区环境管理[A];妇女·环境·使命——’97妇女与环境研讨会文集[C];1998年

3 张凌;王影;;关于性健康教育的思考[A];江苏省第二次性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4 张正明;;西郊凹村的科教富民[A];科教兴村实践与探索——山西省农村教育改革百校评析[C];1997年

5 高颖维;;金字招牌“德”来铸——贵友大厦“以德为魂,以人为本”的企业发展之路[A];海派商业文化论文集[C];1995年

6 谭尚辉;;运用系统经济思维 建立本企业最经济的运行方式[A];中国造纸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7 霍爱军;;提高邮政企业“用户满意度”的措施[A];用户满意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8 吴东升;;试论幼儿早期思想品德教育[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9 吕梁;;对社会转型期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10 董会芹;程学超;;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取向及其发展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庆喜;以人为本的管理[N];安徽经济报;2000年

2 志勇;家庭装修应以人为本彩色暖气成时尚[N];北京日报;2000年

3 李国庆;关于包装企业管理创新的思考[N];中国包装报;2000年

4 张晴;“珍惜生命 以人为本 欲不可无 欲不可纵”[N];中国妇女报;2000年

5 康晓光;西部开发要给多数人创造发展机会[N];中国工商报;2000年

6 记者 王 娅;城市空气质量将改日报[N];中国环境报;2000年

7 马智;多厅影院 别样风景[N];中国交通报;2000年

8 北京市朝阳区华严里小学 郑瑛;美、日课程改革的启示[N];中国教育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李建平;以人为本 教文育人[N];中国教育报;2000年

10 孙兰芝;道德教育的反思与探讨[N];中国教育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平;论中国高等院校竞技运动的驱动机制[D];北京体育大学;2000年

2 刘慧;生命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毕世响;乡村生活的道德文化智慧[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王凌皓;中日近代道德教育理念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刘国永;德性涌现与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7 许桂清;美国道德教育理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纪明泽;学校:弘扬现代人文精神的家园[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薛晓阳;希望与命运[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础[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常响;论邓小平伦理思想[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2 施红英;德国传统道德思想的现代转型及启示[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3 朱雷;人为自身立法[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4 贺伟;论塑造理想的道德人格[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5 李方松;浅论胡风文艺思想的渊源与精髓[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6 张光辉;中西道德教育比较[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7 张鸿燕;香港与内地学校道德教育之比较[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8 路红显;中日当代道德教育比较[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9 徐玉娟;儒家心性修养论及对当代德育的启示[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10 贾义保;加强党的思想道德建设与端正党风[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20484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0484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f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