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大学生情绪智力、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9-04-12 18:15
【摘要】:目的揭示当代大学生情绪智力和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方法使用波士顿情绪智力问卷、应对方式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在河南省3所高校大学生中展开问卷调查。结果1男女生均表现出良好的情绪智力,性别差异不显著;2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因子显著优于非独生子女,而"人际关系"和"情智教练"因子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3女生在应对方式比男生更积极主动;4大学生的情绪智力与应对方式各因子与SCL-90总均分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5情绪智力和应对方式的7因子与SCL-90总均分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线性关系。结论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和应对方式影响心理健康状况,回归效应非常显著。
[Abstract]:Objective to revea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coping style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ir effects on mental health. Methods using Boston emotional Intelligence questionnaire,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 and symptom Checklist 90 (SCL-90),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ree universities in Henan Province. Results (1) both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showed goo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2) the factors of "self-consciousness" and "self-control" of only-child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non-only-child, but the factor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emotion-intelligence coach"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non-only-child, and the coping style of female students was more active than that of male students. (4)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coping style factors and the total mean score of SCL-90, and there was a very significant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7 factors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coping style and the total mean score of SCL-90. Conclusion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coping style of college students affect mental health, and the regression effect is very significant.
【作者单位】: 河南新乡学院教育科学系;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贤臣,刘连启,李传琦,马登岱,赵贵芳,杨杰,孙良民;青少年应激性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年01期

2 张玉山;某医科大学生焦虑与抑郁状况应对方式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1年02期

3 王才康 ,何智雯;父母养育方式和中学生自我效能感、情绪智力的关系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年11期

4 刘芳;心理卫生教育对师专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应对方式影响的比较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源;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测量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2 杨俊茹,张磊,陈雁飞,史晓敏;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曾海田,罗险峰;师专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J];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4 夏凌翔,万黎;论大学生的就业心理[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5 廖美玲;;七年制临床专业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张存库,杨永革;扩招条件下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高等理科教育;2003年04期

7 刘朝莹;应对方式与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综述[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8 王家林,莫税英;大学生面临挫折现状及应对情况的调查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9 郑蕾;赵新;;医学生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曹颖,戴舒霞,于艳秋;护理本科生的压力及应对方式的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宋京晶;;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方式及心理教育效果的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陈旭;中学生学业压力、应对策略及应对的心理机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崔冬雪;游泳锻炼对实验性抑郁症大鼠神经内分泌及行为学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许思安;汉族、壮族、蒙族、纳西族人格结构的比较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胡志;我国篮球运动员比赛应对方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5 杨彦平;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的编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华桦;上海大学生基督徒的身份认同及成因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魏义梅;大学生抑郁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应对干预[D];吉林大学;2007年

8 杨会芹;中国湖南省城乡高中生抑郁易感因素及预测模型追踪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丽丽;小学教师心理健康与生活事件、应付方式的相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黄盈;大、中学生生活应激评定量表的编制[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3 向守俊;初中生挫折应对自我监控训练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郑桂芳;三所不同类型中学学生的自我价值感与应对方式的比较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欧阳常青;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间的关系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6 许玉萍;城乡不同地区高中生人格、防御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刘卫春;初二学生应对方式、应对效能与心理适应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徐颖哲;小学生在与同学冲突情境下应对方式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9 王丽红;学习困难学生成就目标定向、学习策略、失败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其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董正宇;对医学生外语学习焦虑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铭怡,李宏;客家人与北京人精神健康及相关因素的比较研究[J];心理学动态;1996年03期

2 王才康,胡中锋,刘勇;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1年01期

3 李旭,钱铭怡;青少年归因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年02期

4 王才康,刘勇;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特质焦虑、状态焦虑和考试焦虑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年04期

5 刘贤臣,刘连启,杨杰,柴福勋,王爱祯,孙良民,赵贵芳,马登岱;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年01期

6 姜乾金,黄丽,卢抗生,娄振山,扬爱如,陈慧,毛宗秀;心理应激:应对的分类与心身健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年04期

