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溪到大海:上海城市历史和现代教育
[Abstract]:......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
【分类号】:G5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静;;近代中日教育得失论[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2 赵玉杰,谭美君;清末新政时期的东北文化教育改革[J];学习与探索;2003年01期
3 李茹;;清末民初察哈尔地区新式教育发展状况初探[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4 李宗刚;;在战争语境规范下发生的五四文学[J];东方论坛;2006年04期
5 李宗刚;;科举制度的废除与五四文学的发生[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6 王晓冬;;近代华北乡村新式教育的发展与弊端[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03期
7 李宗刚;;对新式教育视野下的林译小说的再解读[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8 侯洪瑞;;试论洋务派的人才观及其在新式教育中的运用[J];黑河学刊;2007年05期
9 邢瑞苗;;民国初期晋城教育的发展[J];沧桑;2008年01期
10 郑征成;张业顶;;论“中体西用”思想的进步作用[J];菏泽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丽;;清末民初乡村教育落后的原因及启示[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胡艳;;清末绅士阶层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赵利栋;;新政、教育与地方社会的变迁——以1904年无锡毁学案为中心[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5年卷[C];2005年
4 杨学新;;袁世凯与中国近代教育[A];历史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C];1995年
5 刘少雪;;中国教育近代化改革的历史延误[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刘羡冰;;祖国抗日战争期间的澳门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7 刘正伟;;论江苏教育近代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8 杨小辉;;觉醒与呐喊——20世纪初新知识阶层的“中等社会”论说[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9 田正平;;关于地方教育史志研究的一些想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10 郑起东;;近代华北的乡村教育[A];华北乡村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贵彬;清末民初鄂伦春民族的新式教育[N];中国民族报;2010年
2 何会文;宜兴埠温氏“普育学校”[N];天津日报;2006年
3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张晶萍;清末新式教育中的经学教科书[N];光明日报;2008年
4 上海政协常委 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民进上海市委副主委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 中国民办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胡卫;教育家办学政府准备好了吗[N];人民政协报;2010年
5 郭诗咏;新式教育已经无力促进阶层流动[N];中国经营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孟汤 实习生 张健;科举废止前后[N];南方周末;2005年
7 沈卫星;伟大的人 伟大的心[N];人民日报;2005年
8 学者,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 孙郁;语文课本的“信”与“疑”[N];北京日报;2007年
9 王春瑜;学而时习之[N];中华读书报;2006年
10 赵志研;塔塔尔族知识分子:点燃新疆新式教育运动的火把[N];中国民族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宗刚;新式教育与五四文学的发生[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关晓红;晚清学部研究[D];中山大学;1999年
3 杨晓军;区域视野中的乡村、学校与社会[D];吉林大学;2009年
4 孙广勇;社会变迁中的中国近代教育会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陈晴;清末民初新式体育的传入与嬗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小坡;清代江南公共教育资源筹措配置的历史地理学分析(1644-1911年)[D];复旦大学;2008年
7 杨娟;苏南乡村教育研究(1905-1937)[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平亮;卷入“大变局”[D];厦门大学;2004年
9 赵鲁平;解读上海外语教育:历史与文化语境的嬗变[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郑新华;近代中国教育如何可能[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怡频;新式教育对现代中国社会与政治发展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0年
2 王瑛;近代晋中商人的新式教育研究(1903-1937)[D];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3 胡焕焕;清末民初齐齐哈尔地区新式教育的兴起与发展[D];齐齐哈尔大学;2013年
4 徐连伟;清末民初新式教育的兴起及其对长沙城市发展的影响(1897-1927)[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5 张国柱;洋务运动时期新式教育的萌芽与初步发展[D];内蒙古大学;2004年
6 刘登秀;清末教育会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7 王脉生;清末民初黑龙江近代教育述评[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8 敖登高娃;戊戌维新时期的教育变革[D];内蒙古大学;2005年
9 方玉芬;清末奖励出身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杨晓军;清末新政时期东北地区新式教育述论[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4264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426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