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城市化进程中的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基于宁波市江北区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19 11:01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日益成为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义务教育资源需要在城乡之间进行较为均衡的配置,而外来人口子女也迫切需要流入地政府提供义务教育这一基本公共服务。宁波市江北区的实践表明,地方政府是义务教育服务的主要直接供给者,地方政府可以采用多种资源配置方式,为适龄儿童提供优质义务教育。但由于存在一系列约束条件,江北区的成就又是有限度的,尤其在外来人口义务教育问题上更为明显。因此,当地政府应继续采取更积极的政策,推进义务教育资源在本地城乡之间的合理配置;在外来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供给上,当地政府的责任机制须得到加强,而高层级政府必须着力构建应对外来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政府间协同机制。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equalization of basic public services has become an urgent problem. Compulsory education resources need to be allocated in a more balanced way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the children of the foreign population also urgently need the local government to provide compulsory education as a basic public service. The practice in Jiangbei District of Ningbo City shows that the local government is the main direct provider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service, and local government can adopt a variety of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to provide quality compulsory education for school-age children. However, due to the existence of a series of constraints, the achievements of Jiangbei District are limited, especially on the issue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of the foreign population. Therefore, the local government should continue to adopt more active policies to promote the rational allocation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resource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the supply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for the children of foreign population, the responsibility mechanism of local government should be strengthened, and the high-level government must make great efforts to build an intergovernmental coordination mechanism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of children of foreign population.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农村建设中的地方政府创新”(编号:07AZZ002) 浙江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新农村建设中的地方政府”(06JDLB002Z)
【分类号】:G52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慧敏,崔景华;财政分权与义务教育财政管理体制问题探析[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2 鲍传友;中国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政策审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郭建鑫;;教育公平、公共财政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保障机制[J];农村经济;2007年01期

4 周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从教育问题到教育政策问题[J];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17期

5 鲍传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内涵和原则[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旷乾,曹夕多;关于将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主体提升到省级财政的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龚美君;许桂芳;;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政策透视[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卢金明;暴文娟;;本土化是基础教育改革的生命源泉[J];教学与管理;2006年28期

3 本刊编辑部;;2005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J];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4 王焕清;;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财政保障问题研究[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丁涛;惠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城市的发展效应[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杨辉,周应中;2004年国内农村教育研究综述[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3期

7 周洪宇;申国昌;;2005年农村教育:免费义务教育的推进与义务教育法的修改[J];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05期

8 杨辉;;当前我国农村教育的几个重要问题[J];中小学管理;2006年08期

9 刘爱莲;徐济益;徐冠峰;;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与教育和谐[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0 刘义程;;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问题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5年3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孙刚成;;“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问题和对策探讨[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洪曙;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分析与改革路径研究[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5年

2 孙艳霞;教育政策道德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魏宏聚;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政策失真现象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4 石绍宾;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供给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逄锦波;青岛市人口迁移的经济社会影响及对策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6 杨海燕;城市化进程中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陈维青;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中的转移支付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8 曾以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9 江明融;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10 张学敏;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永素;我国县级政府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结构分析[D];贵州大学;2007年

2 汪丞;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视角下的中日中小学教师流动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东霞;论公民受教育权及其保障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潘孝军;中国东西部地区城市化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沈俊强;从近十年择校政策的演变看我国公立学校体制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宋松;我国义务教育区域内均衡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7 陈一远;论受教育权的保障[D];山东大学;2006年

8 张国芳;教育公平视野中的义务教育资源区域差异的现状与调整[D];浙江大学;2006年

9 刘向锋;我国农村教育公平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陈军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分析[D];厦门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成贵;1953~1978年:国家工业化与农业政策选择[J];教学与研究;1997年03期

2 封北麟;“税费”改革后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J];当代财经;2003年04期

3 吴春山,龚经海;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J];四川财政;2003年04期

4 刘溶沧,焦国华;地区间财政能力差异与转移支付制度创新[J];财贸经济;2002年06期

5 袁铖;论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6 史瑞杰;公平与效率研究进展[J];哲学动态;1998年05期

7 庞永平;新编制标准下农村中小学教师配置透视[J];中小学管理;2004年09期

8 张玉林;中国城乡教育差距[J];战略与管理;2002年06期

9 孔祥智,顾洪明;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子女教育问题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10 廖为海;美国择校制度对解决我国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的启示[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4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基俊;南罗朝三国中等教育结构的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2期

2 罗炳之 ,范云门 ,居思伟;师范教育的起源和发展[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3 基俊;战后朝鲜中等教育结构的演变[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4 王桂;明治时期的学制改革[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5 ;国外教育发展概况[J];四川教育;1980年05期

6 ;美国中小学教育制度及教学改革情况简介[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0年03期

7 卫纯;安原;;《日本教育的现代化》简介[J];人民教育;1980年10期

8 杨志行;;法国罗马尼亚的中等教育结构[J];天津教育;1980年07期

9 孙文龙;;一九八○年度日本文教预算的估算要求——总额为四万七千○六十一亿日元[J];外国教育研究;1980年01期

10 孙文龙;;中央教育审议会[J];外国教育研究;1980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中原;赶快让他们下岗[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陈光明;对乱收费亮红灯[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周洪宇;世界师范教育的发展历程及规律[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国务院体改办 范恒山;发展幼儿园教育事业关键在哪儿[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记者 陈强 刘玉 陈晓东;新学年保入学[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范绪锋 时晓玲;义务教育:举步跨千年[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记者 李建平;义务教育教学大纲全面修订完成[N];中国教育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李建平;给教学做把新尺子[N];中国教育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赵小雅 实习记者 熊春文;给特殊需要儿童更多关怀[N];中国教育报;2000年

10 岳向荣;磕磕绊绊的世纪理想[N];中国教育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学敏;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朱家存;走向均衡[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周勇;综合理科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方宁;中部地区乡镇财政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张蔚文;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与管理政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刘建荣;当代中国农民道德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毕华林;走向生本的教科书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孙艳霞;教育政策道德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振如;北京高等职业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10 匡远配;贫困地区县乡财政体制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影响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聂章艳;郑州市中小学择校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2 梁上启;我国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的沿革、现状与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3 覃琮;大化瑶族自治县义务教育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尹辉;论义务教育权的法律救济[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张翔云;中国基础教育机会平等的现状及对策[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6 周小妍;我国义务教育投资现状与对策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罗汉书;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李润洲;我国现阶段教育公平问题的理论探讨[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9 黎玉仪;澳门十年免费教育现行实施模式的分析与完善选择[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张庆;中学生学业不良的非智力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3421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3421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d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