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生活化的情理架构
[Abstract]: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problem of the life of Marxist philosophy education and proposes a rational and sentimental structure, which is explained and demonstrated from three aspects: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the educational content and the educational method. The author thinks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have the soul of "thought wisdom" in Marxist philosophy in educational concept, the way of "life world" in Marxist philosophy in education content, and the request of "human nature education" in Marxist philosophy in educational method.
【作者单位】: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治系
【分类号】:G40-0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荣渠;“现代化”的历史定位与对现代世界发展的再认识[J];历史研究;1994年03期
2 赵玲;对少数民族文化转型的哲学思考[J];学术探索;2004年06期
3 段治文;我国社会结构变化对统一战线内部关系的重大影响[J];中共党史研究;2000年06期
4 楚小庆;设计:在科学与人文之间[J];艺术百家;2004年03期
5 杨击;理解霍尔——从媒介功能和新闻真实性的角度看[J];现代传播;2001年03期
6 韩锺恩;直接面对敞开:回到音乐——人文资源何以合理配置[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7 董溯战;德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分析[J];新疆社科论坛;2003年04期
8 苏力;变法,法治建设及其本土资源[J];中外法学;1995年05期
9 姜飞,冯宪光;马克思主义与后殖民主义批评[J];外国文学研究;2001年02期
10 崔大华;20世纪中国哲学史诠释模式的变迁[J];文史哲;200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冠军;动态战略成本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2 吴致远;技术的后现代诠释[D];东北大学;2006年
3 江海平;国际习惯法理论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4 吴玲;新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5年
5 戴景平;善恶的人性尺度和社会尺度[D];吉林大学;2007年
6 胡疆锋;亚文化的风格:抵抗与收编[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7 程乃胜;基督教文化与近代西方宪政理念[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罗骞;论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及其当代意义[D];复旦大学;2005年
9 蔡剑锋;从抽象个体到现实的个人[D];复旦大学;2006年
10 刘岩;发展与风险[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瞿辉;电子媒介时代的技术悲观主义[D];兰州大学;2007年
2 虞秀凌;福利国家及其理论批评[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3 汪辉;两宋皇城司制度探析[D];河南大学;2005年
4 娄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国有资本政策变迁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5 余勇晖;马克思对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扬弃及其当代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陈道胜;论纳税人权益[D];吉林大学;2004年
7 董红启;18—19世纪初俄国农奴农村习惯法[D];吉林大学;2004年
8 张英;奥斯丁小说的女性意识论析[D];吉林大学;2004年
9 杜宁宁;生态伦理学的价值取向[D];吉林大学;2004年
10 王铁雄;域外古代土地产权制度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禧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生活化的实践向度[J];教育评论;2008年03期
2 王慧秋;;高职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生活化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9年35期
3 吴海燕;德育生活化——一种开放式德育[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陈言贵;德育“无痕”——走向生活化的德育[J];滁州师专学报;2004年01期
5 杨乃志;;运用教育技术促进课堂教学生活化的途径[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周彬;;学科生活化还是生活学科化[J];教师博览;2008年01期
7 宋庆文;;有用的好人——试析杜威生活德育思想[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8年S1期
8 于兴艳;;德育生活化——学校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徐俊;;浅析德育生活化[J];丽水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10 范路达;张少亮;;德育实效性的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08年0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史益华 张跃霞;让音乐课堂生活化[N];音乐周报;2004年
2 句容市第三中学 庄小兰;试论语文的实践性与生活化的协同[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3 冯玉萍;浅谈美术教学内容生活化[N];内蒙古日报(汉);2004年
4 张茂聪 李成泉;生活化的《品德与社会》[N];中国教育报;2002年
5 义煤公司直属幼儿园 崔慧;如何让教育融入生活之中[N];周口日报;2008年
6 吴世彩;真实化,生活化:当下德育的价值取向[N];中国教育报;2004年
7 记者 郑海华;课程将更加生活化[N];温州日报;2005年
8 卢春霞;构建生活化的政治课堂[N];兵团日报(汉);2005年
9 本报记者 陆阳 谢雨芬;我市在全省首创“德育生活化”教育模式[N];湘潭日报;2010年
10 无锡市锡山教师进修学校 严育洪;教育,有一种需要叫做“不需要”[N];江苏教育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智慧;人的存在与思想政治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芳;现象学教育学视野下的知识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邓海霞;道德教育生活化[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3 白秀杰;生命化德育的理论与实践形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洋;德育生活化—新世纪学校德育的发展趋势[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吴朝阳;对美国史料教学的方法论及实践意义之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谷陟云;课程资源与教学方式变革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8年
7 褚慧;榜样教育有效性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8 刘兰英;论思想政治教育人际互动模式的建构及其实施策略[D];西南大学;2009年
9 马建山;创生:教师课程实施的一种价值追求[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林沉;教师角色榜样与学生创新精神培养[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2515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251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