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的三重内涵——兼谈教育理论的重要性
[Abstract]:People often think that the tree of life is evergreen, and the theory is "gray". It is true that educational theory is "grey" in comparison with the fresh and developing educational life, for it is neither as vivid as educational life itself nor as immovable as educational life. However, the "grey" of educational theory relative to educational life is only in the above two meanings. Beyond these two meanings, we will find that educational theory is not only "grey", but also makes the educator's consciousness and educational life colorful.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分类号】:G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彭泽平;对教育理论功能的审视和思考[J];教育研究;2002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常保晶;浅析教育实践者轻视理论的原因——由“理论脱离实践”想到的[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2 常保晶;浅析教育实践者轻视理论的原因——由“理论脱离实践”想到[J];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3 吴全华,王建平;教育理论功能的局限性及其超越[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4 朱旭梅;;近五年国内主要期刊关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研究新进展[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6年09期
5 李润洲;;实践逻辑:审视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新视角[J];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6 殷忠民,刘立德,阮成武;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与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化[J];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03期
7 沈小碚,赵永勤;规范与表述:对教学论研究对象的认识[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1期
8 李润洲;教师角色失调现象解析[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4年05期
9 肖国刚;浅析教育实践者轻视理论的原因[J];现代教育论丛;2004年02期
10 李润洲;教师知行合一需要什么[J];江西教育科研;2004年Z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申卫革;后现代知识型观照下教育学知识的实践转向[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杨力;教师教育信念的层次结构与“演进”方式初探[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温润芳;对一位教师教育信念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3 唐启秀;教育实践理性的结构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明克诚;认真学习中央书记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把教育办活办好——在省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摘要)[J];安徽教育;1980年08期
2 ;大力开展教育科学研究[J];安徽教育;1980年09期
3 吴立岚;感化教育是一条重要的教育原则[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03期
4 ;吉安、井冈山、宜春、赣州地区组织中小学校长学习教育理论[J];江西教育;1980年01期
5 袁牧;提高师资水平 保证教学质量[J];江西教育;1980年02期
6 何深;中学语文教学需要有程式[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7 尼·绍尔扬,黄坤坊 ,蔡振生;南斯拉夫教育理论和政策的一些问题[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1期
8 ;编后[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6期
9 ;我院教育系副主任胡颜立同志逝世[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10 鲁洁;试评我国古代教育家有关德育过程的论述[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苏思慧;;右脑与直观性原则[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2 吕自诚;;在农村小学自然实验课教学中实践陶行知科学教育思想的体会[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会刊[C];1987年
3 靳丽华;;以陶为师 塑造新型教师[A];学陶师陶 贵在实践——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第二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6年
4 章凯;;兴趣研究对教与学的启示[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5 高鸿;高婉;;论陶行知的职业教育思想[A];'96陶行知教育思想与职业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6 林水田;林瑞管;;实践“生利教育”理论 培养生利人才[A];'96陶行知教育思想与职业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7 王建华;;运用行知职教思想 指导现代职校办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陶行知职教思想的实践与探索[A];'96陶行知教育思想与职业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8 冯毅;;关于成立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筹备工作报告[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7年
9 ;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章程[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7年
10 石生;;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再林 作者单位:西安市西北大学管理科学与哲学系;现代解释学对教育理论的启示[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李文长;用邓小平教育理论武装教育管理干部[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傲姿时代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 杨海;远程教育的现状与展望[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李春玲(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德育教研室);让师德高尚的人讲师德[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记者 李伦娥 通讯员 陈峰 臧石田;教师“点菜” 专家“下厨”[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长兴;100条建议100把钥匙[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蒋建华;教育理论图书出版启示录[N];中国教育报;2000年
8 王劲松;小学愉快教育实验成效显著[N];光明日报;2000年
9 谢凤文;宁都为教师配送“理论套餐”[N];江西日报;2000年
10 记者 苏军;教育理论书籍销路转好[N];文汇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蓉;中国近代民众教育思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刘良华;行动研究的史与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李庚靖;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新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金美福;教师自主发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鞠玉翠;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叙事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政涛;教育生活中的表演[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邹卓鹏;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考试改革[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马菁汝;罗恩菲德和艾斯纳美术教育思想与当代中国美术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9 易东平;救人救己与害人害己[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侯晶晶;内尔·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述评与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黎昌林;中学生物多媒体教学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张晓龙;大众传媒与思想政治教育若干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3 唐汉卫;教育研究中的实践整合观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4 何小忠;教育理论与实践及其关系的尝试性建构[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5 王天;《矿物学》多媒体课件及题库系统解决方案[D];西北大学;2001年
6 王晓敏;化学教学中的科学素质教育理论与实施体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7 黄文贵;论叶圣陶教育理论的科学观和人文观[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杜觉民;西方教育理论在近代中国的移植应用和现实思考[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刘仲全;高师公共课教育学教材知识结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10 熊仕葵;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及其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3923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392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