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从教育生态学视角审视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

发布时间:2019-03-16 11:50
【摘要】:生态学为研究教育及其现象提供了新视角和方法。本文在论述生态学的相关规律与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分析了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应具有的基本特征:动态—平衡性、生成性、可持续性。
[Abstract]:Ecology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and method for studying education and its phenomena. On the basis of discussing the related laws of ecology and classroom teach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classroom teach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curriculum: dynamic-balanced, generative and sustainable.
【作者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分类号】:G424.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黄忆春;从生态学视角看课堂教学活动[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文君;彭军;禹亚男;;生态学视域下的羌族教育及其发展[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2 段仁燕;黄敏毅;;生态学限制因子定律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20期

3 肖海平;邓银城;;新时期我国农村教育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2期

4 岳君;谢冬娣;;以可持续发展观审视高校体育生态化[J];安徽体育科技;2008年04期

5 王冬梅;唐名淑;;对高等师范院校教师素质的生态学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11期

6 薛金祥;;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12期

7 徐国辉;;生态学对成人英语教学的启示[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姚蕾;体育教学环境的构成要素、功能与设计[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9 卢竞荣;;大中学校体育教学环境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10 尹维增;张德利;查建芳;;以人为本,构建我国高校课余体育生态化发展研究——以我国高等农业院校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王玲;胡涌;粟俊红;张仕固;柳晓玲;;教育生态学的研究进展概述[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粟俊红;胡涌;王玲;柳晓玲;张仕固;;高等教育中的生态问题探讨[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马佳宏;蒋关军;;生态经济学视野中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新课题[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成荣敏;周伟红;王宝珍;;本科新生中学化学实验水平的实证调查与分析[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5 薛咏戈;陈琳;;开放学习中生态环境的研究[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志刚;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道麟;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罗利群;人神交往中的教育[D];西南大学;2011年

4 王新刚;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邓桦;云南文山蓝靛瑶“度戒”仪式教育过程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曲新艺;学校体育教学问题的教育生态学诊断[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7 洪志忠;教师绩效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洪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的利益博弈[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洪明;从“管理”到“辅导”:班级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邓红;乡村少数民族儿童的学校生活:甘肃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教育的田野考察[D];兰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珍资;基于生态学的大学生自主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芦杰;基于生态足迹的黑龙江省城乡教育一体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张发军;农村学业不良初中生学业成败归因现状及特点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宏卓;小学教室物理环境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兰云贵;硕士研究生学术生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姜锐;教师应对幼儿违纪行为的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蔡琳萍;三级家长委员会参与现代学校管理的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王丽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班级管理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陈玉驹;中学作文课堂生态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杜召凤;生态课堂的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蔡春,扈中平;从“独白”到“对话”——论教育交往中的对话[J];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2 王正平;深生态学:一种新的环境价值理念[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3 汪霞;一种后现代课堂观:关注课堂生态[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予新;;谈谈新课程下的评课[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1年02期

2 陈良水;;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学英语之友(高一版);2009年03期

3 尹禹;;浅谈英语教学的有效性[J];校园英语(教研版);2011年02期

4 王凤产;;从教育生态学视角审视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年10期

5 孙启国;;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课堂教学形式——对一节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片断的思考[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8年10期

6 中秦勇;;数学课堂教学原则的实践[J];今日教育;2005年09期

7 骆美玲;;构建高中政治生本化课堂的研究[J];丽水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8 王晓东;;以人为本 注重发展[J];小学时代(教师);2011年02期

9 罗玉泉;;农村小学新课程课堂教学现状及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9年02期

10 董晓清;;浅谈小学数学新课程的教学[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崇真;;湿地生态系统管理法律问题研究[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文华;;序言[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3 郑景明;刘晓东;郝建清;李泳池;;理科基地的生态学双语教学经验和设想[A];第五届中国青年生态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祖望;;对我国生态学在本世纪初(2000-2010)发展的几点建议[A];生态学的新纪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2000年

5 高振寰;;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策略及可行性[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6 王云;;新课程下指导学生进行开放式学习的尝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7 许吉;;新课程背景下教研组建设的新变化[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邵海倩;;新课程继续呼唤新教育者[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9 王寿兵;;自我激励: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10 靖宏伟;;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建构自主探究性学习方式[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 余文森;在新课程中重新修炼[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姜彩芬;警惕“新课程流行病”[N];中国教师报;2004年

3 织金县第八中学 陈洁;生物新课程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应用[N];毕节日报;2010年

4 新泰市第二中学 张烈军;新课程课堂教学之我见[N];学知报;2010年

5 湖北省孝感市第一高级中学副校长 罗国彬;新课程下怎样评课[N];中国教育报;2004年

6 浙江嘉兴市教育研究院 朱建人;实施新课程 教师缺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4年

7 文久江;将新课程培训进行到“底”[N];中国教师报;2006年

8 武穴市花桥中心学校校长 周寿山;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校长素质[N];黄冈日报;2006年

9 刘肖;新课程是一种共建的文化[N];中国教育报;2003年

10 ■特邀嘉宾: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院长蒋敦杰   ■采访人:本报记者于建坤;2007,高考能否与新课程同行(上篇)[N];中国教育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冬;管理生态学[D];苏州大学;2003年

2 彭智勇;数学新课程发展性评价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辛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估算[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2001年

4 黄丹麾;当代西方生态建筑的美学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5 韩鹏;呼和浩特市城市绿地景观优化模式构建[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6 李生才;果园节肢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04年

7 江佳富;北京地区汉坦病毒宿主动物生态学与流行病学调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年

8 黄勇;南黄海小型底栖生物生态学和海洋线虫分类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9 张培玉;渤海湾近岸海域底栖动物生态学与环境质量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10 娄远来;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的生物学、生态学与复配除草剂的增效作用及作用机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静;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学有效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2 房慧;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文化的建构[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陈爱忠;新课程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黄佑生;在新课程中成长——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自主成长的探讨[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丽;新课程下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艺术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吴红彦;从NJEC的使用看初中英语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角色[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7 章文捷;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管理策略[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肖凡;新课程下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爱华;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淑杰;初中数学开放性问题教学策略的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4412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4412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8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