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述探究与现象学研究之比较——以康纳利的叙述探究与范梅南的现象学研究为例
[Abstract]:Taking Cannery's narrative inquiry and van Mainan's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as examples,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ducational narrative inquir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methods in terms of theoretical sources, research methods and text presentation. In order to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research orientations, so as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two.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研究”(AIA06135)。
【分类号】:G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朱光明;陈向明;;理解教育现象学的研究方法[J];外国教育研究;2006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立新;阐扬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基本视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李荣;理性与生活的变奏——胡塞尔生活世界理论的当代意义[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谭光全;美的特性与数学教学[J];川北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4 朱红缨;;基于专业教育的茶文化学体系研究[J];茶叶科学;2006年01期
5 张尧均;后现代时间性图景——从利奥塔的观点看现代向后现代的过渡[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姚振强;柏拉图和斯宾诺莎的自由理论比较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02期
7 高伟;体验:教育哲学新的生长点[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年04期
8 张文喜;自然主义与基督教神意信仰之间: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两种误读[J];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9 王苏君;审美体验的层次[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马开剑;杜威“经验”概念的动态特征及其课程意义[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春时;;中西主体间性美学的互补:审美同情说与审美理解说[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
本文编号:23070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307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