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学期课程统整”的功能及其实施探析

发布时间:2018-06-22 19:55

  本文选题:新课程 + 教师 ; 参考:《中国教育学刊》2008年05期


【摘要】:正新课程实施的关键,在于学校层面主观能动性的最大发挥和教师创造性地开掘和培养,在于如何将有关的课程理念物化,在具体的课堂中成为活性化了的教学资源。从我们近三年来进行的"实施学期课程统整,主动推进二期课改"的项
[Abstract]:The key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lies in the maximization of the subjective initiative at the school level and the creative development and cultivation of the teachers, and how to materialize the relevant curriculum concepts and become an active teaching resource in the specific classroom. In the past three years, we have carried out the item of "implementing the integration of the semester curriculum and proactively promoting the second phase of curriculum reform".
【作者单位】: 上海市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教育科研室 上海市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教育科研室
【分类号】:G4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向谊;学科课程变革中教师资源自我开发的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曾小娟;农村中小学教师人力资源开发调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京民;陈燕;;试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教研[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10期

2 胡靖;;浅议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教研[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1年Z1期

3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校本教研制度实施中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课题组;;全国校本教研实施现状的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07年01期

4 曹蓉;严国禄;;立足校本教研培训 引领教师专业成长[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08年Z6期

5 仕超;;试论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J];宿州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黄文龙;;校本教研问题深层看[J];教书育人;2008年29期

7 覃西根;覃楠;;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的成长[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8年08期

8 徐业伟;;高效开展校本教研的三种策略[J];山西教育(教育管理);2008年07期

9 蔡强;;关于校本教研中教师成长的三点思考[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7年04期

10 马增华;;乡镇学校校本教研的研修内容[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金锁;;以校本教研为抓手 以“两大工程”为载体提高校本教研水平[A];教育管理实践策略研究[C];2009年

2 王晓玲;;国内中小学校本教研机制探究[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坚持校本教研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4 逯克燕;闫新爱;;乘课改春风 促校本教研[A];教育管理实践策略研究[C];2009年

5 张秀环;;抓校本教研 促学校管理[A];教育管理实践策略研究[C];2009年

6 马桂荣;;以校本教研为载体 抓好教学质量生命线[A];教育管理实践策略研究[C];2009年

7 蒲宜进;;新课程实施面临的传统观念挑战[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8 李祖华;;新课程实施中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状况的调查与启示[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9 谭小华;常芸;麦伟娟;丁革兵;欧燕玲;余慧文;李南萍;吴琦;张经纬;马文龙;;开展“我与化学”活动,促进新课程实施──广州市中学生“我与化学”活动促进新课程实施的课题研究报告[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10 周殿奎;;在新课程实施中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苏军;以点带面促进新课程实施[N];文汇报;2003年

2 宁夏石嘴山市师资培训中心 王少元;还需要仔细审视校本教研[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东北师范大学教科院 曲正伟;校本教研,,莫走回头路[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李彩琴;浅谈校本教研[N];延安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袁柳 藕塘中心小学 管国贤(旗王);春风化雨“四帮一”[N];无锡日报;2009年

6 锡林浩特市第七小学 杨军;倡导新型教学模式 提高教师理论水平[N];锡林郭勒日报;2010年

7 旬阳县赵湾镇中心小学 杨俊田;落实校本教研的几种方法[N];安康日报;2006年

8 山东省高密市醴泉街道蔡站中学 焦宗双;校本教研“三位一体”整合模式的探索[N];学知报;2010年

9 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禹明 房超平;校本教研:“对接”理论与实践[N];中国教育报;2005年

10 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副校长 田家胜;校本教研:学校发展的动力[N];中国教育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岩;教师个体教学哲学及其建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晋银峰;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新海;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阻抗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静芬;语文网络教研探索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金美福;教师自主发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姜飞月;学校变革中的教师效能[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平;课程改革中的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万伟;亦续亦断[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朱桂琴;教师的实践性格[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10 陆敏;中学英语教师校本合作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文武全;中学语文校本教研现实检讨与对策思考[D];西南大学;2011年

2 刘向东;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教研机制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4年

3 何晓雷;民族地区校本教研之行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黄春梅;基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校本教研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贾淑琴;呼和浩特市第二十八中学初中历史校本教研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6 白昊;教师专业发展视野中的校本教研[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7 秦亚玲;Google云服务下的校本教研活动设计与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向;行动研究—校本教研的有效途径[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冯红果;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影;新课程背景下大庆市高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540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0540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9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