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个体孤独到同伴合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另一种模式
[Abstract]: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ubject in the research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various countries. This paper discusses another way to promote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cooperation among teachers, and expounds teachers' cooperation from three aspects: the demand for cooperation in realit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operation and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ways to promote cooperation.
【作者单位】:
【分类号】:G45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兆芹;;个体学习、组织学习与学习型组织之辨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8期
2 宋声鹏;教师合作文化:学校课改的文化支持[J];广东教育;2005年17期
3 孟宪乐;教师文化与教师专业化发展[J];教学与管理;2005年30期
4 冯生尧,李子建;教师文化的表现、成因与意义[J];教育导刊;2002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洪修;课程变革下小学教师合作有效性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商利民;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勤罗,李金国;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火山地震中的应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2 章云珠;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学行为的优化策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韩传信;;论高校辅导员的德育专业素养[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4 王德寿;江丽;;新世纪以来的我国教师文化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5 周新发,宗琴珍;高校现行教师评价工作中的弊端及对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李瑛;;我国教师发展阶段论及其启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马树信;;论新课改下的教师文化建设[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1期
8 陈君华;李柱梁;戚邦华;;农技职师类高校基础化学教学改革工作的探讨[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李麟书;探究课堂提问,提高教学效果[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2期
10 李守彪;;关怀型德育师生关系的建构——诺丁斯关怀德育模式的启示[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左明旭;;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徐云鸿;;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原则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卓欣莲;;“微格教学”在《英语教学法》讲授中的运用[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4 李莉;;网络对教师和幼儿科学素养提升的研究[A];创新在这里奠基——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汇编[C];2006年
5 王艳平;李强;刘淑慧;;体育合作学习对增进小学生同伴关系的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田发银;赵金梅;李红军;;《构建和谐校园,促进教师发展的研究与实践》结题报告(节选)[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南卷)[C];2010年
7 何金侠;;主题式校本教研促进体育教师发展的应用与实践[A];浙江省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风云;英语师范生学科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崔霞;职业经理人培训效果综合评估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长娟;社会性别视角下乡村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江广和;西北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成长的困境与调适[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唐恒钧;顶岗实习中师范生专业素质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王洪席;过程课程观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张姝;论教师的文化觉醒及其教学实现[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宋燕;和合学视野下教师合作研修共同体建构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华丽;初中生道德情感的理论分析及培养途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彩霞;新教师入职初期适应现状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史华瑾;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名师群体特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吴寒;大学生道德缺失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丛晓芳;中职实践课教师专业自主权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莉;教师职业自我意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莹莹;小学新任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关键事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韩桐;关于初三班主任职业压力的调查分析及改善对策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宏卓;小学教室物理环境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邱昭良,蔡宏,秉赋;学习型组织:即将到来的组织革命[J];决策借鉴;1998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新令;;反思性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J];考试周刊;2008年41期
2 齐丽丽;;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马勤学;;教师自我教育的途径与意义[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0年04期
4 陈朝晖;谢羡;;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参与校本课程开发[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尹妙辉;;从个体孤独到同伴合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另一种模式[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6 周积宁;教师专业发展与优质教育研究[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孔云;;网络文化与教师专业发展[J];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S1期
8 王强;;论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9 杨萍萍;黄利花;;有效教学理念下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于会权;;高职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思考[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金梅;;促进幼师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四条途径[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南卷)[C];2010年
2 孙蕾;;对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3 刘勇;;毕节试验区生态现代化实现途径探讨[A];毕节模式研究[C];2010年
4 马溪平;孙大鹏;;循环经济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赵英;陶义男;;白云铁矿富钾板岩综合利用途径的研究[A];2005年全国金属矿山采矿学术研讨与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6 鹿永华;关利军;曲永河;王学民;;青岛市新农村建设途径的研究[A];山东省科协农科学会群、山东省农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葛振国;;“五名”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有效途径[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8 陈传梁;;激光加工技术的发展及实现产业化的途径[A];第八届全国电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9 鹿永华;;从青岛市的实际情况探讨新农村建设途径[A];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郁虹;;班级“博客” 网页__开创现代家园共育新形式[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李国涛 实习生陈丽媛;第八届全国高中教师专业发展论坛在衡中举行[N];衡水日报;2010年
2 王大根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由“积累”走向“转型”的教师专业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记者 夏禾;十六中推进教师专业发展[N];苏州日报;2010年
4 杨柳青一中 安玉静;让生命成长走进教师专业发展历程[N];天津教育报;2010年
5 弓彩玲;复兴区着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N];邯郸日报;2009年
6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 周俊宏;网络时代教师专业发展危机[N];江苏教育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江芸涵;让每一名教师更专业[N];四川日报;2010年
8 宿迁市教育局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葛井井;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探究[N];江苏教育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徐德明;成长最快的是教师[N];天津教育报;2011年
10 郭秀中 葛宪利 冯彦鹏;滋兰九畹辉满园 沃土勤耕树参天[N];安阳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楠;论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维度[D];西南大学;2012年
2 孙二军;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自我认同[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大磊;共和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胡惠闵;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管理改革:上海市打虎山路第一小学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于兰;建构主义视阈下第二语言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陈静静;教师实践性知识及其生成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立国;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素质标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丹;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李志厚;教师校本学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飞;引领与自主:学校变革中的教师领导与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柏良;新课程背景下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机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可;任务型教学背景下的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D];西南大学;2008年
3 钟桃英;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4 熊频;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廖青;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师徒结对”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王冠男;河北省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杨慧;大连市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尹雁;艺术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赵静;运用知识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10 胡婷;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内在动力的跨个案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576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457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