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型教师:教师发展的理想之境
[Abstract]:Positive reflective teachers are teachers who consciously analyze educational situations, conscientiously adjust educational thoughts and behaviors to achieve self-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advanced educational theories and educational practices under their guidance. Study is more scientific, teaching practice is more in line with educational regularity, so as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level.
【作者单位】: 江苏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西贺州学院初等教育系;
【分类号】:G45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凤娟;;浅谈反思型教师的培养[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05期
2 袁冰梅;;如何成为反思性外语教师[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9期
3 张志泉;农兴强;;反思型教师:教师发展的理想之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20期
4 马英莲;马永峰;张晓亮;;对反思型教师的重新思考[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杜艳萍;;怎样成为一名反思型教师[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6 张海燕;;对“反思型教师”的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年06期
7 陈臻华;;论教师在反思性教学中实现“蝶化”[J];成才之路;2010年07期
8 夏心军;;反思与创建:教师专业成长的现实与理想[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年05期
9 武云斐;;试析反思型教师的思维品质[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年10期
10 朱颖;冯文全;;从经验型教师到反思型教师的转变[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在教师发展学校中的教师发展[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2 张源源;邬志辉;;美国HTS学校教师发展的措施及其对我国的启示[A];2010年农村教育高端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夏国良;;“开放 自主 相融”——萧山中学教师发展制度解析[A];教育管理实践策略研究[C];2009年
4 范多红;;浅谈如何构建和谐校园[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5 冯罗;;促进教师发展 构建和谐校园[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6 寇焕杰;;校园和谐与教师发展之我见[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7 寇焕杰;;校园和谐与教师发展之我见[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8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课题组;;〈创建和谐校园与教师发展〉结题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黑龙江卷)[C];2010年
9 张丽英;;构建教师发展的职业学校管理机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10 刘霞;;变革评价设计,,促进师生发展——例说“关注过程评价”的地理试题创新设计[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丹 北京教育学院副教授;名师工作室: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N];中国教育报;2011年
2 罗胜元 黄明鑫 本报记者 林琳;把好“本”与“先”求发展[N];自贡日报;2010年
3 山东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赵勇;在实践中凝练核心价值观[N];中国教育报;2009年
4 张艳敏;教师发展是学生成功的基石[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黄巧娣;乐山电大:为教师发展提供“营养大餐”[N];乐山日报;2009年
6 朱娟清 俞春明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梅里小学;走教师发展合作社之路[N];中国教师报;2009年
7 上海中医药大学 阎晓天;以“教师发展中心”促中医教师专业化[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8 吴卫东;关注教师发展 做到三个结合[N];中国教育报;2005年
9 胡乐乐;教师发展决定教育成败[N];文汇报;2002年
10 记者 李丹;学生成才有平台 教师发展有舞台[N];中国教育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志泉;论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性道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于兰;建构主义视阈下第二语言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叶小明;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孙二军;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自我认同[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徐红;新政策背景下专家型教师素质与行为标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贾丹;反思法视角下的口译课堂教学教师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田莉;校本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纯;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王大磊;共和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芮燕萍;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状况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锐;浅议新课程下的批判反思型化学教师[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张向东;中学英语教师反思性教学实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莉莎;大学英语教师教学素质的现状调查及对教师发展的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晓华;反思性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左亚辉;中学在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计划的构想[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郝琳;反思性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海莺;论反思型教师[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8 欧咏华;反思性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效果[D];贵州大学;2008年
9 彭晓娥;反思性教学: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D];中南大学;2006年
10 杨凤荣;新课程实施中化学教师反思性教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1922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192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