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的伦理诉求
[Abstract]:As a new teaching concept, cooperative learning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proces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However, due to the lack of ethical concern in the practical operation process, cooperative learning often becomes a mere form and cannot play its due ro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thics, cooperative learning brings us closer to a philosophical way to reflect on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study. Among them, the ethical character of education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ethics inquiry; the true meaning of learning is the integration point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ethics inquiry; the purpose of human is the foothold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ethics inquiry.
【作者单位】: 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分类号】:G4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肖川;论学习方式的变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阮成武;教师专业化与教师形象的重塑[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龚群;康德、黑格尔主体哲学的内在困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3 谢维和;论教育理论发展的时代特点——教育学概念体系的创新与转型[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2期
4 张文英;对高校体育专业健美操普修课学法实施创新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5 李雪;论自主学习的实质、结构及其指导[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6 牛晓东;对做好高校贫困生工作的几点体会[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7 熊进军,蒋卫;新旧刑事学派刑罚观的对立[J];当代法学;2003年03期
8 范进学;人权三论[J];当代法学;2005年05期
9 朱富强;经济学帝国主义的神话[J];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03期
10 韦鸿岸;新高中化学网络课程的构建和实施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全印;学校文化建设:组织文化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础[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郑家福;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文化检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李姗泽;生育文化的田野调查与教育内涵分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白芸;理解学生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王慧琳;大众传媒体育信息影响我国大学生体育生活的实证与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
10 李爱年;环境法的伦理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严丽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之“生活取向”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柳丽娜;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监控行为的社会学分析[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凤营;中学物理概念建构及创造性思维培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庄树波;教师角色的转变与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赵智晶;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审美个性的培养[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吴琼;新知识观及其对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商利民;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薛孝宏;论教学交往——理论的探究与现实的思考[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9 沈晖;课堂教学中的机会均等——一种人种志的探索[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10 周红阳;刑法和人性:西方思想的批判性阅读[D];湘潭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言邦;“合作学习”课堂结构初探[J];山东教育科研;1998年01期
2 王黎明;合作学习——一种有效学习的策略[J];教育探索;2003年10期
3 宗志福;新课程教学中的不等式[J];山东教育;2005年Z2期
4 万琴;论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J];党史文苑;2005年20期
5 曹卫平;;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教书育人;2005年S7期
6 姜艳;;合作学习中教师角色的定位[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丁际群;;合作学习低效现象归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19期
8 ;合作学习的几个误区[J];吉林教育;2009年Z2期
9 郑亚君;;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几点思考[J];成才之路;2010年05期
10 徐晓琼;苗光林;;中学生合作学习的心理障碍分析及其对策[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丽红;;历史情境体验型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2 彭杜宏;王秀丽;;大学生内隐合作态度与外显合作态度的比较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江涛;刘儒德;;计算机中介交流(CMC)对小组合作成员学习卷入行为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王瑶;江涛;刘儒德;;交流模式与任务类型对小组成员学习卷入行为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焦向红;;网络教育呼唤更深刻的研究[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6 宋大男;;“课堂讨论”,要说爱你也容易[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7 吕桂娟;;“3+1”课堂模式改革初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东卷)[C];2010年
8 冷育茂;;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思考[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9 秦金亮;;竞争与合作经验对儿童利他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10 宋庆发;;春天的落叶让人迷离——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倾向[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孔凡莲;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探索[N];济宁日报;2009年
2 向亚英;提倡合作学习[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许晓川 卢红;合作学习的理念[N];中国教师报;2003年
4 王凯 聂俊;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应该做些什么[N];中国教师报;2003年
5 临泽县板桥学区 张玉琴 程光辉;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N];张掖日报;2010年
6 滕衍平;合作学习前进一步真的很难吗[N];中国教师报;2003年
7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 于钢;合作学习:激发共同创造的火花[N];光明日报;2003年
8 宋敏芳;让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N];莱芜日报;2009年
9 山东省章丘市教师进修学校 叶子丽;合作学习,,从教师开始[N];中国教育报;2004年
10 马 超;议开展合作学习的几个误区[N];中国教师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赵建华;Web环境下智能协作学习系统构建的理论与方法[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怡明;基础教育均衡视域下异质化教学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刘玉静;合作学习的伦理审思[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德林;教学个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卫东;教育技术学视野下的未来课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冬梅;关于合作学习组织优化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小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鹏;基于网络的中学生合作学习环境设计[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杨志升;合作学习过程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5 林芳;合作学习:理论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6 刘琳;计算机支持的合作学习:理论与实践[D];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1年
7 童巧平;动机理论视野下的合作学习[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王丽芬;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实践与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9 刘春玲;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及其比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10 周秀英;合作学习下个体责任感建立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919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191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