7 刘秀芬,黄悦勤,李立明;人格障碍及其与父母养育方式关系的研究(综述)[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年02期

8 路英智,张勤锋;社交恐怖症患者的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年05期

9 王欣,苏晓巍,王岩,刘欣,宋耀先,任力;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焦虑水平的相关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年05期

10 王建中;UPI与SCL—90的比较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淑清;发展中国家专家的国外迁移[J];人口与经济;1980年03期

2 王亨祺;扩大见闻,笔下生“花”[J];安徽教育;1980年01期

3 汪培栋;积极探索高等教育的规律 加强高等教育理论的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4 苏霍姆林斯基,刘启娴;大学生如何学习[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2期

5 何仁;苏联高等教育的一些新动向[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4期

6 М·Н·鲁特凯维奇 ,Ф·Р·菲列波夫 ,周蕖;苏联高等学校在改变社会结构中的作用(三)[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4期

7 黑田则博 ,伍岳中;美国大学生的“休学”[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4期

8 迟恩莲;苏联高等学校教学的发展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5期

9 余焕睿;日本大学生从“考试地狱”进入“经济地狱”[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5期

10 周蕖;《高等学校教育学原理》概要[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广辉;王新;;大学生个性特征对体育课成绩影响的统计分析[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2 张志钧;罗厚良;李金生;张洪扬;黄文清;褚芳;雷励;李绍唐;万麟如;廖世忠;;老年虚证与氧自由基代谢及DNA损伤后修复作用的临床和实验研究[A];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3 山口求;片山富美代;横川裕美子;冈山和子;铃木美惠子;;关于个别指导教育中提高自我教育能力的研究[A];第六届中日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中文版)[C];1999年

4 甘祺庭;;有用 有味 有得——我的大学语文教学[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5 迟立强;;谈“分类”、“对比”的教和学的方法[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6 白纯;;基础英语教学中的语音训练[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7 王伟;张雯静;;大学生英语学习状况分析[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8 张雯静;;英语词汇教学的问题与对策[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9 韦英佳;;重视和加强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10 罗玉珍;萧伯符;;当代大学生行为法制管理刍议[A];行为法学在中国的崛起[C];199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剑;EQ——21世纪领导人必备素质[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0年

2 记者 郑勇;情商:将直接影响求职前景[N];工人日报;2002年

3 安徽省滁州实验学校 张冬青;情商及情商的培养[N];安徽经济报;2003年

4 沈宁;惟有教育最入神[N];中华读书报;2003年

5 桑红青;冷静看待“考证热”[N];安徽日报;2004年

6 本报通讯员 胡胜友 本报记者 刘纯友;心灯点亮校园[N];安徽日报;2004年

7 程绪彪;思想教育工作的网络化[N];安徽日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魏陈静;女大学生奶瓶喝水不仅仅为“装嫩”[N];北京科技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刘芬;当代大学生为何如此虚荣[N];北京科技报;2004年

10 记者 戚海燕 通讯员 乔晓鹏 程岳 李刚;首都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一日展示活动[N];北京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巍;六十年代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于立贤;三大球魅力的价值学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3 车丽萍;当代大学生自信特点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李媛;大学生自立意识的初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张琰焱;网络影响下的高校德育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胡娟;消费活动中记忆错觉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徐霞;社会性体格焦虑的测量及其与身体锻炼之间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王慧琳;大众传媒体育信息影响我国大学生体育生活的实证与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

9 郑剑虹;自强的心理学研究:理论与实证[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宋其争;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改;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2 朱慧敏;《华师女大学生性心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3 梁宇颂;大学生成就目标、归因方式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4 王欣;形体课对广播学院女生形体改变的积极作用与效果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0年

5 王婉莹;试论如何通过大学法律公共课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意识[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6 张建军;多元价值观与大学德育中的价值导向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0年

7 齐红;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思想问题及对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8 栾春娟;大学生法制教育若干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9 赵明民;对“十五”期间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10 张文学;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24572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4572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6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