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费尼克斯的知识分类与课程编制理论述评

发布时间:2018-07-24 18:34
【摘要】:费尼克斯是知识分类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居于意义范畴的课程知识分类框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知识的新"视界";他的课程哲学研究体现了人性论与方法论的统一,现象学方法能给我们洞察关系与洞察整体的智慧;他的整合视野中的课程编制观建立在对时代敏锐观察的基础上;这些理论对培养教师课程意识具有很大的意义。费尼克斯为我们思考现代课程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式。
[Abstract]:Phoenix is the main representative of knowledge classification. His classification framework of curriculum knowledge, living in the category of meaning, provides us with a new "horizon" to understand knowledge, and his research on curriculum philosophy embodies the unity of human nature theory and methodology. Phenomenological methods can give us insight into the relationship and the wisdom of the whole; his integrated view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s based on a keen observation of the times; these theorie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cultivation of teachers' awareness of curriculum. Phoenix provides a good paradigm for us to think about the problem of modern curriculum.
【作者单位】: 广东教育学院教务处
【分类号】:G42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浩,李伟斌;浅谈校园文化建设与美育教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彭正梅;;学习中的消极经验之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孟庆坤;;论酒神精神的审美救赎功效[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4 朱浩;;试比较马克思与卢梭的“政治自由理论”[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5 谢鸿飞;;现代民法中的“人”[J];北大法律评论;2000年02期

6 林国华;;雨果·格劳秀斯的若干问题——《战争法权与和平法权》“导言”研究[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7 邹娟;;卢梭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9期

8 李福岩;;社会政治的理性追寻与现实范导——政治哲学的理论旨趣[J];长白学刊;2012年01期

9 张金辉;王俊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儿童观[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10 姜毅超;孙慧;;论追求学生幸福的教学生活世界[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吴宗泉;;卢梭的教师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徐嵘;;夸美纽斯和卢梭“适应自然”教育思想之比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张彩云;;约翰逊的有机教育实验[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田山俊;;论卢梭的劳动教育思想:政治观与哲学观的角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李定清;;文学伦理学批评与人文精神建构[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宣兴章;;国际关系理论的古希腊根源:行动者、结构论述模式的剧场假象[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连福;孔子与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及其会通[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昆;渗透数学观念的教学设计方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高文君;中学数学课堂探究水平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薛原;生命化教育视野下中学体质健康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方新文;对话德育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孟晖;“传记式批评”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张更立;异化与回归[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周围;积极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华荣;体育的宪法保障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万波;科学发展的道德思考[D];湘潭大学;2010年

2 张小妹;“自然状态”范式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刘雪梅;幼儿家庭教育中母子冲突关系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钱艺;小学六年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状况的调查与培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徐霞;初中政治课堂提问优化策略初探[D];苏州大学;2010年

6 魏奇;浅析人的全面发展与当代中国教育[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李怡;论教育惩罚在高校中的合理使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治;研究型课程专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占军;小学低年级学生直线跑偏斜现象分析与教学纠正措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杨立华;俄罗斯留学生初级口语课堂情境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巍蔚;;建立高等院校分层分类体系——基于知识分类的视角[J];今日科苑;2011年12期

2 陈瑞生;知识分类学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6期

3 梁秀清,韦昌勇;中学教师资格培训“教育学”教学设计与应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4 张帆;;教育游戏的任务设计研究[J];新闻界;2010年03期

5 吴金瑜;;基于新知识分类的教与学关系新探[J];现代教学;2011年05期

6 张绍礼;体院技术课实施“知识分类与目标导向教学”的构想[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7 窦洪庚;知识分类学习理论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3年10期

8 孙小芳;;基于分割的知识分类快鸟影像城市信息提取[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9 张帆;;教育游戏的任务设计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年15期

10 尤志心;;说“分类”[J];语文教学与研究;1985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映学;;“知识分类与目标导向教学”与常规教学的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2 曹文娟;王海龙;严光东;王冰冰;;企业知识管理研究[A];企业应用集成系统与技术学术研究会论文集[C];2006年

3 徐振中;韩慧健;;信息技术背景下新型交互式教学模型的研究和实践[A];中国图学新进展2007——第一届中国图学大会暨第十届华东六省一市工程图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孙小芳;;基于快鸟的多尺度景观模糊分析城市绿地[A];科学合理用地 人地和谐相处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董方峰;;认知范畴理论关照下多义词意义关系的研究——以汉语的“爬”字为例[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6 刘露;任娟;左美云;;ERP中知识转移的类型与方法[A];信息经济与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张素兰;张继福;;融合粗集和概念格理论的分类知识挖掘模型研究[A];全国第十五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8 唐敏佳;;“不要忘记另一半”——“归纳偏旁部首”识字教学之我见[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张文凌;李晋宏;;应用领域知识的数据预处理方法的研究[A];2007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二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7年

10 姚婷;;焦点的形式及其意义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屈永华;CCNA自测题目[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2 王斯敏;徐光宪:事业比天大[N];光明日报;2006年

3 王满银邋本报特约记者 游成锋;见缝插针练指挥[N];解放军报;2007年

4 张娟;知识管理如何实效落地[N];中国计算机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小白;“提炼”出来的情报[N];计算机世界;2004年

6 本报记者 金振蓉;《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全面深入推进知识共享[N];光明日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黄一琨;教育,倾斜的财富通道[N];经济观察报;2005年

8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 左美云;知识管理的激励机制[N];计算机世界;2001年

9 本报记者 胡英;柔性防火墙[N];计算机世界;2003年

10 林海华;温州企业走向新台阶[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严轶伦;基于知识解析体系的语篇综合分析模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2 郭裕建;语感及其心理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郝兴伟;基于知识本体的E-learning系统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余文森;个体知识与公共知识[D];西南大学;2007年

5 张善辉;机械产品设计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杨继红;基于本体的中医古籍叙词表构建方法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8年

7 高章存;基于知识增长的企业学习能力结构和评价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8 孙青;晚清之“西政”东渐及本土回应[D];复旦大学;2005年

9 梁凯春;面向劣构问题求解的知识管理方法及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马伟林;隐性评价与显性评价:语篇功能的评价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贵鑫;“イタダク”的意义范畴[D];黑龙江大学;2010年

2 赵丹丹;知识分类理论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3 田慧丽;关于「ところを」意义功能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4 王瑛玉;基于“知识分类与目标导向教学”的“模拟电子线路”校园网络课程的构建[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宁;用知识挖掘技术实现网络信息的学科知识分类与智能查询[D];四川大学;2003年

6 曾伟生;企业知识的分类及管理策略[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7 任冬娜;对“一”的意义范畴的中日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李水芳;基于活动的网络课程设计[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吴溢华;知识分类及知识管理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10 张禹;知识管理在现代通信企业的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1422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1422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a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